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付錄
【摘要】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痹跉v史課堂教學中,能否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體內容,恰到好處地設置問題,合情合理地解決問題,則直接影響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設疑
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是環(huán)節(jié)有效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問題的選擇與設置是一個很藝術的教學技巧,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一、設疑問題分類
“疑為思之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設計課堂問題的前提是“疑”。本文從學生思維活動的特征和提問的內容將歷史問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判斷型問題
這是指對歷史事實、概念、結論等作出判斷或識別的一類問題,設計有“對不對”“是不是”“是這樣,還是那樣”等問句。(例如:“有說漢武帝信仰佛教,你認為對不對?)
2、敘述型問題
這是指對歷史事實、概念、結論以及歷史的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fā)展過程等進行敘述的一類問題,設計有“是什么”“怎么樣”等問句。
3、述理型問題
這是指對歷史事物發(fā)生的條件與原因、條件與條件之間、原因與結果之間等關系進行綜合分析的一類問題,設計有“為什么”等問句。
4、評價型問題
這是指對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等進行綜合評價的一類問題。設計有“對……你有怎樣的評價”等問句。
5、運用型問題
這是指對擬定的歷史情境或可聯系的現實,要求學生用新獲得的知識和過去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設計有“當你……你該怎么辦”等問句。
二、歷史課堂設疑的策略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課堂設疑既是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又是歷史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把握好設疑提問的時機對課堂教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的提問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而且可以啟發(fā)學生心靈,引導學生思考,開發(fā)學生智力,調節(jié)學生思維節(jié)奏,與學生作情感的雙向交流。通過設疑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對比、分析、綜合和概括,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1、歷史課堂設疑要落在教材的重點處
歷史教師課堂所提問題,應是歷史教材的關鍵之處,能夠突出歷史教材的重點,以利于教學目的的完成,盡量避免提那些與歷史教學目的無關,對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無多大幫助的問題,這就要求歷史教師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深入地鉆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設計好課堂提問的問題以及答案。即使是課堂上臨時提問,也不能漫無目的隨心所欲地進行。所謂重點就是歷史教材中所選的基礎史料和由其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基礎史料和基本思想是貫徹教學目的的主要落腳點,要緊抓不放。從下面兩方面入手:第一、無疑也不放過精心的設疑。教材中的歷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鐵定了的,它用肯定性的語言陳述,這是不變的基本內容。但是通過設疑可以把不變的基本內容與可變的外在形式統(tǒng)一起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在思考過程中掌握基本史料。第二、于史料精華沉積處的設疑。史料精華的沉積處,大都是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歸結處、歷史理論觀點的歸納處,抓住這個重心,通過設疑使學生逐漸懂得觀點從史料出,史料為觀點服務,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2、歷史課堂設疑要落在教材的難點處
所謂難點,就是教材中不易解答的問題或比較抽象的概念和事理。例如頭緒繁紛的時代背景,復雜的事件原因,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意義或作用交叉學科的概念等。若是重點中飛難點,則必須突破;無足輕重的難點,就不一定要花大力氣。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學生學習中字面的障礙處——“攔路虎”的設疑。由于學生歷史知識的缺乏,對一些歷史概念、名詞和術語等不理解,通過設疑,使學生從迷津中解放出來。例如虎門銷煙、自然經濟、官僚資本、民族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托拉斯等。第二,內容龐雜、頭緒紛繁處的設疑。該處設疑主要方法是變龐雜為條理清晰,變紛繁為簡約明白。第三,探求事理處的設疑。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己的客觀規(guī)律;歷史教材,從根本上說就是說明這個規(guī)律。
3、歷史課堂設疑要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明確、具體、適當進行
設疑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復習鞏固已學的知識,理解新知識,即“溫故而知新”。如果在學生還沒有學習有關知識的情況下,教師就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回答,就會造成“冷場”,是學生胡亂猜疑,勢必拖延教學時間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只有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設疑提問,促使學生回憶思考、分析綜合,才有利于學生復習鞏固已有知識和發(fā)展學生智力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課堂提問主要以口頭回答為主,所以,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量度適當,便于學生用較少的語言在短時間內完成回答,如果所設疑問題籠統(tǒng)模糊、模棱兩可,學生則無從作答;也不宜提出范圍過大,內容過多,答案過于復雜的問題;尤其是提出的問題不準確,還會使學生以錯就錯。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富有啟發(fā)性,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要使學生認真思考、分析才能答出,不能只問“對不對”“是不是”等。以免造成學生聽不清楚所提的問題,或思想緊張,“愣神”等
三、歷史課堂教學設疑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設疑的數量和質量。要保證設疑與可能獲得的成功,疑點的控制量要根據原有程度水平和學生的實際而定,先前可少一些,一堂課最好抓住一到二個問題展開,以后可以隨著程度的提高逐步認識。疑點質量切合課文實際,合乎課文的教學目的要求,還要與學生的知識實際密切結合,避免設疑過于深奧或過于簡單,問題的提出要有利于師生之間的共鳴,使教師輸出的和學生輸入的知識在主客體之間保持相互協(xié)調,即呈現答題平衡的狀態(tài)。要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學生原有知識和獲取知識的方法來學習新知識,并在認識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知識上的轉化。
2、注意設疑的特點和設疑的環(huán)境。設疑的目的是設置疑慮,造成障礙,激勵剖解。設疑就必須具備既有思維價值并且一定可以有解,培養(yǎng)學生既有思考又非迫切求解不可。要創(chuàng)造一個樂學善學的教學環(huán)境,除有一個和諧的師生教學關系外,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法,在思維勞動的氛圍中,獲得樂趣,獲得成功。
3、注意探索設疑的經驗和教訓,一定要在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大膽試驗,特別要在現有的一般條件下切實地強化試驗,使其總結出的經驗更具有實用性和推廣性,不斷清楚教訓中的負效應,不斷把歷史教學質量提高一個新水平。
參考文獻:
[1]http://www.zxxk.com/Article/268807.html.
[2]趙亞夫.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7:189.
[3]石海麗.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