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執(zhí)斌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88)
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本來是中國傳統(tǒng)歷史學向近代化騰飛的雙翼。但是,后來人們往往重視歷史研究,輕視歷史教學;重視對歷史學術著作的研究,輕視對歷史教科書的研究,尤其是對中小學歷史教科書的研究。其實,中國傳統(tǒng)歷史學步入近代門檻,是在清末維新思潮中,以新式中小學堂普及歷史教育為契機的。那時候,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維新派為“啟民智”、“興民力”,寄希望于史教救國。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他們引進西方資產階級史學理論和史學方法,批判中國封建主義舊史學,創(chuàng)建“新史學”,籌劃編纂歷史的新方案,掀起“史界革命”的熱潮。正像俞旦初先生所說的那樣,“在20世紀初年,所謂重新編寫中國歷史,主要是編寫歷史教科書,以適應新興學校和社會教育的需要,還談不上什么學術性的專著。這是當時中國史學發(fā)展實際情況的反映。”[1]82因此,研究中小學歷史教科書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編著思想、內容、形式,對于了解中國近代歷史學的產生和發(fā)展,是一個不容忽視卻又久被忽視的課題。
本文想通過研究丁寶書及其《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在這方面做點嘗試,希望引起人們對這一課題的重視。
丁寶書(1866—1936),原名德保,字云軒,別署蕓軒,晚號懶云,世居江蘇無錫城內書院衖。其父丁承祥“淡于利祿”,以教書為業(yè)。丁寶書幼年跟隨父親讀四書五經,喜好繪畫,見名作“則刻意摹仿至神態(tài)畢肖而后止”。邑中畫家高研五先生“見而奇之,授以筆法,年十三,即訂筆單以鬻畫,邑人爭求之?!盵2]光緒十九年(1893),丁寶書參加鄉(xiāng)試,中副榜。這一年,他就讀于江陰南菁書院,經常與同邑吳稚暉、俞仲還暢談新學。1894年,侯鴻鑒在無錫北禪寺巷延請日本教師講授理化,丁寶書時常去聽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大清帝國慘敗,他痛感科舉制度誤國害人,將自己過去所作的八股文章全部付之一炬。
戊戌變法期間,上諭:“有能獨立創(chuàng)建學堂,開辟地利,興造槍炮各廠,有裨于興國殖民之計者,並著照軍功之例給于特賞?!倍殨c吳稚暉、俞仲還等創(chuàng)辦無錫三等公學堂,“校舍租賃古崇安寺別院的西方殿,校費由同人集助,學生不收學費?!苯處熡捎嶂龠€、丁寶書等十幾位同仁擔任。課程略仿日本尋常小學,分修身、讀書、作文、習字、算術等科。教科書由教師們隨編隨教,令學生抄讀,然后教師就本課內容設問題數條,讓學生筆答,“以實地試驗其合用與否”[3]216,歷經五年,共成七編,每編包括50至80課不等。1902年,由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審定,配上圖畫,交文瀾書局石印出版。同年,廉南湖、俞仲還等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文明書局,重印此書三千部,一售而空。此書全稱《尋常小學堂讀書科生徒用教科書·蒙學讀書全書》,簡稱《蒙學讀本》?!睹蓪W讀本》在當時影響很大。商務編譯所早期編輯蔣維喬曾在《編輯小學教科書回憶》中說:“民元前十年壬寅,俞復在上海創(chuàng)文明書局,印刷此書??瑫?,附有圖畫,形式內容,均比較美觀,故盛行一時。不及三年,已重印十余版;在小學教育界占勢力者,五六年。”[4]647-648丁寶書精通書畫,書學文征明,畫學華新羅,擅長花鳥草蟲,所繪山水小幅,深得明人筆法。他不僅參加了《蒙學讀本》的編寫,而且為該書配制圖畫,對這部蒙學教科書貢獻較大。
文明書局成立后,丁寶書任美術編輯,兼書局附設的文明小學教員。從1903年起,文明書局陸續(xù)出版《蒙學科學全書》,共二十余種。這是清末壬寅癸卯學制時期最完備的一套近代小學教科書,在中國近代課程教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套書中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蒙學毛筆習畫帖》《蒙學毛筆新習畫帖》《蒙學鉛筆新習畫帖》,都是丁寶書編寫的。
關于丁寶書的事跡,筆者知道得甚少。1995年,筆者曾致函友人蘇州大學歷史系胡喜麟教授和無錫市第一中學歷史特級教師張如德先生,請他們代為査找有關丁寶書編寫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材料。兩位先生査閱了《無錫文史資料》《無錫史》《無錫歷史名人傳》《無錫名人辭典》等書籍,先后復函,都說:丁寶書是畫家,以繪畫為主,兼編《蒙學讀本》,是否編寫過歷史教科書,尚沒査實。1999年,筆者托無錫市教研中心許偉同志尋找有關丁寶書的材料。4月下旬,我收到許偉同志寄來的《丁蕓軒先生追悼會特刊》復印件,內有丁云軒先生遺像、姻世愚弟裘可桴的挽詩、吳敬恒(吳稚暉)的《丁云軒先生行略》、馮煥的《丁蕓軒先生墓志銘》、侯曄華的《丁云軒先生言行錄》、侯湘的《丁云軒先生家傳》及丁云軒先生的兩幅花鳥畫、一幅書法作品和一些書畫用過的印章等。這冊“特刊,使我對丁寶書先生有了進一步了解。但“特刊”中的材料涉及丁寶書編寫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情況幾乎沒有,只是“墓志銘”中提到“先生編輯之役,所著教科書,以淺顯明凈之文字,切合實用之意義,濬吾吳中子弟智慧,然先生用心良苦。”這應當主要是指丁寶書編寫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
