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一、有針對性,形式多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睘榱诉_到這個目標,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師對每一篇課文或每一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既要體現(xiàn)整體性,又要有針對性。找到一個突破點,就是抓住每一篇文章中起到主導、支撐作用,能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fā)學生思索、討論、理解、品析、創(chuàng)造的重要問題,這類問題具有指向語文學科的向心力,是經(jīng)過概括、提煉的,是教師仔細閱讀課文與精心思考的思想結(jié)晶,是一種體現(xiàn)整體性閱讀的教學問題。
例如,學習《背影》一文,我以“背影”為切入點,設計問題“文章幾次寫到父親的背影?”學生圍繞課文擬定發(fā)言要點,這是體現(xiàn)整體性原則。接著圍繞這個切入點進行追問,也就是問題的設計有了一定的針對性。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子問題,如“文中哪一次背影寫得最詳細”,“為什么這個背影寫的如此詳細”,“為什么背影凝鑄著父親的深情,你能結(jié)合詞句具體說一說嗎”。讓學生領(lǐng)悟父親買橘時動作的艱難,從而領(lǐng)悟父愛的偉大。接著我又圍繞背影進行提問,作者對“背影”的刻畫不但寫了父親的動作,還從哪些方面進行刻畫。學生很快就明確了,還對父親的衣著進行描寫,父親穿著很樸素,“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價,顏色普通。祖母去世,父親賦閑,在這禍不單行的日子,就連給腳夫的小費,父親也要講價,家境慘淡可見一斑。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外出讀書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父親為其做的紫毛大衣,很貴重,也很時髦。通過父子服裝的對比,不言自明,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愛遠遠勝過自己。從父子服裝對比這一角度來分析課文,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愛,從而領(lǐng)悟本文的主旨。
當代中學生追求獨特,張揚個性。在問題的設計上,一定要形式多樣,切忌千篇一律??梢詮慕虒W重點為切入點進行問題設計,也可以從突破教學難點為切入點設計問題。形式可以從文章的線索入手,利用文章中矛盾沖突,巧用對比的方法,變換角色,以舊引新等形式。
二、一線貫穿,難易相融
在信息社會時代,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樣化,個體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在教學中,問題過大、過深、過難會形成幾家爭鳴的局面,最后出現(xiàn)教師自己回答的尷尬場面,這樣的問題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又會形成“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場面,養(yǎng)成學生淺嘗輒止、疲于思考的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每一課的問題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體現(xiàn)學生的個體差異,要難易相融,既不讓學生有高不可攀之感,也沒有唾手可得之易。最好是能讓學生開動大腦、積極思維后才能獲得準確答案,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
三、注重個體,興趣導引
新課標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币虼?,在課堂教學中感染調(diào)動是最佳的方法,一旦學生被調(diào)動起來,他們的思維如閘門泄水,各種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注意問題設計的實踐性和趣味性。教學中多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促使學生全面的觀察問題,深入的思考問題,并用獨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決問題。
如,我在講《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時,“宋濂在讀書時遇到哪些困難”這一問題解決后,我又提出這樣的問題“宋濂為什么在這些困難面前沒有退縮呢”,鼓勵學生張開思維的翅膀,積極思考,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談自己的看法,宋濂“嗜學”,所以他以抄書為樂,能不畏路途的遙遠,天寒能足膚皸裂而不知。他有恒心和毅力,所以在每天兩頓飯食的情況下,他以讀書為樂,全然不慕同舍生的錦衣玉食。正是他的這種勤奮刻苦,堅持不懈,才使他學有所成,成為一代大儒。在學生的你一言我一語中,發(fā)散思維能力有效的得到鍛煉,又有自已的獨特體驗。同時宋濂遇師“叱咄”時,能夠“色愈恭”“禮愈至”,在今天倡導師生平等的關(guān)系時,你如何看待宋濂的做法。這個問題拋出后,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學生各抒己見,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