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幼芬
造句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是由一個詞語生發(fā)出一個語境,里面有漢字,有標點,有語法,有意蘊。造句能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更加深刻,牢固掌握學過的句式和詞語,在篇章和字詞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會造句,才能正確地理解詞義,表述問題,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造句水平,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教材是塊陣地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經過編者精挑細選的,語言堪稱典范。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語言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語言,把教材當作言語實踐的陣地。
1.仿寫法
《在家里》一文中有這樣的句子:“爸爸媽媽笑了,我也笑了?!睘榱吮苊鈱W生寫作內容單調,可出一些題目形式如下:爸爸媽媽(睡了),我也( )。小伙伴們( ),我也(唱了)。老師( ),同學們也( )。
2.找朋友,換位置法
如我在教學《元帥和小棋手》這一課的“刻苦”造句時,就采用了這個方法:
(1)讓學生給“刻苦”找朋友(板書:刻苦學習、刻苦工作、生活刻苦、十分刻苦等詞語)
(2)啟發(fā)學生:誰在刻苦學習?為了什么刻苦學習?刻苦學習什么?學生造句:我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刻苦學習。我刻苦練習鋼琴,為了能考到鋼琴七級……
(3)再次引導學生:能否把最后的句號改成逗號,繼續(xù)寫一兩句?
(4)把“刻苦”這個詞換到句子前面和后面再試試??炭鄬W習的我,終于戰(zhàn)勝了對手,取得了國際象棋的第一名。這次跑步比賽,我跑過了同桌,主要靠平時刻苦鍛煉。
給詞語找朋友、換位置等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空間,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推進,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造出正確、生動的句子。 (下轉第16頁)
(上接第14頁)
3.連詞法
到了高年級,還可以讓學生從詞語表中挑選一組詞語經過自己的想象組合,串聯(lián)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這種方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釋放學生的能量也有很好的幫助。
二、情境是種催化劑
有些詞語比較抽象,如果教師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研讀文本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1.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海底世界》這篇課文中有一句:“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我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造句,安排學生觀看海底魚類和珊瑚兩段錄像,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語言情境。再分別以“海灘上的貝殼”“天空中的云朵”“果園里的果子”“森林里的樹木”為話題,照樣子說話。學生有了具體的語言情境,就能盡情地發(fā)揮才能,施展才華。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讓學生用《西沙漁人》中“鍛煉”一詞造句,學生的答案幾乎都是“鍛煉身體”。于是,我在課堂上設計了“鐵匠打鐵”和“小燕子捉蟲”的場景,讓學生用上“鍛煉”說一句話。學生不僅理解了鍛煉一詞的另外兩種意思:指鍛造或冶煉(金屬);在實踐中經受考驗,增長才干,而且造出了極具色彩、個性鮮明的句子。
三、生活是個萬花筒
要注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造句,把造句訓練過程變?yōu)樵佻F(xiàn)學生五彩繽紛生活的過程。來比較兩個句子:①外婆家的小黃貓剛生出來不久,毛茸茸的,用手一摸,多柔軟?。、谏窖虻拿嫒彳洝_@兩句話都是學生用“柔軟”造的句子,前一句打開了生活積累的大門,頗具童真,貼切形象,而后一句卻顯得單調乏味??梢?,學生造句,只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反之,如果脫離生活實際去編造,其內容只能是空洞、貧乏、枯燥的。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造句,拓寬了學生取材的渠道,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語和運用詞語的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處處留心,時時觀察,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
四、評價是位掌舵者
1.教師主導評價
學生比較重視老師的看法,老師豎起大拇指或者貼朵紅花,學生就高興得不得了。針對這種心態(tài),老師可以采取“鼓掌表揚”“豎大拇指”“打五角星”等方法。如請在“描紅、瞄準、小貓、喵喵叫、鐵錨”這五個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來說句話。有的小朋友就把這五個詞語中的幾個連在了一起:“我在桌子上描紅的時候,小貓在桌子下喵喵叫!”我就大力表揚了這位同學,于是很多學生學會了把幾個詞語串成一句生動的話。針對那些表達能力比較強的或者有很大進步的予以表揚,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同伴互助評價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同學的造句,評價句子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能補充改正。如評價“今天我真開心”一句,這句話正確嗎?完整嗎?具體嗎?還可以怎么補充?怎么才能讓這句話更生動、形象呢?有學生說,這句話不具體,應該這樣說:“今天我真開心,一下子吃了好幾塊蛋糕?!庇袑W生說:“這句話不生動,我開心成什么樣子也沒說?!边€有學生說,這句話是對的,就是太簡單了,最好能說成是“今天是我的生日,大家都來為我慶祝,我開心極了,一下子吃了五塊蛋糕”。學生不但認真聽了別人的發(fā)言,而且參與分析、評價了別人造句中的優(yōu)缺點,形成了一種“你造得好,我要比你造得更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訓練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了,評價能力得到了鍛煉,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了培養(yǎng)。
總之,讓學生在造句中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要讓學生懂得:造句不是捏造,要以真實生活為依據,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把生活現(xiàn)象通過手中的筆真實地表達出來。造句訓練更應該遠離應試,回歸本色,切實為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和口語交際能力服務,使之成為培養(yǎng)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