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俠
摘 要:朗讀,特別是反復朗讀,能獲得認知上的感性直覺。學生通過朗讀可以直接迅速地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領略文章的韻味,形成語言的感悟能力。闡述了朗讀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作用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讀書的真諦。小學課本中有不少文質(zhì)兼美的抒情美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減少一些繁瑣的講解,適當?shù)匾龑W生誦讀吟詠,達到背誦。
一、朗讀有利于更好地展現(xiàn)課文意境,便于學生清晰記憶
現(xiàn)在的教材中要求背誦的課文或段落大多具有深遠、優(yōu)美的意境。朗讀能得語言的聲韻之美、情趣之美。通過教學,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感知印象。因此,進行反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在腦中描繪出一幅幅清晰而生動的畫面,展現(xiàn)出課文的意境。這種深刻的印象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達到背誦的目的。
二、朗讀有利于進一步理清課文的行文特點,便于學生較快地記憶
背誦課文在行文上有一定的特色。教師可讓學生在朗讀前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懴聛淼??句子與句子是如何連接起來的?如何過渡的?語氣、情感是如何變化的?然后通過誦讀進行體會,兩者結(jié)合,文章脈絡更清了,結(jié)構層次更明了,背誦也更快了。同時,告訴學生:平時背誦下來的許多精彩片段或篇章,都可以用到寫作中去。因為在長期的讀背過程中,已逐漸把對作品的感悟內(nèi)化為自己的能力了,那么,學生用這一份獨到的體會去理解文章,自然有與眾不同的深刻體會,寫出的作品也肯定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三、朗讀有利于進一步體會漢語言文字之美,便于學生深刻記憶
背誦的課文語言清新、優(yōu)美、朗朗上口。教師在指點課文用詞之妙之后,讓學生反復誦讀,可以充分地進行感受、領會、欣賞、內(nèi)化,進而激發(fā)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達到愿背樂背的境界。在長期的朗讀背誦過程中,逐漸把對作品的感悟內(nèi)化為自己的能力。學生用這份獨到的體會去理解文章,自然有與眾不同的深刻體會,增強了學生自身的積累,受用終生。
葉圣陶先生說過:“令學生吟誦,要使他們看作一種享受,而不看作是一種負擔,一遍比一遍讀得入調(diào),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并不希望早一點背熟,而自然達到純熟的境界。抱著這種享受的態(tài)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徑。”這段話生動地告訴我們,背誦的真諦,并不是讓學生很快地記憶幾段文字,而是讓他們在一遍遍的誦讀中,由淺入深地對課文的精美之處加以體味,自然達到純熟,達到語言的內(nèi)化,享受到背誦的樂趣。為了更好地走出背誦的誤區(qū),我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1.明確目的,誦讀入手。在教學中努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明白:要求背誦并不是讓他們快速記憶,而應在反復誦讀欣賞中達到純熟,熟以致背,才是背誦的應取方式。同時,在課堂中留出指導學生背誦的時間,在指導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誦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出感情,把自己投入到課文的意境中,邊讀邊體會文章的內(nèi)在韻味。看他們是否一遍比一遍入調(diào),一遍比一遍親切,讓學生在熟讀中背誦出來,最后,讓學生談談:開始的朗讀與最后誦讀感受有什么不同?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有了哪些變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誦讀的過程是對課文不斷加深領悟的過程,認真地完成這一過程,就能享受到背誦課文所帶來的愉悅。
2.從嚴要求,誦背驗收。我在指導學生背誦的同時,重視對學生背誦檢查。強化誦背驗收,是因為,只有誦背才是對學生許多次感情誦讀成果的一種全面考核,它不僅檢查學生是否已記住課文中的文字,更檢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意境的領悟、內(nèi)在情韻的把握、感情的投入等諸方面。也就是,只有誦背才能檢驗學生是否達到背誦的真正要求。我們要堅持以“誦背”這一要求來檢查每一位學生的每篇背誦課文的背誦情況。盡管這可能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但對學生來說,卻是受益無窮的。
(作者單位 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小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