任敬寧
摘要: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是新課改提倡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改一直的研究熱點。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動手能力。物理學科是一門要求實驗操作與理論知識結合的學科,所以,初中物理使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是切實可行的。本文旨在研究初中物理的教學方式,探討將探究性學習加入初中物理的實驗,并且提出如何進行探究式教學,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學 教學方法
一、探究性學習的簡單介紹
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授學生課本知識,并要求學生用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來獲取更多的知識的教學模式便是探究式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它改變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大體上,探究式教學有如下幾個重要過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遇到不懂的題目,通過查閱教材資料,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對于這一問題提出大膽的猜想,最后完成初中物理的探究式學習過程。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的教學方式
(一)設定情境,保持學習興趣
有研究表明,激發(fā)人學習興趣及提高學習效率的最好途徑就是進行情境化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形成更為深刻的印象。因此,開展探究式教學首先得有問題的提出。只有學生提出一個不錯的問題,才能繼續(xù)探究的開展。所以,在日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定相應的問題情境,即通常所說的“好學生吃得好,普通學生吃得飽”,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動力。
比如,教師在傳授“蒸發(fā)”的知識時,可以聯(lián)系“冰塊在冬天融化得快還是在夏天融化得快”這一日常知識,學生便會主動地將已經(jīng)接納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認真思考這一內(nèi)容;當講到“大氣壓強”時,可以準備一個紙杯和一張撲克牌,往紙杯上倒上水,倒扣在撲克牌上,演示撲克牌吸附在紙杯上的實驗;學習“力”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被拋的石頭是怎樣落地的原理。通過進行許多有趣的實踐活動,再結合生活中發(fā)生的神奇的現(xiàn)象,學生處于具體情境中,會提高學習物理的熱情,不斷地學習物理知識。
(二)指引探究,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探究問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新的情況,這就要求學生認真學習物理知識,體會物理的內(nèi)在本質(zhì),對于偶然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同時,也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認真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討論怎樣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此時,教師應積極協(xié)助學生結合新舊知識,鼓勵學生做出猜測,并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及時做下實踐的記錄,搜集可以利用的信息。最后,物理教師再指引學生通過分析實踐的過程和結果獲得最后的科學結論,指出學生實驗過程中存在失誤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和合理的建議,從而實現(xiàn)學生物理學習的進步。
比如,在“測量物質(zhì)密度”的實驗時,先讓天平保持穩(wěn)定,然后使用天平測出不規(guī)則石頭的質(zhì)量,先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天平測量出石頭的質(zhì)量,再記錄下裝有水的圓筒玻璃杯的體積,然后就使用繩子將石頭綁好,再次測量出此時水的體積。最后,使用密度公式計算出石頭的密度。可是假如只提供天平或者量筒其中一個設備呢,應該怎樣測出不規(guī)則物體的密度呢?此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模式,發(fā)揮組員的想象力,接著再讓學生重復剛才做過的實驗,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通過這次實驗的變換,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物理成績得到顯著的進步。
(三)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
學生在實驗觀察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還重溫了涉及的相關知識,學生的操作能力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提高。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用理論教授書本上的內(nèi)容,也應該客觀認識到實驗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式實驗,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已經(jīng)學到的物理知識,并能學到一些相關的內(nèi)容,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還有在分析拉力的實驗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探究,學生可以落實好自己的已學知識,同時在實踐中鞏固物理實踐知識,使學生的操作水平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四)營造積極氛圍,提高自信心
學生對以前的“一體化”管理感到非常不滿意,緊接著學習態(tài)度就會差下去。新課改指出,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條件,這樣,學生才會勇于說出自己對于物理實踐活動的看法。當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學生才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完全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力也有了更深的把握,可以保持傳授物理知識的熱情。
在一個大班級,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思想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教師理所應當正視學生存在的發(fā)展差異,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所得、有收獲。所以在教學物理的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時,教師要給予安慰,給予鼓勵與指引,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師還可以給學生鍛煉的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式教學;學生在學習上取得不錯的成績時,教師要告訴他不要驕傲,并對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勵他不斷學習新知識。
三、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思考
(一)全面把握教學內(nèi)容
探究教學旨在讓學生正確而全面地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教給學生一些如何進行物理探究的常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實驗技巧,體會物理學研究的美妙過程。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物理教師應科學把握教學的目的、內(nèi)容、方法和要求。
(二)有序推進物理探究教學
正如人的認知是不斷發(fā)展前進的,探究性學習的認知也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教師要帶著發(fā)展的眼光循序推進物理探究教學,自主操作。
探究性教學給初中物理課堂帶來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對培育學生優(yōu)秀的科學素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為了適合新課改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認真尋找適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發(fā)揮創(chuàng)造精神與團隊合作精神,最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的水平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舜卿.淺談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
[2]張彩珍.研究性學習思想與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有機結合[J].基礎教育研究,2009(10).
[3]張頌.淺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9).
[4]胡林香.淺論初中物理課中的探究性學習實踐[J].科技信息,2010(35).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