丁寶書編著的章節(jié)體《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在上海、北京、漢口同時發(fā)行,光緒二十九年(1903)六月初版,光緒三十二年(1906)正月第十九版。兩年半光景,再版次數如此之多,足見該書在當時深受社會歡迎。然而才過百年,在丁寶書先生的家鄉(xiāng)已經無人知曉此事,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這件令人遺憾的事又說明,我們在歷史編纂學研究方面,至少是在歷史教科書編纂學研究方面相當薄弱。
總之,丁寶書先生不僅是一位畫家,而且是一位基層維新歷史教育實干家。他在歷史教科書編纂上有貢獻,在創(chuàng)建“新史學”上有貢獻。
重視歷史、重視歷史教育、重視歷史教材建設,是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早在殷周時期,國家就設立史官。甲骨金文中的“史”字,上邊是“冊”的形象,下邊是“手”的形家,手持冊為史,這是當時“學在官府”的真實寫照。史官掌管國家典籍,時常征引古事遺聞教育貴族子弟,承擔歷史教育的任務?!稘h書·藝文志》記載有“《史籀》十五篇”。注釋說:“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薄妒肤Α吩谇貢r稱《大篆》,是著眼于字體;在漢時稱《史篇》,是著眼于內容。《漢書·藝文志》介紹:它是“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边@就是說,《史籀》十五篇是蒙學歷史教材。它存在的時間,距今已近三千年了。春秋末期,孔子首創(chuàng)私學,廣收門徒,“有教無類”,打破“學在官府”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鬃诱怼对姟贰稌贰抖Y》《樂》《易》《春秋》六種書籍,作為教材。其中,《書》是孔子時期的古代史教材;《春秋》是孔子時期的近現(xiàn)代史教材,而歷史教材占整理典籍的三分之一,足見孔子對歷史教育和歷史教材建設的重視。
但是,自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以后,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都堅決貫徹董仲舒的主張:“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漢書·董仲舒?zhèn)鳌? 因此,經學一直處于至尊地位,史學則淪為經學的附庸?!奥范鴺s經”,成為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觀念。在封建統(tǒng)治者眼里,“史者,輔經以垂訓者也?!盵5]北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河陽節(jié)度判官張知白上疏,建議科舉“命題考試主典籍而參以正史”,意思是:科舉考試命題以儒經為主,歷史為輔。他的建議得到皇帝的嘉許。這樣一來,歷史教育就被禁錮在經學之中,喪失獨立地位。
中國古代只有“大學”和“小學”。備受歷代帝王青睞的“二十四史”,它的存在與流傳,主要是因為“義與經配”,被稱為“正史”,當作歷史教材,供大學使用。小學歷史教材同樣擺脫不了經學的束縛。例如:唐代杜嗣先的《兔園冊府》是仿照科舉的策問制成問答題,“引經史為訓”而編成的。宋代王令的《十七史蒙求》以儒經闡述的倫理道德為標準,根據正史記載的圣君賢相、忠臣義士、孝子烈婦的事跡,分類纂集,參為對偶,聯(lián)以音韻,以便記誦。明代蕭良有的《龍文鞭影》開頭四句就交待編寫目的:“粗成四句,誨爾童蒙,經書暇日,子史須通?!?/p>
我們的先人留下的史籍浩繁,用汗牛充棟形容絕不過分,其中蒙學歷史教材并不少,僅著錄于張志公先生《蒙學書目稿》的就有幾十種,還不包括詠史詩和掌故兩類歷史教材。但是,作為歷史教科書,從編纂思想、內容、方法上看,都有自身的標準:首先,在知識上要有系統(tǒng),必須清楚地敘述過去人類歷史進化的前因后果,展現(xiàn)歷史發(fā)展的脈絡,而不是簡單的歷史資料匯編;其次,在內容上既要選擇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通等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重要史實,還要選擇符合學齡兒童心理,適宜兒童接受的東西;最后,在編纂上要從學制角度考慮,按照年級,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安排教學內容。依據這樣的標準衡量中國傳統(tǒng)蒙學歷史教材,能夠合乎近代意義的歷史教科書卻一本也沒有。究其原因,中囯傳統(tǒng)的蒙學歷史教材都是為經學和科舉考試服務的。
近代意義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是在20世紀初,廢科舉、興學校、開民智的維新熱潮中問世的。它的問世如同嬰兒誕生一樣,需要有一個孕育過程。因此我們探討中國歷史教材近代化的歷程就不能不追溯到中國歷史教科書問世之前半個多世紀的鴉片戰(zhàn)爭前后。
鴉片戰(zhàn)爭前夕,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在思想學術領域實行“宋漢兼采”的方針。他們認為,宋儒之學(主要指程朱理學),講求義理,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武器;而稱為漢學的乾嘉學派繼承東漢古文經學的傳統(tǒng),注重訓詁考據,可以使人埋頭于故紙堆中,不問現(xiàn)實,便于牢籠士子之心。這樣,“宋學”和“漢學”就成為思想學術領域的主流意識。在宋學和漢學籠罩下,中國思想學術界“萬馬齊喑”,死氣沉沉。然而,封建統(tǒng)治者始料不及的是,隨著漢學的興起,以公羊學說為中堅的西漢今文經學也一并復興。那時候,以劉逢祿為代表的今文經學家在經學研究中反對專治“經訓”,主張注重“經義”。這種注重闡發(fā)經書“微言大義”的治學方法,引導人們面向現(xiàn)實,“以經術為治術”,解決國計民生的實際問題,經世致用思潮由此興起。
經世致用思潮的先驅者龔自珍和魏源,都是劉逢祿的弟子。
