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 要: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一位家長在目睹孩子自言自語地背誦課文中的英語對話后,應用李白的詩所發(fā)的一句感慨。學習母語,我們有優(yōu)越的語言環(huán)境。走在街上,滿眼的門牌廣告、標語,盡是漢字。但學習第二語言——英語,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實如果你是個有心人,就會發(fā)現(xiàn)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借助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英語、用英語,豐富英語知識,提高英語交流能力。教育即生長,此言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質(zhì)——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 個性化教學 教學方法
我們應承認并正視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家庭背景、學習背景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智力水平、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策略等各方面存在差異,這些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學生在一定階段內(nèi)學習成績或?qū)W習效果的不同。我們應探索研究找出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角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和“學習”。
一、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要求,實施相應的、符合他們所能接受并樂于合作的教學。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相比較而言,性格外向的學生比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并能迅速掌握新知識。因為他們更大膽、勇敢、不懼怕錯誤,并喜歡和迅速接受新生事物。對于英語這樣的語言類學科來說,只有張口說、勤練習,將知識運用到真實語境中,才能更加輕松且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對于內(nèi)向的學生來說,如何自信地跟隨教師的節(jié)拍,及時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成為困擾他們的關(guān)鍵所在。教師在課堂上要選擇適合他們的方法。首先,鼓勵他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用響亮的聲音表達自己的看法。將一些較為容易回答的問題留給他們,或者在這些學生給出一些并不完全正確或不太完美的答案時,教師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真誠地贊美他們,并引導其他學生給予他們鼓勵,對這些內(nèi)向的學生每一次細微的進步,都要予以足夠多的重視和肯定,當然,這些工作都應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開展,從而了無痕跡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
二、教師要確定更容易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受遺傳因素和家庭教育方法、學生早期智力開發(fā)程度、家庭成員的構(gòu)成、學生智力水平差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在相近的治理水平條件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動機、學習意志和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導致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能力高低不同。那么,教師在制定短期和長期的教學目標時,就應該“縱觀全局、兼顧個體”。對于那些智力水平高、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當堂識記所學新知;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熟讀所學內(nèi)容;對于那些暫時靠后的學生,完全可以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同學的幫助和家長的輔導下掌握大部分所學知識。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學習目標要求可再提高一步??v觀整個小學英語教學,教師同樣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幫助學生設(shè)定一個長期有效的學習計劃和目標,讓他們在六年級畢業(yè)之際都能夠各有所獲。這樣,既讓學生擺脫英語學習的負擔和壓力,又讓教師更加快樂、從容地開展教學工作,使教與學的過程成為一種享受。
三、教師要通過英語語言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變化紛雜的世界。
教育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塑造人。教師教學的過程實際是發(fā)展、培養(yǎng)、塑造學生個性的過程,英語的學習應從一開始就擺脫單純的語言學習,進而挖掘英語內(nèi)在含有的豐富的英語國家的人文、歷史、地理、法律、宗教信仰和科技等文化背景,以及這種英語文化影響下所產(chǎn)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教師要把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教師在進行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從備課、授課、作業(yè)布置、課外活動、教室及校園環(huán)境的布置,都需要考慮并運用到文化背景知識,運用諺語、俗語、歌曲、歌謠、故事等方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與民族文化不同或相近的知識,通過對比更好地理解,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通過英語這座橋梁,更加輕松、愉快地和外界進行交流、溝通。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英國的約翰·密爾堅持“有個性的人是世上的鹽”。這些走在我們前方的思想者無時無刻不在敦促各位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使學習者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法淺談.考試周刊,2009.44.
[2]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外語教學.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6.
[3]例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失誤.中國電力教育,2006.S4.
[4]中小學教材教學.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