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山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教師用以承載教學內容信息的話語質量和水平密不可分。過分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的政治化,或者過分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的“去政治化”都是片面的。只有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的政治化與大眾化的統(tǒng)一,才能增強課程吸引力,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政治化;大眾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9-0260-04
課堂教學的過程,最主要的就是教師以話語的形式向學生傳遞特定信息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看學生對教師所傳遞信息的理解、接受程度。而學生對教師所傳遞信息的理解、接受程度,與教師用以承載教學內容信息的話語的質量和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以筆者的觀察,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實踐中,存在著有意無意地或者過分強調思政課話語的政治化,或者過分強調思政課話語的“去政治化”兩種傾向。這兩種傾向和做法都有其片面性,合理并富有建設性的做法應是追求思政課話語的政治化和大眾化的有機統(tǒng)一。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不能“去政治化”
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主線,以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取向,以使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的教育。因此,意識形態(tài)性是高校思政課的本質性特征。思政課話語的“去政治化”,實質就是要淡化乃至消除思政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這種主張和做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也是行不通的。
首先,思政課的核心是“育德”,“德”之內容必然離不開“現實中國”這個基本前提?!暗隆庇胁煌膶哟魏头诸?,如私德與公德;家庭道德、職業(yè)道德、社會道德;思想品德與政治品德等。正因為“德”存在不同的層次與分類,其構成具有多層次性、多樣性的特點,反映出德育從來就與階級、國家、制度等事物緊密相連,天生就具有政治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換言之,自從有階級、國家以來,占統(tǒng)治地位、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集團,就總是要把符合自己利益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融入宣傳體系,使之成為受到強力維護和推崇的道德教育內容。這種狀況至今并沒有任何改變,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構成“現實中國”的基礎和根本,在思想理論上是馬克思主義(指廣義),在社會制度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發(fā)展道路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政治體制上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和領導。因此,作為德育主陣地、主渠道的思政課,只能在符合上述內容的范圍內展開,不可能脫離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中國國情”,去大談什么資本主義、西方價值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1章“總則”第3條規(guī)定:“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fā)展社會主義的高等教育事業(yè);第4條規(guī)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币吧钊胪苿又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2]從這些法律規(guī)章和制度規(guī)劃可以看出,在社會主義中國的現實條件下,除非不惜違法,否則思政課不論是內容還是目的,其“政治性”、意識形態(tài)性是不該去除、也是去除不了的,而思政課教學中用于傳遞這些內容和信息的話語,其政治化色彩也是必然的。
其次,思政課的課程體系和內容構建,使之無法“去政治化”?,F行思政課課程體系和內容架構,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確定下來的。該“方案”對高校本、??扑颊n必修課程設置及其基本內容做了明確規(guī)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著重講授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著重講授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幫助學生系統(tǒng)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主要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tǒng)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主要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3]。
