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維
摘 要: 英語語言學屬于高校所開設的重要的英語專業(yè)課程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評價模式主要依據(jù)多向性、全面性、全程性及人文性等原則,不僅要遵循一般的人文課程的理論特點,而且要具有語言學所特有的特色。
關鍵詞: 高校英語語言學課程 評價模式 教學研究
引言
開設英語語言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及掌握人類的語言發(fā)展史的研究成果,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在社會、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認識,從而將已經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加以系統(tǒng)化、理論化,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理性思維,拓寬視野,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的相關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不能達到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完善評價體系是其重要的改革目標。
一、高校英語語言學課程的評價模式現(xiàn)狀
目前國內的高校英語語言學課程教學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耗時太多,收效較低。有學者分析,我國的高校英語考試僅僅是追求考試的通過率,而忽視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這成為我國英語教育的重要障礙。
國內高校的英語語言學課程問題,主要存在于對教學的安排與評價偏重于易于檢測的知識上,過多考慮測試信度,而將考試的設計傾向于較為零碎的小知識點、所謂的標準答案、廣泛的知識面,以及夸大的區(qū)分度上,忽視了認知領域的較為高級的心智技能。例如,交際、研究、寫作、表演、聽說等。在一般情況下,英語測試并不能直接體現(xiàn)學生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說與寫的水平。而且,目前國內高校用于英語檢測的語言取樣和實際生活的語言相差很大,并不能體現(xiàn)高校英語語言實用、真實的特點。
二、對高校英語語言學課程評價模式的探索
面對高校英語語言學課程的評價模式現(xiàn)狀,為了進一步發(fā)揮考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英語語言學的課程考試需要一定的改革,以及模式重新的建構。新的測試模式的指導思想主要是彌補傳統(tǒng)的考評的不足。因此,其既要充分地體現(xiàn)人文理論特點,又要呈現(xiàn)語言課程的特色。
(一)增加英語語言學的學生參與在權重中的分配
學校可以根據(jù)英語專業(yè)相關課程的需要,決定學生的課堂參與權重。語言學作為我們人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真正魅力在于其內部存在許多的爭議,以及許多需要解決的語言基礎類問題。例如,語言的源頭與內部的結構,人類的語言與動物的語言差別,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系,以及語言習得與運作的規(guī)律等。各種語言流派、理論及學術思想的產生,促進了不同的思想間的交流。因此,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在考核的時候理應包含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報告或是提問等。
(二)增加英語語言學的學生課堂表現(xiàn)在權重中的分配
學??梢愿鶕?jù)英語專業(yè)相關課程的需要,決定學生的課堂發(fā)言和筆記權重。語言學的基本概念較多,體系相對較大,內部結構、關系較復雜。因此,對于學生而言,理清其基本的關系和理論結構,是學好語言學的最基本要求。這些復雜的、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僅憑借一張試卷的考核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這使得課堂的節(jié)奏加快,同時教學內容的密度增大。因此,學生在課下必須做好復習、鞏固工作。除此之外,課堂筆記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梢赃@樣說,學生的筆記與課堂知識的總結水平較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更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課堂筆記的考核。假如我們能夠將課堂的筆記考核與所布置的日常作業(yè)融合起來,改變學生對筆記的較傳統(tǒng)的觀念。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學生在筆記的總結中融進自己的認識或是對知識的總結,并將其納入學習的考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深度,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更可以減輕學生所面臨的考試壓力。
(三)增加英語語言學的學生課程作業(yè)在權重中的分配
學校可以根據(jù)英語專業(yè)相關課程的需要,決定學生的課程作業(yè)權重。課程作業(yè)雖然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但在各大高校已得到了一定的應用。課程作業(yè)作為建構式的測評方式,主要依據(jù)一定的教學目標,在不進行對比的情況下,使得學生按自己的語言回答課程問題。課程作業(yè)教學主要是以專題的形式展開研究的,其可以進一步地深化和拓展教師課堂教學的內容,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研究水平。例如,語言理據(jù)的微探及英語的新詞變化等關于語言的專題,不但可以考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且能擴展教學內容。學生自主結成小組,根據(jù)教師規(guī)定的范圍,確定研究主題,通過查閱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課程作業(yè)。這種形式,客觀上鍛煉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與合作的能力,較期末的考試,更能檢測出學生整體的能力。由此,考核不但要評價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而且要多維度地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這種評價要包含對所學知識積累,搜集資料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的能力等。另外,為了促進每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小組的合作,最終要進行答辯或以陳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結語
高校英語語言學的課程評價內容與模式對教學具有重要的監(jiān)督和保障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充分完善考核的模式,以促進其評定、反饋和激勵等功能的實現(xiàn)。高校英語語言學的課程評價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英語語言學的評價模式進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方法。只有重視發(fā)揮其作用,才能促進其改革,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yǎng)出更多的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康英華.英語語言學課程教學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8).
[2]緱慧權,鄭仰成.論高校英語專業(yè)教育改革的取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4).
[3]余運偉.英語語言學教學中需要處理的幾對關系[J].大家,20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