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與晗
摘 要:埃德加·愛倫·坡素以凄婉的筆調(diào)與陰郁的死亡主題著稱,而蘇軾則以宏大的英雄氣勢建樹于中國古代詩詞界。但在本文中,筆者把具有相同主題的兩首悼詞,愛倫·坡的《烏鴉》與蘇軾的《江城子》置于一文,探討它們在主題、風(fēng)格、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手法等諸方面的異同,并通過這些異同,說明在不同時代、文化背景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仍表現(xiàn)出相同的情感與愛。
關(guān)鍵詞:死亡;愛;回憶;思念
詩詞是傳達作者或微妙或熾烈情感的最好形式。由古至今,對愛人表達心意、寄托相思的悼亡詩詞尤屬闡釋詩詞功能的最佳代言。而在此類作品中,美國作家愛倫·坡的詩歌《烏鴉》和宋代詞人蘇軾的詞作《江城子》都堪稱經(jīng)典,使不同歷史時代及文化背景的讀者產(chǎn)生共鳴,喚起內(nèi)心的纏綿與浪漫。
兩位作者來自不同的時代與文化背景,因此有著不同的寫作技巧,但人間真情是相通的。在這樣情況下,同為悼念亡妻的《烏鴉》和《江城子》肯定有相似的元素。
一、相同的主題和背景
孤獨的丈夫失去了愛妻,寒冷寂靜的夜是獨自回味美好,舔拭傷口的最佳時間?!稙貘f》發(fā)生在冬日的午夜,敘述者正在房間內(nèi)翻著故紙堆,藉此沖淡他對死去愛人Lenore的思念。突然傳來敲門聲,待他開門時卻空無一人。他呼喚愛人的名字,卻只有回聲相應(yīng)。失望的他回到房內(nèi),卻再次聽到從窗臺傳來敲擊聲。他開窗后,一只烏鴉飛了進來,敘述者與烏鴉對話,想藉此排遣寂寞,可烏鴉對他的所有問題卻只有一句回答:“Nevermore?。ㄓ啦唬彼f念俱灰,認(rèn)定烏鴉的存在只是為了提醒他不可回避的痛苦。在《江城子》中,十年后的一個夜晚,蘇軾夢見與亡妻往日的纏綿,生死相隔,且孤墳千里,對亡妻的無限思念和仕途失意的隱隱陣痛以及十年來的無數(shù)凄涼之感無處訴說。
二、相同的生活經(jīng)歷
除了追憶亡妻的主題,讓世人都能被深切感動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兩位詩人同樣坎坷的生活經(jīng)歷。
愛倫·坡生活的年代正是資本主義高速發(fā)展的時期,而身受古典教育的坡對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有一種本能的抵觸。舊秩序無可挽回的局勢和他生活的不幸,使他對社會和人生產(chǎn)生了一種恐怖幻滅的心理。他從小性格乖戾,喜好讀書,與養(yǎng)父的嚴(yán)厲管教頻生摩擦。1836年,他娶了堂妹,這一段被坡認(rèn)為是最幸福的婚姻生活,僅維持了11年,直至他的妻子去世。兩年后,不堪忍受寂寞的他在街頭神秘死去。
當(dāng)蘇軾寫《江城子》的時候,正是其妻王弗去世十周年,王弗生前與蘇軾感情甚篤,上孝公婆,下禮賓客,不僅在蘇軾的文學(xué)成就上,在其曲折的從政生涯中,王弗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十年的時間足夠漫長,也不足以撫平他失去愛妻的傷痛。
三、不同的寫作手法
不同的人會用各自的方式講述故事,即便是相同的主題,坡和蘇軾也采用了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坡擅長營造陰郁和恐怖的氛圍,在《烏鴉》中,絕望和恐懼奠定了全詩的基調(diào)。在陰郁而寒冷的午夜,除寒風(fēng)的呼嘯聲與男子翻動書頁的聲音,周圍的一切可謂萬籟俱寂,突然一陣敲門聲在他房門上叩響,但當(dāng)他打開房門時,卻不見敲門人,只有無情的黑夜與肆虐的狂風(fēng)。然而,當(dāng)他回到屋內(nèi),敲門聲卻再次響起,烏鴉在這時飛入他的房間,并用“永遠不再”回答了男子的所有問題。從第一個問題到最后一個,讀者越來越能感受到氣氛的恐怖,哥特式文字的魅力在恐懼感中慢慢綻放。
蘇軾的詞風(fēng)憂郁感傷,不以用典取勝,完全以平常語言寫出,卻具有動人心魄的感染力,原因在于以情動人。首先,詞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用白描手法抒寫?!靶≤幋埃釆y”是妻子生前一個平常的生活片斷,蘇軾選取這作為抒情的底色,使得他的情感真實可信。而這種妻子生前司空見慣的場景出現(xiàn)在他夢中,是虛幻,然而又是實在,或者說曾經(jīng)是實在的。另外,蘇軾善于借助凄涼孤寂的氛圍烘托自己的感情。不論是上闋“千里孤墳”的遙不可及,還是下闋“明月夜,短松岡”的清冷的月光,給我們營造的都是一種凄涼的場景。
由以上分析得出,兩首詩詞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精神主旨方面卻是相通的。文化無國界,美是屬于全人類共有的。不管兩首作品有多少相同或不同,有一點是大家公認(rèn)的,他們都是人類情感的最佳表達,是人類文學(xué)史上的驕傲與瑰寶。
參考文獻:
[1]常耀信.美國文學(xué)簡史(第二版)[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3.
[2]姜濤.美國詩歌賞析[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3]楊啟深,等.美國文學(xué)選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4]周汝昌,等.唐宋詞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