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檢慧
摘 要: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日益凸顯,也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高職院校正確認識內部審計質量問題,探索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問題;對策;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F23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157-02
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職院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內部審計工作在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和防范財務風險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內部審計質量是內部審計的生命線,內部審計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工作的效果,進而對整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產生重要影響。加強高職院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努力提高內部審計質量,是當前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影響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1.內審機構的組織模式不夠合理。目前,雖然高職院校基本上設立了內審機構,但設置上還不夠健全,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內審機構都是與紀檢監(jiān)察機構合署辦公或與其他平級部門合署辦公。這種模式存在諸多缺陷:(1)內部審計往往被視同于紀檢監(jiān)察行為,只能專注于查找違紀行為,應該發(fā)揮的作用有限;(2)內部審計行為被帶上紀檢的色彩,不易被組織內的其他機構和人員所接受,容易導致沖突和誤解;(3)內部審計不易獲取廣泛的資料,不便開展工作,不能有效發(fā)揮對組織有效運行的建設性作用;(4)這種機構設置往往會導致內部審計機構職能弱化。
2.內審工作人力資源建設有待加強。一方面,內審人員業(yè)務素質有待提高。表現(xiàn)在內審人員多由原來的財務、會計人員轉崗,甚至是兼職。工作中習慣于對被審單位進行財務收支審計,往往重視賬面審計而忽略賬外內容,難以將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揭示與披露。另一方面,內審人員配備不足,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隨著高職院校經濟活動日趨復雜,高職院校的審計任務不斷增多,而內部審計人員的數量不足和專業(yè)結構不合理,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任務要求。
3.內審質量標準的要求沒有得到體現(xiàn)。審計質量標準是審計質量控制的依據和審計業(yè)務的作業(yè)規(guī)范,是內審規(guī)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質量的控制是一個過程,包括了對立項、實施、報告復核、決定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同時,審計質量控制又是一個由審計人員、審計組、審計復核和決策在內的相關部門和人員組成的體系。但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往往體現(xiàn)不出這個過程和體系,表現(xiàn)為各個環(huán)節(jié)不能承前啟后,審計人員和各部門職責不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容易造成內審質量控制無章可循,內審運行各行其是的局面。
4.審計結果運用有待有效落實。一是對審計結果的運用不夠重視,重審計,輕審計結果運用。有關部門只管委托審計機關進行審計,對審計結果運用不重視。二是對審計結果運用缺少應有的平臺,沒有建立審計結果運用機制。審計結果只能在審計部門封閉運行,有的審計結果情況甚至只有個別領導掌握了解,上傳不了,下達不到,使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無法利用審計結果,使群眾無法知曉,更難以對外進行公布,實際上削弱了審計的職能作用。
二、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幾點對策
1.加強內部審計機構建設。高職院校應成立獨立的審計機構。改變目前高職院校內審機構與紀檢監(jiān)察機構合署辦公或與財務部門合署辦公的現(xiàn)狀,避免審計的紀檢色彩及審計與財務控制職能的混淆,保障內部審計人員更加獨立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2.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首先,要適當增加高職院校內部審計人員的編制。內審工作任務重,要求高,必須要有人來完成這項工作,沒有人來做審計工作,就談不上內部審計工作。因此,要根據需要落實高職院校內部審計人員編制。其次,要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在崗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業(yè)務素質。第三,要加強審計交流,提高審計能力。高職院校內部審計部門之間、與社會審計部門之間,加強審計工作交流,共享信息與經驗,提高審計效率,促進提高審計能力。
3.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根據《內部審計準則》的具體規(guī)范,建立、健全內審制度和質量管理制度。重點要加強如下幾個方面的制度建設:一是加強對基建、修繕及其他工程項目的審計制度建設。保證工程質量,正確評價投資效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二是加強對固定資產的采購、保管、報廢等分離管理的制度建設。建立資產的增減可行性論證和審批、檢查、鑒定、核算,使用成效的考核和核查以及盤點和清理等內部控制制度。三是加強對財務管理的制度建設。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按規(guī)定設置財務機構并配備合格的財會人員,對全院各項財務工作實行統(tǒng)一管理;保證會計核算符合會計法規(guī)和制度的規(guī)定,財務規(guī)章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
4.建立審計結果運用機制。一是要健全干部任用失察責任追究制度,防止發(fā)生審計結果與組織人事部門任用意見不一致的現(xiàn)象。組織、人事部門要按有關要求充分運用審計結果。二是要建立審計結果公告制度,促使各方監(jiān)督有機結合。通過審計,促使審計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相結合,強化審計的威懾力。三是審計結果運用主體要充分履行職責,加強協(xié)調配合,及時向校領導報告審計結果運用情況。審計小組要對審計結果運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辦法。校領導應將審計結果運用落實情況列入督查范圍,促進審計結果切實運用到位。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