為了確保上述課程設置與基本內容得到全面落實,該“方案”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實施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工作,要嚴格按照《意見》(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本方案實施。”并特別要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為重大項目集中全國教學科研力量組織編寫,中宣部、教育部聯合成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編寫領導小組?!盵4]我們據此可以讀出該“方案”這樣幾條主要信息,第一,高校思政課課程設置和基本內容具有最高權威性;第二,設專職機構對高校思政課的編寫等相關工作進行組織和管理,直接對中央負責;第三,任何個人、組織都不能擅自就高校思政課的編寫、發(fā)行、使用等開展相關工作。由此可見,只要開設了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就不可能不使用政治化的語言;如若不然,那只能意味著思政課被取消。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的演變看,曾經歷過“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泛政治化”年代,它給個人、社會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進入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之前“泛政治化”的否定和糾正。但是,如果因為對“泛政治化”矯枉過正,導致“去政治化”,那又走到了另一個錯誤的極端。當前高校思政課的“去政治化”,具體可以分為兩種基本情況。第一種情況,主要是由于認識上的片面性,誤以為在社會多元化、民主現代化的時代,就應該少講“政治”,少講“主義”,這樣才能與時代潮流相一致。這種“去政治化”,并非真要徹底去除,而只是要降低政治性話語的頻率,淡化“政治化”色彩,其出發(fā)點和目的仍是維護中國現行政治。第二種情況,則完全是出于對現實中國的不滿,站在與中國政治相對立的立場,或者直接徹底拋棄中國政治的話語體系,不講馬克思主義,不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而是大談“普世價值”、“公民社會”、“憲政體制”等;或者以某種間接、隱晦的方式解構、銷蝕中國政治的話語體系,比如提出什么要以“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5]等。這種以最終改變中國政治為出發(fā)點和目的的“去政治化”,其實是在極力宣揚另一種“政治”,即西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所以,這些人聲稱的“去政治化”,在道德上是虛偽的,在政治上是不可告人的。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需要“大眾化”
堅持思政課話語的“政治化”,絕不是說可以忽略甚至不要“大眾化”。亞里士多德曾說:政治家與公眾之間的橋梁是靠修辭藝術來架筑的。美國新聞評論家李普曼也指出:當代意義最為重大的革命不是經濟革命或是政治革命,而是一場在被統(tǒng)治者中制造同意的藝術的革命[6]。不管是亞里士多德的“修辭藝術”,還是李普曼的“制造同意的藝術”,都不可或缺地包含了傳遞信息的“話語藝術”。高校思政課話語的大眾化,正是“制造同意的藝術”的具體表現。
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艱難條件下,能夠把革命的道理傳播到廣大群眾中并為群眾理解、接受,很大程度歸功于對話語的高超運用。早在黨成立前后,先進分子到工人中,就是用極其樸素、生動、形象的語言宣傳馬克思主義。比如講解“工人”一詞: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中間一豎代表站立的“人”,“人”頂天立地就是“工”,就是工人;把“人”字與“工”字相連,那就是“天”;所以,我們工人就是“天”,就是要翻身坐天下的。如此,不僅讓工人們認了字,而且又引導工人認識到自己的力量[7]。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內的“文章大家”,無疑又是“語言大家”。他認為,講話要讓人懂,要反對使用“霓裳”之類的生僻詞[8]。到延安時期,他提出反對“黨八股”,提出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要為大眾服務,要通俗易懂,讓群眾喜聞樂見。由此推動了“邊區(qū)”文化建設的大變革、大進步、大繁榮,產生了大批受老百姓歡迎的新作品。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其語言也是干脆利落、直白易懂,諸如“不管白貓黑貓,能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每隔幾年就上一個臺階”、“發(fā)展是硬道理”、“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穩(wěn)定壓倒一切”等,都以再通俗不過的“口語”話說明了深刻的道理,讓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習近平同志的語言風格可謂盡得老一輩領導人的真諦,他的講話體現出善用大白話、大實話深入淺出;善用聊天式、談心式觸及心靈;善用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元素廣征博引;善用平易可親、沉穩(wěn)淡定的肢體語言靈動善融等特點。他曾經批評一些人“不會說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體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9]。中國共產黨善用話語、善作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理應對我們思政課的話語使用有重要借鑒和寶貴啟示。
如今是時代大變,社會大變。經歷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的轉型正以不可逆轉之勢向著更寬廣、更深刻的方向推進。從未有的開放、寬容和自由,在激發(fā)社會活力的同時,也極大地沖擊了原有的政治化社會體系,瓦解著原有的大一統(tǒng)思想意識體系,人們思想觀念的多樣化、差異化和個體化,已經成為常態(tài)。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生的“90后”大學生,一方面易變、脆弱、不成熟,還很不“靠譜”;另一方面又張揚個性、看重獨立、希望平等、表現自我,是擁有一套自身話語體系的完全“新的”一代人。他們對政治還有興趣,比如說加入中國共產黨,但高達88.6%的人只是認為入黨對個人成才成功有用,僅有33.3%的人真把入黨當作自己的一種崇高信仰和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10]??