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宣
【關(guān)鍵詞】精神病人 住院 自殺 防范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6-0058-01
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殺率是評價一個精神病院護理服務管理質(zhì)量的硬性指標。精神病人自殺不僅給醫(yī)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對患者家庭和今后的生活也帶來了困難。因此,加強病房管理和關(guān)心病人是精神科護士必須做到位的工作,真正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豐富工作內(nèi)涵。
1自殺的概念
自殺是一種傷害自己的行為,是指殺死自己的方法,是有意或故意傷害自己生命的行為,是解決心理障礙和心理沖突矛盾的一種不可取的手段。自殺是精神病人死亡的常見原因。
2自殺的常見原因
精神病人的自殺行為多發(fā)生在發(fā)病期,喪失了自知力,失去自主意識,沒有控制力。自殺病人精神癥癥狀較嚴重,以抑郁,幻覺,妄想癥狀、應對失敗居多。自殺前時常聽到別人對他有命令性的言語。
3自殺的時間及地點
自殺的精神病人往往是有準備的自殺。時間多在深夜、凌晨或午睡時等護士巡視松懈時。節(jié)假日前后病人情緒波動較大,也要十分注意。地點在廁所和和人數(shù)少的地點居多。
4常見的自殺方式
4.1自縊是在院精神病人最常見的自殺方式。取材較為容易,保護帶、被子、被套、衣服撕成布條很容易被精神病人做為自殺的工具。
4.2吞食異物:如衣服上的紐扣、體溫計、首飾,門窗上的螺絲釘?shù)冗@些細小的物品極容易在護士不注意時被病人吞入胃內(nèi)。
4.3服藥過量,精神病人往往不承認自己有病,不肯服藥,有藏藥行為。大批量的藥物囤積后被一次性服食做為自殺的工具。藥物是精神病人的首要治療方式,也會被做為自殺的工具。
4.4其他方式,撞墻、跳樓、割腕、拒食、開水燙傷、插座觸電等。
5自殺的防范措施
5.1評估病人自殺危險因素和自殺意愿及自殺決心的強烈程度〔1〕,應詳細詢問家屬病人的具體情況,有無自殺史及自殘行為,做好詳細的記錄。
5.2加強護士的自身工作素質(zhì),增強責任感,認真執(zhí)行慎獨精神。作為精神科的護士,應熱愛護理事業(yè)。真正做到尊重愛護關(guān)心病人,保護病人,不讓病人受到傷害。對待病人時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避免對病人造成刺激,而加重病人病情。每15-30分鐘不定期巡視病房,并不能讓病人掌握到規(guī)律,以防鉆沒有巡視期間的空擋。尤其在上班人數(shù)不多、深夜及節(jié)假日前后,做好病人的安撫工作,防止病人消極情緒的滋生。
5.3精神病人自殺行為的發(fā)生常存在一定的預兆〔2〕。識別病人自殺的前驅(qū)征兆,對自殺意愿較強烈的病人應該更加關(guān)心,隨時注意病人動態(tài)。班班交接,仔細交班。若病人出現(xiàn)悶悶不樂、唉聲嘆氣、寫遺書等行為時,應嚴格把病人控制在視線內(nèi),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5.4病人吃藥時應觀察口腔內(nèi)有無藥物,防止囤積藥物,必要時被手電筒及壓舌板。測體溫時要守候在病人身邊,防止病人咬破體溫計。輸液結(jié)束及時把輸液架和頭皮針收回。被保護帶保護的病人應在護士視線范圍內(nèi),防止保護帶被病人解開藏起來。
5.5創(chuàng)造安全良好的病房治療環(huán)境。①每周應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檢查病房內(nèi)是否有危險物品。防止危險物品被病人藏在某些角落。②病房內(nèi)門窗、桌子、床鋪等病房物品都應加固,杜絕發(fā)生因為物品損壞而傷害到病人。③保護帶應班班交接,嚴格準確記錄。④探視時家屬帶來的物品要檢查清楚,不能讓危險物品流入病房,和家屬做好解釋工作。⑤做好危險的管理,如體溫計、剪刀、筷子、小刀、頭皮針,輸液架等。
5.6做好心理護理,豐富工娛活動,注意病人注意力。對在康復期的病人加強社會經(jīng)驗交流,防止長時間和社會分離而導致不適應。經(jīng)常安慰和鼓勵病人,進行心理疏導,樹立病人的信心,讓他們早日回到家庭,回報社會。
5.7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宣教,定期做出院病人的回訪,做好隨訪記錄。向家屬宣教精神病護理的家庭護理要點。
6討論
綜上所述, 精神病人的自殺行為不僅是一個嚴重的醫(yī)療及公共衛(wèi)生問題, 也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3〕。希望通過以上防范措施能幫助病人在住院期間不再做出傷害自己的錯事。作為精神科的護士,我們更要多關(guān)心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間應盡到精神科護士應盡的義務。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幫助病人早日康復,讓精神病人早日回歸社會和家庭,不再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參考文獻
[1]王世軍,精神病人自殺原因震對策Ⅱ】.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 12(23)107-108
[2] 郝偉精神病學援 第5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 出版社, 2004173
[3]陳佩俊 精神分裂癥病人自殺的特征和原因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1998 (2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