依據公羊“三世”說的變易歷史觀,龔自珍認為“世有三等”,即“治世”、“衰世”“亂世”。他考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指出大清王朝正處于衰世,如“將萎之華(花)”,正無可奈何地凋謝,其前景“慘于槁木”。衰世的重要特征是無人才。這是由于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和使用人才論資格的傳統(tǒng)造成的。鴉片戰(zhàn)爭前夕,1839年,龔自珍辭官返鄉(xiāng),沿途目睹吏治的腐敗,黎民的疾苦,寫下了著名的《己亥雜詩》三百一十五首?!斑^鎮(zhèn)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萬數,道士乞撰青詞”,龔自珍借此機會,發(fā)出號召全面變革的呼聲:“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中國的變革朝向何方?龔自珍卻茫然無知。
魏源比龔自珍小兩歲,但比龔自珍晚去世十幾年。他經歷了鴉片戰(zhàn)爭的全過程,又目睹了戰(zhàn)后中國社會的初步變化。英國侵略者的炮艦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這使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他們開始拋棄虛驕自大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關心時局,尋求強國御辱之道。率先睜開眼看世界的是林則徐。他在廣東主持禁煙時,設立譯館,組織人將“所得夷書,就地翻譯”,編譯出的《各國律例》和《四洲志》,直接為抗英斗爭服務。林則徐被撤職后,將《四洲志》的全部資料交給摯友魏源,希望魏源編撰《海國圖志》。魏源沒有辜負林則徐的囑托,鴉片戰(zhàn)爭結束不久,1842年臘月,《海國圖志》50卷本在揚州問世。在該書中,魏源勇敢地承認中國的落伍,大膽地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萌發(fā)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指出了方向。
這種新思想激勵著人們掙脫閉關鎖國的牢籠,面對現(xiàn)實,放眼寰球,去重新認識世界,探索救國之路。鴉片戰(zhàn)爭以后,19世紀四五十年代,一批研究邊疆史地、介紹域外史地的著作相繼問世,其中重要的有姚瑩的《康輶紀行》、張穆的《蒙古游牧記》、何秋濤的《朔方備乘》、梁廷枬的《海國四說》、徐繼畬的《瀛環(huán)志略》。這些書籍內容新颕,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映襯出封建傳統(tǒng)教育內容的空疏陳腐,啟發(fā)著人們沖破經學的束縛。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預示著經學的式微和史學的復興。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以“中體西用”為綱領的洋務思潮興起。1862年,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京師同文館是我國第一所官辦的新式學堂。創(chuàng)辦這所學堂的初始目的是造就通曉外語的翻譯人才,應付日益頻繁的對外交涉事務。1867年初,恭親王奕奏請新訂同文館學習天文算學章程,增設外國史地等課程。從課程設置看,京師同文館已具有了“普通中學的性質”。[6]480]根據1876年公布的京師同文館八年制課程表,第三年:“講各國地理。讀各國史略。翻譯選編?!盵4]31我國學校設置外國歷史課程是從京師同文館開始的。當時使用的教材《各國史略》是由學員楊樞、長秀翻譯的。它的藍本是歐美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京師同文館雖有初學者每天半日學習漢文經學的規(guī)定,但西學、西藝的添設,勢必迫使經學課程有所退讓。這種課程改革,標志著京師同文館在辦學方向和教育體制上取得重大突破。從此以后,變革科舉,開設西學科目的呼聲越來越高。
1887年,御史陳琇瑩“奏請將明習算學人員歸入正途考試量予科甲出身”[4]221;李鴻章也趁機上《學堂人員請一體鄉(xiāng)試片》,一并獲準。第二年,天冿水師學堂和武備學堂的畢業(yè)生參加順天鄉(xiāng)試。這是我國科舉史上首次中西學同考,成為變革科舉、廢除科舉的先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國歷史被列入科舉考試的內容,加速了史學復興,推動了歷史教育近代化。
鴉片戰(zhàn)爭以后教會學校猛增。教會學校由初等教育向中等、高等教育發(fā)展,急需史地教科書。美國傳教士狄考文創(chuàng)辦的山東登州文會館就自編了《中國史記》和《萬囯通鑒》。1877年,第一次在華基督教傳教士大會召開,決定成立“益智書會”,后改稱“學校教科書委員會”,專門編寫出版教會學校使用的教科書?!敖炭茣币辉~,在我國開始出現(xiàn)。日本學者實藤惠秀說:“教科書”這個詞匯是中國“從日本輸入的”[7] 233,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據學校教科書委員會1890年的統(tǒng)計報吿,它編寫出版的歷史教科書有4種15冊。這些歷史教科書的特點是:第一,以西方原著為藍本,貫徹西方資產階級的史學觀點。第二,采用近代西方史學家創(chuàng)造的史書新體裁章節(jié)體編寫。第三,極力滲透基督教思想,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如美國公理會傳教士謝衛(wèi)樓在其中文老師諸葛汝楫等人的協(xié)助下,編譯出6卷本《萬國通鑒》,導言講述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然后講述西方各國和亞非古國的歷史。1882年由上海美華書館首次印刷發(fā)行。該書是19世紀傳教士中文著述的代表作之一。學校教科書委員會一直把它作為重點書目不斷印刷、行銷;除了當作教會學校的歷史課本外,在當時社會上也有流傳。由此可見,從19世紀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基督教已經把一些西方史學著作和歷史教科書的編纂思想、內容、方法輸入我國,但是影響有限。原因是當時我國講授西學的新式學堂不多,而且講授西學的重點是自然科學技術。到20世紀初年,隨著新式學堂的勃興,中國人要自己編寫歷史教科書的時候,教會學校的歷史教科書就為中國歷史教科書的誕生提供了樣本。