梢?,他們的“政治”是“功利性政治”,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真正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他們中大多數人對政治理論是持抵觸(至少是懷疑)心理的。因此,不論是基于大環(huán)境的改變,還是基于受眾的改變,思政課的話語形態(tài)都必須改變。如果無視環(huán)境和對象的變化,依然故我地堅守傳統(tǒng)的居高臨下、政治宣傳、空洞說教等話語形態(tài),把思政課變成過于“意識形態(tài)化”的“政治課”,那勢必會因與現實的格格不入而遭到排斥和抵制[11]。從思政課的現狀看,在教學方法、手段、渠道等技術層面,其實已經想出很多辦法,可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話語沒能進入學生的話語體系,對“政治理論”的解讀仍然是傳統(tǒng)的口號式、說教式“政治宣傳”風格,甚至“假、大、空”盛行,語言空洞干巴、索然無味,學生要么是聽不懂,要么是不愛聽,結果就是習近平批評的“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
有些思政課老師提出,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專業(yè)術語和語言范疇,以此與其他學科相區(qū)別;思政課也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也有自己特有的概念、術語和話語體系,因此,講思政課就應該盡可能多地使用規(guī)范性的專業(yè)術語,否則,就會沖淡甚至削弱思政課的學科本色和功能。這種看法并不是沒有道理。但關鍵還是要看對象,如果聽講人是同行,或是有相當專業(yè)知識,當然就想聽到一些專業(yè)性強的觀點和分析,而且講得越深、越有學術性,聽起來才覺得越有品位;如果聽講人是學生,尤其是非思想政治類專業(yè)的學生,那就必須以讓學生“聽得懂”為基本前提,而不是教條似地局限于專業(yè)性和學術性上面,更不是為了顯示“學問”故作“高深”地說一些晦澀難懂以致連自己也一知半解的新名詞、新語匯,否則,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與接受范圍,只能導致說者、聽者都覺得累的后果。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提倡和鼓勵思政課話語需要完成從學術語言到傳播語言、從教材語言到教學語言、從書面語言到口頭語言、從專業(yè)語言到大眾語言的轉變,能否實現這種轉變,應該是衡量思政課教師水平高低的標準。
三、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政治化“與”大眾化“的統(tǒng)一
思政課話語的“政治化”,決定于課程的性質和內容;而其話語的“大眾化”,則決定于要讓學生聽得懂、聽得進。因此,堅持話語上的“政治化”與“大眾化”的有機統(tǒng)一,是思政課符合邏輯的內在必然要求。
堅持思政課話語的“政治化”,就是要按照“05方案”所規(guī)定的各門課程內容與教學目的,以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的立場與高度的自信,精心組織和開展各項教學活動。
堅持思政課話語的“大眾化”,關鍵是要做到“三貼近”、說好“三種話”。
第一,貼近現實說大實話。即理論聯系實際,不回避、不遮掩,說實事求是、敢于直面問題和矛盾的話。以正面教育為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原則,這當然也適用于思政課教學。但是,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僅僅是聯系“好”的實際,應該還要聯系“不好”的實際,否則,既與我們一貫教育學生的“實事求是”要求相背離,又容易引起學生反感。因為一方面,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一個不完善、有許多問題和矛盾的階段,不說這方面的“實際”,我們的思政課就難以自圓其說;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傳播如此迅捷的時代,大學生所能接觸、知悉的事情,可能比老師還多,加上他們的獨立性、質疑性和叛逆性,他們會以審視的心態(tài)評判老師傳遞的各種信息,老師只說“好話”的一面之詞,可能被視為“唱高調”、“作假”而遭到鄙視,學生心目中“思政課講空話、脫離實際”的印象會得到進一步增強。所以,思政課教師應該大起膽子說實話,既把“好”的呈現出來,又不諱言問題和矛盾。有的老師要么是自己的思想觀念保守、僵化而落后于時代和實踐,要么是擔心、害怕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在講課中總是顯得那么“傳統(tǒng)”、“正統(tǒng)”,不敢直面存在的問題,即便說到問題也是蜻蜓點水,結果往往由于與學生所感受到的現實脫節(jié)而適得其反。其實,只要我們立足鼓勁、引導的前提,把握好“度”,不說發(fā)牢騷、泄氣的話,不說違背基本政治立場、觀點、原則的過頭話,把談問題看作是從另一個角度印證黨領導的不平凡,印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就的不易,已經有一定判斷、分析能力的大學生是會做出正確思考的。何況,實事求是地指出問題、批評不良,也是對學生進行國情意識、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貼近生活說大白話。即接地氣、深入淺出,說通俗易懂、老百姓(學生)喜聞樂見的話。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知音難尋,相見恨晚。意思都是說人和人相互間要有共同的話題和語言,才可以談得來、才會有說話的樂趣,交流才會有效果。思政課是師生間的雙向交流過程,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對老師所言做出反應:或凝神靜氣,或東張西望;或心領神會,或茫然無助;或點頭稱贊,或冷眼相對等等。到底是哪一種反應,很大程度取決于老師的話語是不是讓學生聽得懂、聽得進、愿意聽。這就要求老師必須跳出書本、專業(yè)、學術話語體系,回歸大眾話語體系,對問題的講解和闡述要盡量使用平實的、生活化的、機智活潑的語言,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讀書本、背講稿,或者是一套套抽象、晦澀、深奧的術語、新詞的堆砌。
