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高陽
摘 要 構建我國民辦高校退出機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從預警機制、退出方式、保障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五個方面探討了民辦高校退出機制的構建。
關鍵詞 民辦高校 退出機制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FAN Gaoya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000)
Abstract Building the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exit, security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restraint mechanism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exit mechanism of private college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drawa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1 民辦高校退出機制的定義及內涵
民辦高校退出機制是指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門為促使體制不佳或經營不善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通過合并、轉型、停辦、解散、破產等方式,適時有序地退出市場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化規(guī)定及其運作方式。首先,民辦高校退出機制是一個事后挽救機制,遵循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原則。其次,民辦高校退出機制仍然具備事前監(jiān)管和風險預警的作用,實現(xiàn)潛在問題的超前反饋,為防范于未然奠定基礎。最后,民辦高校退出機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部分在適宜的運作方式作用下共同發(fā)揮作用,從而輔助學校實現(xiàn)最優(yōu)退出。
2 建立民辦高校退出機制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民辦高校優(yōu)勝劣汰。近年來,由于我國準入政策開放,民辦高校迅速擴張,導致民辦教育市場過度擁擠。另外,因為退出渠道不暢,一些問題學校不愿被收購或破產,不能及時退出,致使市場競爭日益惡化,嚴重影響民辦高校的整體質量。建立民辦高校退出制度,旨在通過引導劣質學校適時退出高等教育市場,促進民辦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流動,維持系統(tǒng)的生態(tài)平衡。(2)有助于實現(xiàn)高等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讓問題學校適時退出教育市場不僅能夠釋放有效資源,緩解資源供給壓力;還有利于加快教育資源的合理流動,促使資源由低效率的學校流向高效率的學校,在不斷的動態(tài)調整之中逐漸達到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最佳狀態(tài)。(3)有助于防范民辦高校辦學風險。退出預警機制有助于管理者及時發(fā)現(xiàn)學校的潛在危機并積極采取干預措施,從而有效控制問題學校惡化發(fā)展,降低學校損失。另一方面,通過對問題學校的清理,警示學校管理者加強危機管理,增強危機意識;提高社會群體對民辦學校運營風險的關注程度,有效控制一些投資者盲目的投機行為。
3 民辦高校退出機制之構建
3.1 預警機制
(1)制訂風險預警指標。民辦高校退出預警機制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風險預警指標,預警指標是辨別學校風險的基礎。教育主管部門須綜合考慮學校財務、招生、教學質量、辦學條件等多方面因素,謹慎篩選出高敏感性的風險預警指標,以確保準確評估學校的實際狀況。評估機構依照預警指標對學校進行全面評估,根據(jù)問題的嚴重程度再對學校進行分級預警,凡是評估受到預警的民辦高校,教育主管部門應協(xié)助學校限期整頓改善。如若經過輔導,學校無法解除預警,可對其啟動退出機制。(2)設立風險保障基金。教育主管部門應強制要求民辦高校設立風險保障基金。風險保障基金所需資金須由民辦高校繳納,學校可以在創(chuàng)建初期一次性繳納所需基金,也可以在辦學期間每年從學校經費中抽取一定比列作為學校風險保障基金。風險保障基金歸屬于民辦高校,受政府部門監(jiān)管,未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批民辦高校不可私自動用。當民辦高校停辦、解散或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學??梢砸淮涡匀〕鲇糜诮鉀Q學生學費退還、教師薪資發(fā)放、經濟賠償?shù)葐栴}。
3.2 退出方式
民辦高校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合并、變更、終止三種類型,包括兼并、收購、變更舉辦者、改辦、停辦、解散、破產7種方式,學校法人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適宜的退出方式。合并重組對社會和學校產生的沖擊最小,是民辦高校退出方式中較為柔和的一種。對于有合并意向的民辦高校,教育主管部門應發(fā)揮“引導牽線”的作用,協(xié)助學校尋找合適的合并對象,鼓勵學校合并退出。對于經營困難的民辦高校,可以通過變更學校舉辦人的方式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幫助學校扭轉困局;對于無法繼續(xù)辦理的民辦高校,教育主管部門也可以鼓勵學校轉型改辦其他公益機構,讓學校繼續(xù)發(fā)揮其社會功能。如若學校無法繼續(xù)運營且不愿改辦轉型,學校法人可以主動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停辦或者解散;對于問題嚴(下轉第11頁)(上接第8頁)重或存在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應強行終止學校辦學,監(jiān)督學校完成退出程序。
3.3 保障機制
(1)學生權益保障。首先,為保護在讀學生的受教育權,在學校停辦或解散時,教育主管部門應協(xié)助學校將在校學生轉學到臨近學校,并減免轉校生學費。對于愿意退學的學生,學校應退還學生所繳納的學雜費。其次,通過建立區(qū)域內學分互認制度,使同一區(qū)域內不同學校之間能夠相互溝通,保障轉校學生順利銜接學業(yè)。第三,退出學校須做好學生學籍材料的承接事宜,對于承接轉校生的學校政府應增加學校補助經費。(2)教師安置分流。為了保障教師順利再就業(yè),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建立全國大學教師人才網,通過轉介平臺為學校老師提供招聘信息,協(xié)助學校教師轉調其它學校任教或者輔導轉任行政人員。另外,對于學校的優(yōu)秀教師及職員,學?;蚪逃鞴懿块T應優(yōu)先遷調或介聘至其他仍有留用名額的教學單位;對于自愿退休或者符合退休條件的人員,學校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為其辦理退休;如果不符合退休條件并且暫時沒有其他適合工作擔任的人員,學校可予以資遣。①
3.4 激勵機制
(1)提供稅收優(yōu)惠。例如:學校因合并轉移的不動產、動產,可以免繳納規(guī)費、印花稅及契稅;合并移轉的有價證券,免征證券交易稅等。學校轉型改辦其他教育、文化及社會公益事業(yè)時,可以減免民辦高校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2)給予合理回報。我國民辦高校分為捐資辦學和投資辦學兩種形式。對于投資舉辦的民辦高校,出資人為學校發(fā)展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精力,學校終止后,在清償所有債務后仍有剩余財產的情況下,應允許出資人取得一定的回報。對于捐資舉辦的民辦高校,學校終止后的剩余財產處置應尊重捐資者的意愿,政府應該對民辦高校出資人、董事會及教職員多年以來所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并適度表揚,讓民辦高校有尊嚴且愿意退出。
3.5 約束機制
(1)建立信息公開制度。一方面,教育部應要求學校公開學校校務與財務信息,并及時公布學校各院系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以便于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公眾了解學校運作現(xiàn)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校危機;也為學生及家長報考學校提供參考。另一方面,教育部審核通過學校退出方案后,學校須及時告知在校師生,教育主管部門可通過新聞媒體及時發(fā)布學校退出消息,使信息公開化,防止某些學校利用社會公眾信息弱勢違規(guī)招生,造成學生利益損失。②(2)設立退出監(jiān)管機構。私立學校退出程序復雜,學校難以獨自操作,教育部應設立專項委員會,為私立學校退出提供意見,嚴格審核學校退出方案。為了杜絕學校惡意停辦借機圖利、董事會掏空校產等違法情況,教育主管部門可以組建監(jiān)督小組,不定期到學校進行訪視,及時掌握學校退出工作的實施現(xiàn)況,依法監(jiān)督學校退出。
注釋
① 張國保,劉曉芬等.因應少子女化我國大專校院整并、轉型與退場機制之研究.臺灣:行政院研究發(fā)展考核會員會編印,2012:38.
② 鄭麗君.美國私立高校退出問題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8(3):3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