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火貞
高中化學由于知識面廣、橫向縱向聯系多、疑難點密布,因此一些學生認為化學難學,內容多、雜、亂。也有學生說化學“一學就會,一聽就懂,一多就亂,一長就忘”,在考試時很難得到高分。這些都體現了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特點理解不夠,學習方法不是很妥當?;瘜W學科既體現了理科重視實驗、重思維推理的一面,又體現了文科重視讀書、強化記憶的一面。了解了這一特點,只要我們在平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好化學就會很容易。
一、課前預習是學好化學的前提
學生掌握先預習、后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有很多好處:(1)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于發(fā)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2)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3)可以節(jié)省課后復習和做作業(yè)的時間;(4)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自學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通讀課文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并標上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聯系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順利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
二、正確運用記憶方法
記即記憶。與數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由于:(1)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2)一些物質的性質、制取、用途等必須記住才能掌握它們的規(guī)律。怎樣去記呢?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概念、定律、性質等要認真聽老師講,仔細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其次,元素符號、化合價和一些物質俗名及某些特性要進行機械記憶。此外,還要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達到“花時少,效果好”的目的。
三、啟發(fā)學生進行聯想
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有關的知識理成線、織成網,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知識,拓寬思路,然后將這張網列成“譜”,以便記憶和復習。比如把分子、原子、離子、原子結構連成鏈,再把元素化合物知識,物質分類,各類通性,反應規(guī)律穿成串。如物質性質與物質結構,微觀粒子與宏觀符號,計算求值與化學用語,無機物分類與各類通性,各類物質性質與它們的反應規(guī)律(金屬活動順序與置換反應),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等會使幾條大鏈之間形成許多聯結點,從而把所學知識理成網絡,并逐步養(yǎng)成總結知識的良好習慣。
四、及時記錄疑問
當發(fā)現老師所講的一下子難以被自己理解吸收,與自己的觀點有出入,而單獨提問在時間上又不允許時,你該如何做呢?有關調查數據表明,絕大多數同學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在筆記本上或課本上做個記號,待課后立即請老師或同學解決,很少有同學認為可以不做記號、不必管它的。選擇“寧可不聽后面的課,也要將之弄懂的”各組均不超過10%,可見緊跟老師的思路是最重要的。
五、認真做好課后復習
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復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jié)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于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課后及時復習,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教師,為以后順利學習打好基礎。有計劃地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對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復習,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復習方法:(1)實例法,(2)對比法,(3)聯想法,(4)歸納法,(5)聯系實際法。
六、自主學習
常見的自學方法有:(1)綱要式自學。適合于對一個單元教材或參考資料的自學。用以統觀全貌。自學以粗讀為主,再精讀其中的疑點與難點。通過這種方法可熟悉單元教材的內容,掌握其知識結構。(2)筆記式自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時作摘錄的習慣?;瘜W內容需要去粗取精。通過筆記式自學,可使學生獲得系統而完整的知識體系。(3)問題式自學。(4)總結式自學,即收獲式自學?;瘜W知識多而雜,應注意訓練他們總結歸納的能力,達到知識系統化。(5)對比式自學。化學概念有很多易混淆,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此進行對比,通過自學找出其相同點、不同點和相似點。
七、善于發(fā)現和提出問題
只有通過對比式自學,才能真正掌握概念。然而,我們在化學教學與學習過程中,還要善于發(fā)現問題,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解題思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發(fā)現問題呢?筆者提出以下幾點。
1.逆向思考,提出問題。
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對某些化學事實從反向進行思考,改變某一或某些化學事實的敘述方式,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從逆向提出問題。
2.善于對比,發(fā)現問題。
化學事實往往存在相同或相異的地方,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對不同的事物或化學事實進行對比,通過比較事物之間的不同提出有關問題。
3.聯系實際,發(fā)現問題。
實際生產生活中存在許多化學現象,其中隱含許多化學知識,學習時,要善于聯系實際,發(fā)現問題。如“油庫為何要嚴禁煙火?”、“干燥的夏天為何常見‘鬼火?”,等等。
4.探求因果,提出問題。
抓住事物內部的因果關系,由“果”導“因”或由“因”推“果”,這是常見的發(fā)現問題或提出問題的一種方法。于是,學習過程中,要抓住“果”(物質的性質或用途)探求“因”(物質的結構或性質);或抓住“因”推“果”。
5.覺察異常,發(fā)現問題。
該方法通過觀察某一事物或某一過程中的“異常點”,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由于“異常點”中往往隱含許多問題,于是,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抓住異常之處發(fā)現問題。
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