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浪?姜沖
摘 要:伴隨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越來越需要全面發(fā)展型的人才。藝術欣賞教育對大學生的審美意識的提高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聽障大學生也不例外。對于聽障大學生而言,藝術欣賞有利于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對藝術的欣賞能力以及藝術修養(yǎng),更加能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聽障大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教學,不僅能夠滿足聽障大學生自身的求知欲,還符合當今社會培養(yǎng)全面性發(fā)展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聽障大學生 藝術欣賞 教學 思索研究 分析
[基金項目: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聾人大學生學習策略研究》成果之一(湘教通[2013]65號,項目編號:ZJB2012048);“湖南省教育科學特殊教育研究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伴隨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越來越需要全面發(fā)展型的人才。藝術欣賞教育對大學生的審美意識的提高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聽障大學生也不例外。對于聽障大學生而言,藝術欣賞有利于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對藝術的欣賞能力以及藝術修養(yǎng),更加能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聽障大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教學,不僅能夠滿足聽障大學生自身的求知欲,還符合當今社會培養(yǎng)全面性發(fā)展人才的需要。
一、何謂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
一般而言,藝術包括建筑藝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以及音樂藝術等。當前,對聽障大學生的藝術培養(yǎng)主要從繪畫、設計等視覺藝術欣賞上進行培養(yǎng),藝術欣賞理論研究對一門學科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礎原理有著重大的影響。它比較偏向客觀的評價學科的歷史發(fā)展以及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從藝術欣賞的角度而言,藝術設計理論課是一門研究藝術設計原理以及設計規(guī)律的課程,它包括對藝術設計概念、歷史以及美學等方面的分析和鑒賞。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就是在聽障大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培養(yǎng)聽障大學生對繪畫藝術、建筑藝術、雕刻藝術等方面的視覺鑒賞技能,讓聽障大學生以藝術欣賞的角度來對待大學的技能培訓,充實自己的頭腦,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對聽障大學生的教學與健聽人學生教學相比難度比較大,老師需要對每位聽障大學生進行密切的觀察,以探究出一個適合每位聽障大學生的教學方法。目前而言,對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的教學中還存有一定的問題。其表現(xiàn)為:
(一)聽障大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較差,增加了教學難度
目前,聽障大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比較弱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對聽障殘疾學生的基礎教育比較滯后,導致聽障生文化基礎薄弱,他們沒有足夠的語言組織能力;由于自身的聽力語言障礙,他們對外界認識不足,影響與人溝通能力;社會缺乏為聽障人士提供無障礙的措施也是一個主要因素,例如各種場合下的同聲翻譯。而對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的藝術設計類需要以語言為載體,向學生介紹藝術課的發(fā)展歷史、特點以及藝術來源的理念等,由于學生的聽障殘疾以及教師和聽障學生溝通困難,大大增加了藝術欣賞教學的難度,制約了聽障大學生對藝術設計的理解以及欣賞。
(二)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的設計理論課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所占比例小
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和聽障大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困難;另一方面專業(yè)中理論課教師普遍不能自如運用手語,對聽障學生的心理特點缺乏足夠的了解,這兩方面直接導致出現(xiàn)跳過理論講授進行技能培訓現(xiàn)象。藝術設計中理論課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尤為重要,理論課講解既能讓學生對藝術產生興趣,又能提高學生欣賞藝術的能力,為學生提供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靈感。但目前專業(yè)課中普遍小比例的藝術理論知識教學,不能滿足學生對藝術本身的求知欲,也不偏離社會發(fā)展對藝術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三)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的教材不符合聽障大學生的學習需要
目前,我國很多院校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比較適合聽力健全學生的,例如尹定邦的《設計學概論》、凌繼堯的《藝術設計概論》等。這些教材的知識深度以及文字表達方式上對聽障大學生而言偏難,不符合聽障大學生自身情況的發(fā)展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特殊教育學院開始嘗試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編寫,濃縮教材中的信息量,編寫自己的講義,以適合聽障大學生對藝術欣賞的學習需要。
對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中理論課的教學不僅使聽障大學生了解更多的藝術知識,還可以提高聽障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不斷探究的能力??梢姡碚摻虒W與技能教學對健康的聽人大學生和殘障的聽力語言大學生都很重要,它關乎大學生對藝術欣賞的評定,及欣賞的角度,影響著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三、對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改進途徑及構想
(一)對藝術欣賞課程內容進行調整
由于設計藝術中的理論體系需要有一定的史實證據(jù)來做依托,所以藝術欣賞的傳統(tǒng)理論課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史論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的。對聽障大學生的教學中就不防擴大史實的比例,讓聽障大學生通過對藝術歷史的多方面的了解,不斷引導其對設計家設計理念與設計視覺進行分析,以提升聽障大學生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和文化價值判斷能力。對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課程內容的調整,擴大理論知識的比例并非是重理論輕技能的表現(xiàn),一方面,調整課程內容比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藝術欣賞的設計理論課充滿趣味性及具象性,還可以在對杰作進行欣賞的同時培養(yǎng)聽障學生的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這個信息時代里,信息不斷的變化,知識結構也不斷的發(fā)生變化,這就需要設計理論史與設計史互換角色,為學生搭起設計的橋梁,讓他們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全新的藝術。