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大清帝國慘敗于蕞爾島國日本,朝野震動,舉國思變。時勢逼迫人們沖破洋務派設置的“中體西用”藩籬,把變革的視線聚焦到“體”上,結論是“考中國敗弱之由,百蔽叢生,皆由體制尊隔之故?!盵8]223于是,倡導變革的維新思潮迅猛興起。
維新派以救亡圖存、自強保種為目的,企圖說服光緒帝進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1895年,康有為組織《公車上書》,即《上清帝第二書》失敗后,致力于創(chuàng)辦報刊、建立學會,為鼓吹變法,大造社會輿論。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康有為第五次上書光緒帝,痛陳變法的重要。這次上書依舊被頑固派扣留,但其內容已在京師廣為傳抄,津、滬報刊也將全文刊登。光緒帝還是得知了這份上書的內容,想召見康有為,但被恭親王奕訢阻攔,理由是“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見?!惫饩w帝只好改派翁同龢、李鴻章、榮祿等大臣接見康有為,代為問話。翁同龢將問話情況詳細地奏報光緒帝,并極力推薦康有為。光緒帝令康有為將變法主張擬折詳奏。1898年初,康有為進呈《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接著,康有為又先后進呈史學專著《俄彼得變政記》和《日本變政記》。6月11日,光緒帝根據康有為的建議,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戊戌變法是維新思潮的高峰。它把維新思想轉化為維新行動,維新派首次嘗試全面開啟中國社會的近代化。
在求索國家“富強之原”時,維新志士們不約而同地將戰(zhàn)略目光對準教育。梁啟超在《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中認為:“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盵9]10嚴復在《原富》按語中指出:“中國處今,而欲自存于列強之中,當以教民知學為第一義。”[10]908當時引領教育方向的是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所以,變法伊始,康有為就奏請“罷棄八股試帖楷法取士,復用策論,冀養(yǎng)人才,以為國用”[11]37,6月23日,光緒帝命自下科開始,廢八股為策論。如何改試策論呢?光緒帝依據張之洞、陳寶箴奏請《妥議科舉新章折》,發(fā)布上諭:“鄉(xiāng)會試仍定為三場:第一場試中國史事國朝政治論五道,第二場試時務策五道,專問五洲各國之政,專門文藝,第三場試四書義兩篇,五經義一篇?!盵11]48這三場考試,前兩場的考試內容是中國史和世界史,這極大地提高了史學的地位,為歷史學科的獨立奠定了基礎。
廢除八股取士的制度,為推廣新式學堂掃清了障礙。接著,維新派引進西方近代學校制度,建設大、中、小三階段學制。創(chuàng)立京師大學堂,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堂,并將書院、義學、社學、私塾一律改為兼習中學、西學的學堂。新式學堂濫觴于洋務運動,但那時的新式學堂游離于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主流體制之外,只是作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補充而存在。維新時期的教育改革是中國教育體制的整體轉型。它為中國社會走出傳統(tǒng)藩籬,步入近代門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工程。
那時學堂“一切規(guī)制取法泰西”,因“泰西普通學科首重輿地歷史”[12],所以歷史課程在新式學堂中居重要地位。1902年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規(guī)定:“由大學以至小學、蒙學無不有史學一門?!边@就為史學擺脫經學的牢籠,走向獨立提供了法律依據。
但是,光有法律依據仍然不能讓史學擺脫經學的牢籠,走向獨立,還必須有一個史學觀的變革。所謂史學觀,是指史學家對史學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它是史學家從事史學實踐所必須遵循的準則。
史學觀的變革是在戊戌變法前后期間完成的。維新派重視“史教救國”?!蹲兎ㄍㄗh》中《論譯書》一文是梁啟超1897年5月22日和6月10日在《時務報》第27、29期上發(fā)表的。其中寫道:“史者,所以通知古今,國之鑒也。中國之史,長于言事;西國之史,長于言政。言事者之所重,在一朝一姓興亡之所由,謂之君史。言政者之所重,在一城一鄉(xiāng)教養(yǎng)之所起,謂之民史。故外史中有農業(yè)史、商業(yè)史、工藝史、礦史、交際史、理學史(謂格致等新理)等名,實史裁之正軌也?!盵9]70在這里,梁啟超指責中國封建史學是記一朝一姓興亡的君史,贊揚西方近代史學是記一城一鄉(xiāng)文明風俗的民史,既劃清了君史與民史的界限,又肯定了民史是“史裁之正軌”。這表明,梁啟超資產階級史學觀初步形成。在《變法通議》的《論幼學》一文中,他還提出:“非盡取天下蒙學之書而再編之不可”。[9]50
