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
一、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靈與肉的關系
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由此看來,語文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因素。課改以來,好多教師談“傳統(tǒng)”色變,對傳統(tǒng)教育全盤否定。殊不知,傳統(tǒng)教學中側重于語文的工具性,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指導系統(tǒng),丟棄傳統(tǒng)將會造成知識傳續(xù)的斷奶。筆者認為,人文性是各個學科都必須達到的一個目標,語文課應強化工具性,保持自己的本色。首先,要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及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感受語文作為生活和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性作用,從而激發(fā)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熟練運用語言的自豪感。其次,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刻地促進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單純地追求人文性,只能使語文課程流于輕浮的感知和虛假的形式;單純的搞基礎強化,只能使語文課程落入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因此,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應以提高工具性為載體,培養(yǎng)語文為目標,統(tǒng)一二者,協(xié)調發(fā)展。
二、語文課程的實踐活動應系列化
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大體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四方面的能力。筆者聽過許多公開課,上課教師用一節(jié)課就將這四方面能力進行了訓練,且還有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能力展示。筆者曾摹仿演示,發(fā)現(xiàn)學生在一節(jié)課里只能突破讀,剛能順利朗讀,連文義都沒時間疏通。筆者認為,語文課程應該形成體系,確定好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進行有效的突破,不要面面俱到。如果有必要的話,一篇課文設置四、五課時又何妨?這樣,既挖掘了語文課程的深度,也加大了知識的密度,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特別是學生提問題時,就能提出一些確實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進行思維訓練,而不是僅停留在為討論而討論的膚淺層面。
三、三維目標應回歸語文課程的本色
新課程改革強調三維目標的落實。教師引導學生,應緊緊圍繞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而三維目標的范疇也應限定在語文環(huán)境中,不宜過多過泛,將語文課上成其他課。如,華盛頓砍樹,本來探討誠實,結果引入環(huán)境保護,這就偏離了三維目標。另一方面,筆者認為三維目標也是給教師提出的要求。師生之間的雙邊關系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教師為了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一堂課中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本來就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筆者認為要根據(jù)學情不同,教師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依據(jù)“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原則,有所側重,重點強化,展示師生的個性風采。在課改過程中,曾有一段時間教師不能講得多,否則就是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結果造成教師有知識倒不出,講課憋屈,學生也聽得索然無味。上課成了師生的負擔,又怎么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學生需要聽講時,教師的講授仍有其合理之處,若是像《百家講壇》的藝術講解,教師講得精彩,學生聽得入神,在關鍵處再運用幽默互動活躍氣氛,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教給學生辨證的思維,以點帶面,享受知識,快樂學習,何樂而不為?
四、課堂交流應遵循真、善、美的目標
新課改要求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教師對學生適時激勵,能保護學生求知的欲望。但不能泛濫,過分、過度的表揚,跟消極負面強化等效。筆者認為,評價是表現(xiàn)師生平等對話的一個契機,教師的評價要真誠,是發(fā)自內心對學生的欣賞,讓學生通過評價充分認識自己。言不由衷的話語,只會引來學生對教師的反感,一聲充滿贊許的“行”遠比矯情地說一句“你真是個聰明的天才”更打動學生,也更拉近師生間距離。再者,語文課不是表演,教師上課只有以平時聊天的態(tài)度與學生平等交流,學生才能放下包袱進行探討。否則,教師在講臺作秀,學生只是觀眾和聽眾,是絕不會融入這種虛假的氛圍來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過程中求真務實,藝術化地與學生交流。
回歸本色課堂,才能接近真理的本質;展示師生個性風采,才能在新形勢下培養(yǎng)學生高水平的語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