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德
摘 要:初中數(shù)學知識中,應用題的教學是個重點,但同時也是個難點。難就難在如何準確地找出題目中的相等關系。要盡快掌握解應用題的方法,除了教師上課時要分析透徹外,學生還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好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積極性
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積極性,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
黃金分割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應用,它為美化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尤其是黃金比。上課時可以這樣引入:同學們還記得黃金比嗎?它是怎么求得的?引導學生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加以解決。
例1:養(yǎng)鴨專業(yè)戶李先生準備在一面臨水的湖邊灘地用100米長的竹籬笆圍成一個矩形鴨場,如圖所示,這個鴨場的面積是1250平方米。
試求:(1)這個鴨場的長與寬各是多少?
(2)用100米長的竹籬笆可否圍出1500平方米的灘地鴨場?
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可以解決身邊熟悉的問題,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二、一題多變,從多變中尋求不變
例2:新華都商場銷售某種冰箱,每臺進貨價為2500元,市場調查表明,當銷售價為2900元時,平均每天能售出8臺,當銷售價每降低50元時,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臺,商場要想使這種冰箱的銷售利潤平均每天達到5000元,每臺冰箱的定價應為多少元?每天應進多少臺冰箱?
引導學生分清各種量,并尋找本題的主要等量關系:每臺冰箱的銷售利潤×平均每天銷售冰箱的數(shù)量=每天的銷售利潤,從而設未知數(shù)、列出方程、解方程、檢驗、答。學生是不難解決的。
本題表面上是一個銷售問題,但從數(shù)量關系看它與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速度×時間=路程,長×寬=矩形的面積,等等實質一樣,都是兩個量的乘積等于第三個量,用式子表示為:A×B=C,如果將A、B、C賦予不同的含義,就可突破該例銷售問題的界限,依照它給定的數(shù)量關系編出各種應用題。
如:某果園有一百棵桃樹,一棵桃樹平均結1000個桃子,現(xiàn)準備多種一些桃樹以提高產量。試驗發(fā)現(xiàn),每多種一棵桃樹,每棵桃樹的產量就會減少2個。如果要使產量增加15%,那么應多種多少棵桃樹?
因為改編后的應用題等量關系未發(fā)生變化,所以學生在弄懂例題的前提下,能輕松解決。然后要求學生相互討論,根據(jù)例題及改編的應用題,自編出其他類型的應用題。
讓學生互相解編出的應用題,并不斷修改、完善,然后把他們的應用題匯編成冊。這樣既讓他們復習了所學的知識,也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樂此不疲。
學生通過改編應用題,加上彼此的討論、探討,可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學生會不同程度地體會到許多表象千差萬別的應用題,從數(shù)學角度去看,它們的本質——等量關系是一致的,關鍵是認真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等量關系,這才能使問題迎刃而解。緊接著再利用一個例題強化訓練。
例3:某商場銷售一批名牌襯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贏利40元,為了擴大銷售,增加贏利,減少庫存,商場調查后發(fā)現(xiàn),如果每件襯衫每降價1元,商場平均每天就多售出2件,若商場平均每天贏利1200元,則每件襯衫應降價多少元?
讓學生通過解這道題,能更加熟練地解決這類應用題,同時明白:襯衫的銷售利潤不僅僅可以用“銷價-進價”來表示,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示,如用“原利潤-上漲的價格”來表示,這樣反而顯得更簡便。
再布置一道課后練習題,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類似的問題,增強解題能力。
某食品零售店為面包房代銷一種面包,未售出的面包可退回面包房。從已統(tǒng)計的銷售情況發(fā)現(xiàn),當這種面包的單價定為7角時,每天賣出160個,在此基礎上,這種面包的單價每提高1角錢,該零售店每天就少賣20個,考慮了所有因素后,該零售店每個面包的成本是5角。
設這種面包的單價為x角,零售店每天銷售這種面包所獲得的利潤為y角,(1)用含x的代數(shù)式分別表示出每個面包的利潤與賣出的面包個數(shù)。(2)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3)求此食品零售店每天獲得利潤為500角時,定價是多少?
三、一題多解,從多解中探究規(guī)律
對于例題2,能否直接設冰箱的定價為x元,或設每天應進y臺冰箱呢?通過討論,學生不難得出結論。
對應用題,尋求不同解法的過程,就是理清應用題中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一道應用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設出不同的x,列出不同的方程,有助于學生分清題中的量,哪些是已知,哪些是未知的,分清題目中的已知和未知這兩類量之間的關系,從而能迅速、準確的解出應用題。為提高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應在仔細分析其數(shù)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設、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的教學中,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類”的界限,進行整體教學的嘗試,探索各類應用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變中尋求不變,加深學生對列方程解應用題實質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應用題的能力,也調動了他們學習應用題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福建漳平第二中學)
?誗編輯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