不過,從嚴格意義上說,中國資產階級史學的真正開端,應以梁啟超1901年發(fā)表的《中國史敘論》和1902年發(fā)表的《新史學》兩文為標志。在《中國史敘論》中,梁啟超提出編撰中國史要以進化論思想作指導。在《新史學》中,梁啟超批判中國封建史學有四弊二病。四弊者,即:“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國家”,“二曰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三曰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四曰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因為有這“四弊”,所以又產生“二病”:“其一能鋪敘而不能別裁”,“其二能因襲而不能創(chuàng)作”。他認為,這樣的封建正史給讀者帶來“難讀”、“難別擇”、“無感觸”三大惡果,不能激發(fā)國民的愛國心,不能凝聚國民的合群力,難以適應當今世界的時勢而自立于世界國家之林。因此,梁啟超提出“史界革命”的口號,呼吁構建“新史學”。他認為,“新史學”應該以進化論為指導,不僅要“記述人間過去之事實”,還必須“說明其事實之關系,與其原因結果”,其任務在于“敘述人群進化之現(xiàn)象而求得公理公例”,“求得前此進化之公理公例,而使后人循其理率其例以增幸福于無疆”。在歷史編纂方法上,梁啟超提出要打破封建史學的紀傳體,與進化論相適應,采用歐美史學的章節(jié)體。梁啟超的這些論述,為近代史學的建立,為近代歷史教科書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與梁啟超構建新史學理論的同時,日本學者浮田和民編著的《史學原論》多種譯本,系統(tǒng)地介紹了西方近代史學理論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侯士綰以《新史學》為書名,翻譯的《史學原論》于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1903年1月),由上海文明書局代印。丁寶書是上海文明書局的編輯,他完全有可能在《新史學》出版前率先閱讀過書稿,這將對他編寫《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在理論上給予巨大指導和幫助。
20世紀初期,在維新思潮推動下,中國新式中、小學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各科教科書成為急需品,尤其是中國歷史教科書。因為在維新派看來,“國民教育之精神,莫急於本國歷史”。[13]101為了應急,《奏定學堂章程·學務綱要》列有“選外國教科書實無流弊者暫應急用”的專門條目,強調“目前不得不借用外國成書以資講習”的原則。
當時“各學堂多借東邦編述之本,若《支那通史》、若《東洋史要》?!盵14]《支那通史》是日本學者那珂通世用漢文編撰的中國通史,凡四卷,分上世、中世兩部,敘事起上古,迄南宋,元以下近世部分未成書。1899年,羅振玉在重刻《支那通史》序中,稱贊它是一部“簡而賅,質而雅”的歷史教科書?!稏|洋史要》是日本學者桑原騭藏撰寫的一部以中國史為主的亞洲地區(qū)史。梁啟超在《東籍月旦》中評論《東洋史要》,說:“此書為最晚出之書,頗能包羅諸家之所長,專為中學校教科用,條理頗整。……繁簡得宜,論斷有識。”[13]98]這兩部著作是較早傳入中國并產生較大影響的近代章節(jié)體歷史教科書。
但是,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借用日本學者編著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存在問題。問題出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以彼人之口吻述吾國之歷史,於彼我之間,抑揚不免失當”;另一方面是“吾取其書用之,勿論程級之不審,而客觀認作主位,令吾國民遂不興其歷史之觀念,忘其祖國所自來?!盵14]為破解這兩個問題,實現(xiàn)“史教救國”的夢想,于是,我國學者開始嘗試自己編寫中小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實現(xiàn)中國歷史教材的近代化。
綜上所述,筆者對中國歷史教材近代化的認識是:最早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是由西方來華的傳教士編撰的,但它并不是中國歷史教材近代化的標志,只是為中國歷史教材近代化提供了最初的樣本。中國學者自己編寫中小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是自鴉片戰(zhàn)爭前后起,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孕育,到20世紀初實現(xiàn)的。從孕育的過程看,中國歷史教材近代化不是由單一因素直線發(fā)展的結果,而是由多種因素錯綜推動、曲折發(fā)展的結果。伴隨著中國歷史教材的近代化,中國傳統(tǒng)史學也步入近代的門檻。
20世紀初,中國人自編中小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其勢如風起云涌。這固然是由于社會的需要,但是也不能排除人們受利益的驅使。那時候,參加編寫新式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學者,絕大多數人不懂新史學理論,也不明白編寫新式中國歷史教科書的路數,所以能成功者,寥若晨星。1909年《教育雜志》的《紹介批評》欄目刊登文章,評析《初等小學中國歷史讀本》。文章說:“坊刻初等小學歷史教科書,幾無一適用之本。非記者苛論也,教育界中人競唱是說矣?!喽ㄕ鲁?,初等小學后二年始授國史每星期僅一點鐘。每年除寒暑假及溫理考驗特別休假外,約得三十八點鐘。以兩年間七八十小時,講授數千年之歷史,其程度之淺,分量之少,更何待言。今之編歷史教科書者,動輒數冊,冊數十課,不啻以少壯通人目十齡左右之童子?!盵15]189寥寥數語的評析,讓我們了解到清末中國人自編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概況,教科書與學制要求不吻合,教科書與兒童實際不吻合,是當時教科書編寫存在的普遍問題。那時候,中國人自編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很不適用。平心而論,丁寶書編寫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在當時堪稱佼佼者。
《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特色鮮明。
首先是編寫的體例新。全書分兩冊,共七篇,每篇采用章節(jié)體,從古代講到1899年俄國強行租借旅大、英國強行租借威海衛(wèi)和法國強行租借廣州灣。
