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岳棟 李鵬
【摘 要】 本文闡述了水利項目中利用灌漿技術對接縫處理的詳細流程,研究與總結提高接縫技術可行性做法,改善當前的接縫效果,提高工程的質量,具有典型的工程參考價值。
【關鍵詞】 接縫灌漿技術;水利施工工程;應用
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各行各業(yè)都獲得了快速發(fā)展。當前,在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引導下,中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此外,現代化建筑對于水利施工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接縫灌溉技術的使用彌補了施工中的不足,提高了水利項目中防滲墻的質量,延長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
一、接縫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準備工作
接縫灌溉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水利項目的質量,但是其本身施工過程具有較大的難度。在使用這項技術之前應當由專業(yè)人員進行測量,研究,然后制定實施方案,整個過程對于施工技術有較高的要求,一旦出錯,后果將不堪設想。
(一)對灌漿面的縫隙度進行檢查與測量
首先,應當由專業(yè)人員實地考察,檢測定點施工位置的裂縫情況,在測量時應當定量分析,只有得到準確的裂縫信息,才能根據采集的數據質量合理的處理方案。
(二)根據測量縫隙度后得出的數據,選定接縫灌漿施工中將使用的水泥
之所以要定量的測量裂縫的寬度,是因為寬度的差異將決定對裂縫處理手段不同。例如,當裂縫寬度大于1毫米時,使用常規(guī)的碳酸鹽水泥就可以達到接縫的效果。
但是,如果裂縫的寬度為0.5-1毫米之間,使用常規(guī)的水泥無法滿足需要,應當使用尺寸更小的碳酸鹽水泥澆灌,這種水泥中水和玻璃的體積比值是2。
當然,如果裂縫的寬度小于0.5毫米時,使用上述的方法已經不能保證灌溉的效果,必須使用非常規(guī)的方法來妥善的處理。當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小于0.5毫米的裂縫加大到0.5毫米,然后根據具體的尺寸看看與上文哪種尺寸相符合就使用哪種處理方案。另一種方法就比較的復雜了,代價也是非常的高,使用先進的設備,將特制的化學材料添加到裂縫中,實現彌補的效果。
(三)測量接縫灌漿面兩側混凝土的溫度
在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的溫度將直接影響水利工程的質量。所以,應當對溫度進行管理控制。
首先應當保證混凝土裝置中含有通水的管道,這個管道主要作用是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向管道中通入水,然后根據相關的標準調節(jié)閥門的大小。然后實現水和混凝土的熱量交換,利用流水來降低混凝土的溫度。經過一段時間后,把水放出來,用溫度測量工具測量其溫度,通過對溫度的分析來研究混凝土的結構。
(四)檢查整個接縫灌漿系統(tǒng)的通水性能與通水壓力值
還要保證整個裝置能夠自由的供水排水。因為水的運轉將直接提高混凝土的穩(wěn)定性。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定期的檢測供水系統(tǒng)的壓力表是否處于正常的范圍。此外,還要保證接縫灌漿區(qū)域完全密封。當然,還要了解待灌漿區(qū)域的體積,只有精確地測量,才能保證成本的最小化,質量的最優(yōu)化。
當開通系統(tǒng)的供水裝備后,利用相關儀器由專業(yè)人員采集系統(tǒng)信息,確保供水系統(tǒng)的性能。
(五)浸泡接縫灌漿施工區(qū)域
其實,不僅僅是溫度影響整個施工的質量,濕度對于工程的質量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施工的時候應當保證施工位置的濕度符合相關的標準。常用的方法是把水引入到接縫位置,然后經過一段時間后,把水全部排出。
二、接縫灌漿技術應用于水利工程的一般步驟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觀念也逐步的上升。利用接縫灌溉技術來彌補當前水利項目中的不足,已經是成為水利項目的發(fā)展方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具體的介紹研究的成果。
(一)當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后,應當根據采集的信息確證詳細的施工計劃,構建具體的施工流程圖。
