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從改 孫明宇 張靜
【摘要】目的 探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臨床癥狀。方法 回顧從2004年2月至2011年8月所治療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的資料,并以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對照組,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對該病的臨床癥狀進行比較,主要從性別差異、疾病的誘發(fā)因素、高脂血癥以及疾病的臨床特點進行比較。并對心肌梗死的并發(fā)癥和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通過兩組的比較發(fā)現,女性的發(fā)病率較低,誘發(fā)因素較多,兩組的合并高脂血癥沒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青年組與老年組的急性心肌梗死各有特點,在青年組中常出現持續(xù)性的胸痛,在常規(guī)的檢測中應該做好心電圖和心肌酶譜檢查,從而更好地診斷該病。要針對心肌梗死發(fā)病誘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工作。
【關鍵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6-0134-01
近些年來,通過調查發(fā)現冠心病的發(fā)病年齡有提前的趨勢,青年中患心肌梗死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本文對小于等于45歲的青年和歲數大于45歲的中老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調查和比較,發(fā)現其在臨床資料上的不同點,用以探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特征。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2004年2月到2011年8月所治療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的資料中發(fā)現,患者的病變累及到左主干、左前降支以及右冠脈等。這180例心肌梗死的病例中有青年病例30個,其年齡在27到45歲,對照組有150例,年齡分布在46到85歲。
1.2 方法
將患心肌梗死的青年患者作為觀察組,中年患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病例中的性別差異、誘發(fā)因素(如吸煙、酗酒家庭病史等),以及高脂血癥和他們在臨床上的癥狀表現(如典型心前區(qū)疼痛),觀察兩組的嚴重并發(fā)癥,如惡性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以及室壁瘤的形成等等。對這些病人的住院后死亡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3 統(tǒng)計分析
用SPSS1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在觀察組中女性的發(fā)病率較低,誘發(fā)因素多,大多數具有典型的心前區(qū)疼痛、并發(fā)癥較少,在患者入院后死亡率較低(P<0.05),兩組的合并高脂血癥無差異(P>0.05),具體對比結果見表一。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表現比較
組別 例數 性別
(女) 誘發(fā)因素 高脂血癥 典型心前
區(qū)疼痛 嚴重
并發(fā)癥 住院
死亡觀察組 30 2 26 20 26 6 0對照組 150 56 69 109 87 78 8χ2值 27.23 11.15 0.34 14.60 19.45 8.56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3討論
所謂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年齡在45歲以下的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從臨床癥狀的多角度進行了青年組和中年組的對比,觀察了兩組的不同之處。下面是對結果進行的分析。首先從性別上來看,在兩組中都有男性發(fā)病率較高的特點,在觀察組中的女性發(fā)病率為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老年發(fā)病率37.33%,分析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青年女性由于處于生育期,其分泌的雌激素較多,從而使得高密度的脂蛋白膽固醇上升,降低了低密度的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分析這可能也與與青年女性較少有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習慣等有關。另外在調查中發(fā)現,吸煙、酗酒和過度勞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心肌梗死的誘發(fā)因素中較為突出,而且心血管病家庭史也是青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通過相關的研究發(fā)現,吸煙的指數越高,心臟的突發(fā)疾病也越多。煙齡在2年左右就可能使動脈內膜有嚴重損傷,煙中所含的尼古丁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使內皮弛緩因子釋放減少,血小板的凝聚作用加強,從而使血管中的血液黏度提高引起冠狀動脈中血栓的形成,發(fā)生心肌梗死。在現在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大環(huán)境下,青年的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guī)律,過度勞累,酗酒,這些都會使機體的內環(huán)境紊亂,誘發(fā)青年心肌梗死。在表中,兩組高脂血癥的比例沒有明顯的差異,但高脂血癥是引發(fā)以及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好高脂血癥對于防治各年齡段的心肌梗死都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臨床的調查發(fā)現,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多有典型的胸骨后或者心前區(qū)疼痛的癥狀,這除了因為冠狀動脈窄以外與青年的酗酒和過度疲勞有關。在老年患者中其心肌梗死的癥狀表現不太典型,其癥狀可表現為胸悶、胸痛,有的并沒有胸部的不適而只表現為氣短、上腹痛、頭暈乏力等。也有一些患者是因為有心衰、心律失常等癥狀而去醫(yī)院就診的。產生這些癥狀的原因有多種,機理也較為復雜,如老年人交感神經痛覺纖維病變而使得其感覺疼痛的閾值升高,不容易感覺到痛覺,而且老人往往合并有血流動力學改變,使出現腦供血不足,或者呼吸困難等情況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從而掩蓋了其胸痛的癥狀。而且老年人由于腦動脈硬化以及腦萎縮等狀況而使大腦反應不靈敏,不能夠準確地對自己的癥狀進行詳細地描述。合并糖尿病時會使得微血管發(fā)生改變,累及神經系統(tǒng),使得神經系統(tǒng)的傳導被阻斷,特點是副交感神經功能的減退可能會使患者的心肌缺血癥狀明顯的的推遲,從而不易察覺有些細微的癥狀。青年心肌梗死的患者住院病后的死亡概率明顯比對照組要低,這與青年的生理功能較為健全,其免疫力較高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與青年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較少有一定的關系。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與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著一定的區(qū)別,其癥狀上表現不完全相同。針對青年患者的特點,要引導青年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急性心肌梗死的誘發(fā)因素,戒煙、戒酒并進行適當的運動,在工作和生活中避免過度勞累,對減少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較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香枝.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及冠狀動脈造影分析[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 28
[2] 張曉波,曲環(huán).青年男女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對比分析[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0, 32
[3] 何漢康,楊堅毅,陳劍,石磊,龍衛(wèi)平,韋愛歡,韋冬梅,朱仕現.不同年齡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特點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