下面是我們節(jié)選的一段“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目錄”:
第一篇 中國之古代
第一章唐虞三代共八節(jié)
太古黃帝唐虞夏殷周之興起周之全盛周室東遷
第二章春秋戰(zhàn)國共八節(jié)
春秋五霸齊桓宋襄晉秦楚之霸業(yè)吳越之爭戰(zhàn)國之雄人才輩出合縱連衡秦之一統(tǒng)
第三章周代之文物共六節(jié)
制度孔子儒家老莊諸學派之短長書籍禮法
從這段目錄中,我們不難看出,《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依時間順序講述,按篇章節(jié)編排,分篇綜論,因事設題;既分門別類,又綜合貫通;具有容納量大,系統(tǒng)性強;結構清晰,易于檢錄的特點,屬于典型的章節(jié)體中國通史著作。
《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配有插圖49幅,其中人物圖,如治洪水之夏禹、改郡縣之秦始皇、雄視歐亞之忽必烈等26幅;文物圖,如晉王羲之奉桔帖、吳道子之真蹟、奉天太祖高皇帝廟等7幅;歷史地圖,如春秋戰(zhàn)國時代、隋統(tǒng)一時代等16幅。
《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附有中西歷法對照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作者在該書《編輯大意》中說:“中歷年代,或一帝一易,或一帝數易。紀元分年,奇零錯雜,欲計其前后距離之數,即成人亦易致恍惚。茲於后頁附大事年表,用中西合歷,庶前后距數若干,一檢便得?!?/p>
在今天看來,章節(jié)體很平常,可是在清末,傳統(tǒng)史學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占統(tǒng)治地位的時代,采用章節(jié)體編寫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出現(xiàn),如鳳毛麟角,很是難得。在今天看來,該書插圖十分粗糙、簡陋,然而,在當時人們的眼里,它們是美觀的、新鮮的。該書所附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便教利學,在當時也富有創(chuàng)意??傊?,在清末,從編纂體例上說,《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是編寫的指導思想新。晚清是傳統(tǒng)史學延續(xù)與近代史學萌生的時期。作者在《編輯大意》中說:“歷史者,敘過去進化之現(xiàn)象,為未來進化之引缐,非僅紀三千年之事實已也?!边@表明作者擯棄了傳統(tǒng)史學記一朝一姓興亡,專為帝王作家譜的指導思想,接受了近代史學以進化論為指導思想的原則。
傳統(tǒng)史學,只有朝代的區(qū)分,沒有時代的區(qū)分。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中說:“中國二十四史,以一朝為一史。即如通鑒,號稱通史,然其區(qū)分時代,以周紀秦紀漢紀等名,是由中國前輩之腦識,只見有君主,不見有國民也。”[16]11他主張“就其事變之著大而有影響于社會者”,作為歷史分期斷限的依據,將中國史分為三個時代:“第一上世史,自黃帝以迄秦之一統(tǒng)”;“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統(tǒng)后至清代亁隆之末年”;“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16]11-12
丁寶書編寫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分七篇敘述中國歷史:第一篇“中國之古代”,自黃帝至秦之一統(tǒng);第二篇“秦漢三國時代”;第三篇“晉及南北朝”;第四篇“隋唐時代”;第五篇“五代及宋”;第六篇“元明時代”;第七篇“明季及我大清之開國”。第一篇“中國之古代”與梁啟超的“上世史”相當;第二篇至第六篇敘述秦漢至元明的歷史,是中央集權制度日趨完善,君主專制政體不斷強化的時代,與梁啟超的“中世史”大體相當;第七篇“明季及我大清之開國”就是梁啟超所謂的“近世史”;所不同者,梁啟超將清朝前的歷史期歸于中世史,而丁寶書將整個清朝的歷史都納入“近世史”,本朝人寫本朝史,這樣區(qū)分時代也不是沒有道理。盡管丁寶書沒有使用“上世史”、“中世史”和“近世史”的名稱,但在中國史的時代劃分上,與梁啟超是接近的。梁啟超以秦的統(tǒng)一作為劃分上世史與中世史的重大事變,丁寶書也是將秦的統(tǒng)一作為劃分中國歷史時代的標志?!睹蓪W中國歷史教科書》第一篇“中國之古代”敘述從太古無君主時代到其后出現(xiàn)酋長,黃帝征服諸部落,開疆拓土,由酋長而漸變?yōu)榫髦?。黃帝之后,堯、舜實行禪讓,至夏禹始定君主世襲制度。周武王大封同姓功臣,定封建制度。第二篇“秦漢三國時代”,敘述秦王政既一統(tǒng)天下,因封建之弊,改行郡縣制度。從此君主之威權達于極點,三代之治法,蕩滅無遺矣。以此表明中國歷史的進化。
再次是編寫的內容新。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說:“德國哲學家埃猛埒濟氏曰:人間之發(fā)達凡有五種相。一曰智力(理學及智識之進步皆歸此門),二曰產業(yè),三日美術(凡高等技術之進步皆歸此門),四曰宗教,五曰政治。凡作史讀史者,于此五端,忽一不可焉。中國史以一書而備具此五德者,固渺不可見。即專詳一端者,亦幾無之。所陳陳相因者,惟第五項之政治也。然所謂政治史,又實為紀一姓之勢力圈,不足以為政治之真相。故今者欲著中國史非惟無成書可沿襲,即搜求材料于古籍之中,亦復片鱗殘甲,大不易易。”[16]1-2