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當保證施工的符合國家的標準,以施工的方案為指標,控制施工的過程。
(二)安裝接縫灌漿的管道,確定整個灌漿施工的路徑。
由于在過程一已經創(chuàng)建了具體的施工流程圖,采集了相關的接縫位置參數信息,然后研究討論在此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最后的施工方案。
(三)檢查接縫灌漿系統(tǒng)滲漏情況,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四)由于在施工的過程難免會出現意外的情況,所以應當制定配套的應急方案,對于難度較大的灌漿區(qū)域,應當在周全的考慮過后在施工。
(五)按照計劃實施灌漿過程。
(六)當所有灌漿步驟完成后,應當對灌漿的效果進行檢測。
三、水利工程中接縫灌漿的施工過程
這篇文章引用了去年一個地區(qū)修建大壩進行深入探討,具體而形象的介紹灌漿技術的施工流程。
(一)灌漿順序
在當前的水利項目中,處理接縫的常用方法有接縫灌漿,裂縫化學灌漿技術和接觸灌漿等。在使用時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之前,應當有專業(yè)人員對施工的環(huán)境進行測量,然后根據采集的數據信息制定具體詳細的施工方案,應當注意的是縫面的差異性要采用不同的灌漿技術。常見的就是分層灌漿,灌漿的順序是由低級到高級。當然,當縫面處于同一高度時,施工順序為中間向兩側,波紋式推進。
正是因為分層,中間向兩邊灌溉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效果。
(二)灌漿時間
在該水利大壩的建設過程中,施工隊在進行灌漿操作的過程導致了意外事故的產生,被灌溉的區(qū)域出現了串漏的現象。在這種情況發(fā)生后,施工隊迅速啟用了應急方案,找到相關領導以及專家進行處理。最終發(fā)現,施工隊對施工的時間不太了解。其在對一個層面灌漿后,沒有間隔一段時間后再次對另外一段灌漿,而是直接就對另外一層灌漿。按照施工的計劃,應當是間隔四天后再次進行施工,所以由于施工隊的大意,對施工時間把握不準,導致意外發(fā)生。
(三)灌漿時的壓力控制
此外,不僅僅需要把握不同層的灌漿時間,在灌漿時還要保證整個供水系統(tǒng)正常工作。因為水一方面起到了降低溫度的作用,另一方面抵消了裂縫內部產生的反作用力。此外,被灌漿的位置也要由水流動。通過對施工人員采集的數據分析,得到內部通水周期為6個小時。供水的壓力大約在0.3Mpa,當然,對于壓力較小的位置供水的壓力也相應的降低。灌漿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質量,防止灌區(qū)出現串漏和倒灌意外事故。
四、接縫灌漿技術的質量控制
(一)要對水利工程的裂縫面進行接縫灌漿施工前的檢查
1、在制定灌漿施工方案以及設計圖時應當遵循國家的標準。
2、對施工單位混合的混凝土進行取樣分析,研究各項指數是否滿足相關的標準,與施工方案的要求是否一樣。
3、在取樣以及分析的過程中所有的工具都要經過嚴格的把關。
(二)監(jiān)督測量
1、要保證整個施工的過程都由工作人員對各項數據進行登記,以便出現問題時及時分析;
2、當出現意外事故或者對設備進行檢測時,要有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把關。降低人工失誤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3、保證施工的整個過程有專家指導,監(jiān)督,保證整個工程各項施工環(huán)節(jié)符合國家的規(guī)定與計劃一致。
4、當灌漿工作進行后,應當定期對漿液取樣,通常頻率為一小時均勻取四次,只有檢測各項指標符合相關的標準時,才允許施工。
五、結語
由于接縫灌漿技術妥善的處理了水利項目中存在裂縫的問題,實現了對大壩工程的鞏固,提高了大壩的整體性能,延長了使用的周期。所以,現階段這一技術受到了專業(yè)人員的高度重視,應用越來越廣泛,推動了水利工程的發(fā)展與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華新,李偉強.接縫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8).
[2]張林海.接縫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9).
[3]譚勁.接縫灌漿技術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1,(9):159,165.
[4]馬能剛.芻議接縫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5]蔣廣新.灌漿技術處治舊水泥砼路面的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