除一般性的口語化語言之外,實踐證明有三類“大眾化”語言很受學生歡迎,要有意識地加以選擇運用。一是民間俗語、俚語。比如“人挪活,樹挪死”、“萬眾一心,齊力斷金”、“心急吃不了熱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等等。這些語言經歷多年的沉淀和傳承,往往既短小精悍,又寓意深刻,而且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有時簡單一句話就可以使一個抽象問題迎刃而解,學生因此還多學到知識,自然得到學生肯定。二是社會上的順口溜。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德無才是庸才,有才無德是歪才;有德無才干不成事,有才無德干壞事”、“信上不信下,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理”、“有事不用慌,我爸是李剛”,等等。這類語言多是褒貶時政、表達群眾某種情緒,現實感、針對性都很強,由于經過了提煉,同樣是語句簡練、意涵豐富,有的還對仗押韻、朗朗上口,因此也容易讓學生入耳、入心。三是網絡等流行語。比如“正能量”、“給力”、“吐槽”、“土豪”、“逆襲”、“女漢子”、“點贊”,“坑爹”、“高富帥、白富美”、“鴨梨山大”,等等。這些語言既新鮮又時尚,是和大學生離得最近的語言,只要用得好,不僅能有效傳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而且也是老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讓學生感到驚喜進而拉近與學生距離極有效的語言手段。
第三,貼近學生說感情話。即放下身段、平等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說有親和力、有人情味的話。良好的情感是人與人之間的粘合劑,是保證溝通效果的重要前提。思政課及其任課教師,留給人們的印象常常是嚴肅有余親切不足、僵硬有余活潑不足、冷靜有余熱情不足。一些老師或太看重面子,或喜歡擺架子,說起話來居高臨下,“教訓”味道盡顯,“老師”派頭十足。這實際上是人為地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挖了一道鴻溝,以界限分明的“壁壘”凸顯著教師與學生的不平等,處于一個課堂的教師與學生卻分屬“兩個世界”,在情感上、思想上沒有形成交叉,更沒有形成交融。在這種師生“形同陌路”的教學氛圍下,所謂“好的教學效果”只能是一種奢望。
貼近學生說好感情話,首先要體現出對大學生困惑的關注和對大學生面臨復雜社會境遇的關切。在社會轉型期帶來的太多“不確定”背景下,就業(yè)、住房、婚姻等現實問題對大學生造成極大壓力。面對學生因此而產生的困惑和焦慮,教學過程中應該多站在學生角度,不僅坦率指出國家、社會發(fā)展中的不足,誠懇地說明現實中確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而且要感同身受地誠心表達教師的同情和鼓勵,引導學生如何在壓力下又看到希望。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思政課與自身實際的緊密聯系,而不是只有一些與自己毫不相干的高高在上的“大道理”。其次,要善于用親和、隨和與平等、平易的聊天式、談話式語言,以教師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打動學生。一方面,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密切程度,很大部分因素取決于相互之間能否敞開心胸坦誠相對;另一方面,學生一般情況下對老師的個人情況多持好奇、探究的心態(tài)。因此,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披露”一些教師個人的經歷和體會,甚至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僅可以提高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和說服力,而且可以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并極大消除教師的“神秘感”,塑造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在朋友式的平等和無拘無束中更有利于師生互動交流。再次,要對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堅持表示贊許,對他們在消化、接受教學內容上的困難表示理解。能夠得到別人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理解和肯定,是一件讓人感到溫暖和高興的事情。思政課目前的處境,表明它并不是多數大學生熱衷選擇和學習的一門課程,再加上其他各種原因,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諸如遲到、開小差甚至缺課等與紀律要求相沖突的行為,對教學內容的認知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定的困難。對此,教師不應該要么熟視無睹,要么惡語相向,而應該以體諒心、寬容心,用富有感情色彩的直白語言表達自己對學生的包涵和理解,讓學生能感受到老師知道并真心體會他們的不容易。這有利于降低學生對課程產生新的抵觸情緒。
四、結語
如今,爭奪話語權已經成為國際斗爭的一大焦點。思政課的內容與功能,決定了它就是要以包括語言在內的“大眾化”手段實現“政治化”的目的。去掉了“政治化”,就去掉了思政課的“核”,思政課就會變形、走樣,甚至步入與其目的相背離的歧途;去掉了“大眾化”,思政課就會因高高在上的空洞說教而陷于自說自話、孤芳自賞的脫離群眾(學生)境地,其“政治化”的“核”也將黯然失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Z].1999.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3]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課的意見》實施方案[Z].2005.
[4]武東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公民教育”關系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5]沃爾特·李普曼.公眾輿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郭晨,劉傳政.李立三[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
[7]梁衡.文章大家毛澤東[N].人民日報,2013-02-28(7).
[8]文秀.習近平講話的語言風格及特點[N].學習時報,2013-
12-09(3).
[9]人民網.當前青年政治參與的幾個隱憂(基于對北京市45所高校的調查分析)[EB/OL].http://www.people.com.cn,(2013-05-03).
[10]王易,朱小娟.思想政治教育認同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