《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雖然篇幅簡短,但是內容豐富,涉及到德國埃猛埒濟氏所謂的關乎人間發(fā)達的五種相。書中敘述孔子和儒學、老莊諸家學之短長、宋代道學、明代陽明之學,這些內容都歸于“智力”門。書中敘述春秋時期齊國管仲使民殖財貨,取東海魚鹽、兩漢與大秦海陸兩途的商貿交通、南北朝商業(yè)工藝的進步,這些內容都歸于“產業(yè)”門。書中敘述東晉王羲之書法,妙絕千古、唐代畫家李思訓和吳道子皆善山水、宋代畫家李公麟及徽宗,這些內容都歸于“美術”門。書中敘述漢明帝求佛教、道教之由來、唐代景教傳至長安,這些內容都歸于“宗教”門。書中敘述商鞅變法、秦始皇廢封建,置郡縣、漢武帝征討匈奴、安史之亂、王安石變法、靖難之役和永樂之治、三藩之亂及臺灣之鎮(zhèn)定、尼布楚條約等,這些內容都歸于“政治”門。在清末只注重政治史的傳統(tǒng)史書仍然占據主流的情況下,《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內容讓人們感到新鮮。
最后是充滿近代史學強烈經世的時代精神。20世紀初,“輿論界之驕子”梁啟超寄希望于史教救國。他說:“今日欲提倡民族主義,使我四萬萬同胞強立于此優(yōu)勝劣敗之世界乎,則本國史學一科,實為無老無幼無男無女無智無愚無賢無不肖所皆當從事,視之如渴飲饑食,一刻不容緩者也。然遍覽乙?guī)熘袛凳f卷之著錄,其資格可以養(yǎng)吾所欲給所欲求者,殆無一焉。嗚呼,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新史學之著,吾豈好異哉,吾不得已也?!盵17]7編纂新式史書,振奮國民精神,培養(yǎng)博通時務、講求實用、省悟強弱興亡之故的人才,以救國強國,成為當時進步史學家的共識,體現(xiàn)了近代史學強烈經世的時代精神。
丁寶書編寫《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無論是在內容選擇上,還是體例設計上,都貫徹了史教救國的宗旨。他在《編輯大意》中說:“是編以進文化改良社會為主,凡於世界有影響者,均再三注意,并繪圣哲儀容,使印入兒童腦髓,為他年步趨之目的?!薄笆蔷幾源呵飸?zhàn)國,迄最近形勢,各附地圖,詳細指示,以識古來并合之由,以起近今喪亡之痛。長學識、雪國恥,是在吾黨。”“是編以衛(wèi)種族、張國威為主。凡遇有衛(wèi)我同種,力垾外侮者必稱道勿衰,以壯我幼年之氣?!薄笆蔷幰越煌ㄊ澜缁Q知識為主。我祖國數千年以來,能具此手段者,必揚搉陳之,庶兒童不為執(zhí)鎖國主義者所惑。”“是編以發(fā)達實業(yè)教育為主。凡遇前代有崇工藝以致富強者,無不濡筆詳載,庶兒童知實業(yè)之寶貴?!笨疾烊珪?,編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正是因為該書有這些鮮明的特色,所以 1906年清學部第一次審定中小學教科書,丁寶書編寫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能夠順利通過,作為政府允許的初等小學堂學生用書。
四、《蒙學歷史教科書》是中國人采用章節(jié)體編寫的第一部中國通史
查閱中國史學史著述,關于中國人采用章節(jié)體編寫的第一部中國通史有夏曾佑的《中國古代史》或栁詒徴的《歷代史略》兩種說法。
《歷史研究》1996年第2期刊登林甘泉撰寫的《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學》,其中談到“夏曾佑編寫的《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后改名《中國古代史》)是我國第一部用章節(jié)體寫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國通史,書中從西方社會學引進了“漁獵社會”、“游牧社會”、“耕稼社會等概念?!边@是史學界最流行的說法。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尹達主編的《中國史學發(fā)展史》、199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劉新成主編的《歷史學百年》、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白壽彝主編的《中國史學史》第六卷《中國近代史學》(陳其泰著),都持這種觀點。
張舜徽在《中國古代史籍舉要》一書中說:“當清末罷科舉,興學校時期,江楚書局最先出版了一部《歷代史略》,,從唐虞三代編起;至明末為止,共為六卷,而每巻分篇章,用流暢的文辭,較有條理、有系統(tǒng)地把歷史史實敘述出來,由綱鑒的舊形式,一變而成為教科書的新形式。這大約是我國最早的第一部歷史教科書??上Т藭鴽]有標眀編著者姓名和刊印年月,我們無從考其詳細情形了?!焙髞?,栁曾符根據《栁詒徵日記》和上海中新書局翻印本上署有“栁詒徵編著”字樣,確認《歷代史略》是栁詒徵于1902年1月13日至9月16日編著的。這種說法也得到一些學者的贊同。1982年5月,《江蘇教育》刊載洪橋的文章,認為《歷代史略》是“我國最早的一本歷史教科書?!薄稓v史教學問題》1999年第5期“史家豐碑”欄刊載房曉軍撰寫的《栁詒徵史學成就述評》,文中稱贊《歷代史略》“是近代中國人編寫最早、最為完善的歷史教科書”,“開中國新式歷史教科書編寫風氣之先,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編纂學的發(fā)展”。
然而,這兩種說法都值得商榷。先說夏曾佑的《中國古代史》,該書1904年至1906年,分三冊,由商務印書館陸續(xù)出版,內容敘述自古代至隋朝的歷史。從時間上說,丁寶書編寫的《蒙學歷史教科書》1903年由上海文明書局出版,比夏曾佑編寫的《中國古代史》要早。從內容上說,丁寶書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盡管篇幅簡短,卻是一部從古至今完整的中囯通史,而夏曾佑的《中國古代史》從古代至隋,只是半部中國通史。至于林甘泉先生稱贊夏曾佑的《中國古代史》“從西方社會學引進了‘漁獵社會’、‘游牧社會’、‘耕榢社會’等概念”,這也算不上什么創(chuàng)舉。丁寶書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jié)中就講到“營漁獵、牧畜、耕田、醫(yī)藥、紡織之業(yè)。斯為有酋長而無君主之時代?!?/p>