(二)關注藝術欣賞中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時效性
藝術欣賞中藝術設計不同于藝術,它必須以當下為前提,設計出符合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它偏向于現(xiàn)在式。因此,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必須注重時效性。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設計理論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了解國外的近期設計動態(tài),以掌握當前國外的設計理念;教師在向學生介紹工藝史的時候,既要向學生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必要性,又要向學生講述新時代的優(yōu)秀設計成果。如,中國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現(xiàn)代漆藝、江西景德鎮(zhèn)瓷藝等等。對藝術設計理論知識時效性的關注,既能幫助學生體會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以及藝術欣賞的教育過程,還能向學生展示人生的態(tài)度及價值,使學生在對藝術設計進行了解的同時充實自己的頭腦,完善自身的發(fā)展。
(三)加強藝術欣賞中與聽障大學生的溝通
課堂上教師與聽障大學生的溝通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課堂上與聽障大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對聽障大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尤為重要。特殊教育學者林寶貴曾說:“要解決聽覺障礙者的問題,最根本的是解決溝通問題?!庇纱丝梢?,溝通能力對聽障大學生而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對聽障大學生進行講授的同時,要加強與聽障大學生的溝通,鼓勵聽障大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雖然與聽障大學生的溝通相對于聽力健全的大學生相比溝通比較困難,但是教師還是要加強和聽障大學生的交流溝通,盡量使自己融入到聽障大學生的世界當中,不分等級地對聽障大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多加換位思考,多尊重聽障大學生。
四、聽障大學生藝術欣賞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對聽障大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教學,其重要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提高聽障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二是可以培養(yǎng)聽障大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梢?,藝術欣賞的教學對聽障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一)提高聽障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的分析
眾所周知,藝術作品代表設計者情感的呈現(xiàn),而藝術欣賞是對設計者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和學習的過程。聽障大學生可以通過對杰出的藝術作品的學習與了解,感悟設計者的設計靈感與設計情感,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及設計作品的鑒賞能力,還可以促進自身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事實上,學生在對藝術作品內涵了解和鑒賞的過程,就是學生與藝術家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再次學習與欣賞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精神思想得以升華,向邁藝術的大門前進了一步。
(二)培養(yǎng)聽障大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分析
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地培養(yǎng)聽障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他們對藝術知識的認知能力。在欣賞的過程中,所欣賞的藝術作品可提高學生的視知覺能力,將自身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激發(fā)出來,使聽障學生對藝術的研究更加感興趣,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藝術欣賞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展開自身對藝術大膽的想象,直觀地去感受以及去理解藝術設計的理念與設計情感,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聽障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提高他們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了基礎。
五、結 語
由于聽障大學生自身的聽障殘疾,導致很多聽障大學生不能和其他聽力健全的大學生一樣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然而,當前我國對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全面性地培養(yǎng)人才,不分等級,人人平等。就國內不多的高等特殊教育學校與職業(yè)教育學校而言,為了滿足聽障大學生對藝術專業(yè)的求知欲,學校對聽障大學生進行了藝術欣賞及相關藝術理論的教學,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與聽障大學生溝通難、藝術設計理論課的內容所占教學比例比較小等問題,但是藝術欣賞的教學可以提高聽障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在欣賞的過程中更加能夠培養(yǎng)聽障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豐.淺談特殊教育美術教學中的美術欣賞教學[J].長春大學學報,2000(03)
[2] 李鳴鏑.高等藝術教育體系中有關問題的借鑒與反思[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6)
[3] 胡可,魯彥娟,林婧.聽障大學生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教學初探[J].藝術教育,2012(11)
[4] 張小鷺.當代藝術教育理念的新拓展[J].焦作大學學報,2004(03)
[5] 劉華東.高校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審美評價[J].洛陽大學學報,2005(03)
作者簡介:
羅浪,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學講師。研究方向:裝飾藝術美學,聽力語言殘疾人高職教育。
姜沖,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研究生,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間裝飾美學,聽力語言殘疾人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