再說栁詒徵的《歷代史略》,該書出版于1902年9月,比丁寶書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稍早。但是,《歷代史略》是栁詒徵根據日本那珂通世所著的《支那通史》稍加刪改,又增補元明二巻而合為一編的。這或許就是江楚書局初版《歷代史略》沒有標明編著者姓名的原因。將《歷代史略》視為中國人自己編寫的章節(jié)體中國通史自然不妥。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丁寶書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才是中國人采用章節(jié)體編寫的第一部中國通史。撰寫中國史學史不應當忘掉丁寶書和《蒙學歷史教科書》。
這個結論自然會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現(xiàn)在出版的中國史學史專著為什么都講夏曾佑和他的《中國古代史》,卻不提丁寶書和他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呢?
筆者以為,原因有兩條:一條是丁寶書跟夏曾佑比,夏曾佑是知名學者、大人物,而丁寶書是無名之輩、小人物,所以丁寶書不入現(xiàn)今史學史專家們的法眼。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就倡導寫“民史”。梁啟超的這一主張備受現(xiàn)今史學史專家們的贊許,然而他們卻不能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真是知易行難。另一條是夏曾佑的《中國古代史》原本是為中學生編寫的教科書,而丁寶書的《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是小學生用書,現(xiàn)今的史學史專家覺得蒙學教科書內容太淺,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不愿意去研究。這就自蔽了研究視野,必然得不到正確的結果。
其實,這種思想極其錯誤。1956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借用《莊子·人間世》的一句話,為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題辭:“作始也簡,將必也巨?!币馑际牵骸笆虑殚_始作的時候很簡單,發(fā)展到后來就變得復雜艱巨了?!边@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近代史學的萌生時期,《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率先破土而出。作者以進化論作指導,對中國歷史的時代進行了初步劃分,嚴格地按照篇章節(jié)安排中國歷史內容,內容包括“智力”、“產業(yè)”、“美術”、“宗教”、“政治”五端,這可以說跟梁啟超建設新史學的號召桴鼓相應。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北M管《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結構簡單,內容淺顯,但是它率先構建出新式中國通史的基本框架,成為中國傳統(tǒng)史學向近代史學轉變的最初突破口,其開創(chuàng)之功,不可埋沒。另外,小學生用書負有啟蒙意義,一部好的蒙學歷史教科書能夠給小學生奠定良好的歷史知識根基,使其受用終生。據說《蒙學歷史教科書》刊印過四十余版,在上海、北京、漢口等多地發(fā)行,大約使用了十年左右,直到民國元年還作為小學堂學生用書。所以,作始雖簡,但絕不可忽視。中國史學史理應給丁寶書及其《蒙學歷史教科書》一定的地位。
[參 考 文 獻]
[1] 俞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丁蕓軒先生追悼會特刊·丁云軒先生家傳(門人侯湘撰)
[3]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5] 清亁隆皇帝《欽定四庫全書·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
[6] 陳青之.中國教育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
[7] 實藤惠秀.中國人留學日本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3.
[8]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二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9]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1-9:第一冊《文集》之一[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0] 嚴復.嚴復集:第四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 湯志鈞,陳祖恩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2] 商務印書館.中國歷史教科書·序[M].北京:商務印書館,1903.
[13]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1-9:第一冊《文集》之四[M]. 北京:中華書局,1989.
[14] 丁寶書.蒙學中囯歷史教科書·編輯大意[M]. 上海:文明書局,1903.
[15] 轉引王建軍.中國近代教科書發(fā)展研究[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1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1-9:第一冊《文集》之六[M]. 北京:中華書局,1989.
[17]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1-9:第一冊《文集》之九[M]. 北京:中華書局,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