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丹
【摘要】隨著“可汗學院”流入中國,“微課”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而隨著當今社會學生的移動通訊工具愈加先進,教學媒體愈加現(xiàn)代化,促使“微”教學模式逐漸在全中國的教育中得到越來越全面的實施。鑒于現(xiàn)今對于“微課”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運用這一領域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嘗試研究“微課”及其制作,以應用到中職英語縱向單項技能課中。
【關鍵詞】“微課”的制作 實踐研究 縱向單項技能課
一、引言
在廣州的中職英語教學中,現(xiàn)大力推行縱向單項技能課型,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但技能課強調(diào)技能的鍛煉,就代表教導學生詞匯、語法等方面的機會不斷減少,學生在這兩方面會比常規(guī)的教學相對顯得薄弱。另一方面,導致學困生更加無從入手去學英語。這些方面會成為中職領域?qū)嵤┛v向單項技能可能未能逾越的“雷池”。本文嘗試詳細鉆研“微課”及其制作,然后試圖針對現(xiàn)行出現(xiàn)的問題,運用“微課”促進縱向單項技能課型更有效地實施。
二、“微課”的含義和核心內(nèi)容
發(fā)展到今天的“微課”,它被定義為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現(xiàn)今熱議的“微課程”是2008年由美國的David Penrose 提出的。Penrose認為“微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為:羅列課堂教學中試圖傳遞的核心概念、寫一份15到30秒的介紹和總結、錄制以上內(nèi)容、設計課后任務、上傳教學視頻與課程任務。而在我國,率先提出“微課”是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他認為“微課”的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但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習題測試、教學反思、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也包含在內(nèi)。相比Penrose 提出的“微課程”,胡鐵生從教育信息資源的角度深化了“微課程”的概念。
三、“微課”的制作方式
由于科技的發(fā)達,“微課”的制作方式也愈見多樣化。以下列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1)利用黑板展開教學過程,利用錄像機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2)使用屏幕錄像軟件(Camtasia Studio或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對ppt演示進行屏幕錄制,輔以錄音和字幕;(3)使用便攜攝像工具(如手機)對紙筆結合書寫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4)通過計算機的手寫板和畫圖工具對教學過程進行講解演示,并使用屏幕錄像軟件進行錄制。
四、“微課”在中職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準備階段
1.確立研究目的:探索如何有效運用“微課”促進中職縱向單項技能課型的實施。
2.明確研究對象:我校13會計(1)班(52位學生),其中女生40人,男生12人。
3.做好前期分析:通過問卷調(diào)查及個人談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學前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問題1:你喜歡英語嗎?
成績?nèi)绾危?問題2:剛接觸現(xiàn)今課堂采用的教學模式時你覺得如何?
答案 人數(shù) 比率 答案 人數(shù) 比率
喜歡,成績好 15 28.8% 很有系統(tǒng)性 14 26.9%
喜歡,但成績一般 18 34.6% 能接受,但比較吃力 18 34.6%
不喜歡,成績一般 10 19.2% 有時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 11 21.1%
不喜歡,完全不會英語 9 17.3% 本來不會英語,現(xiàn)在更加無從入手 9 17.3%
從上述調(diào)查結果表明,在只有28.8%的學生英語基礎好、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的班級,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型的縱向單項技能課時,只有26.9%的學生初始接觸的時候覺得單元的系統(tǒng)性強,在聽、說、讀、寫各方面收獲更多之外,其余學生接觸這種技能課時,由于習慣了單元以一課一課的形式講授,未能完全跟上老師上課的思路。
(二)實踐階段。據(jù)上述調(diào)查分析,筆者針對《英語基礎模塊》第二冊chapter6中關于“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的縱向單項技能課堂,設計一套運用“微課”加以輔助的方案,具體如下:
1.課前
(1)引導學生預習。由于縱向單項技能課型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授課,加重對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鍛煉。這會導致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知道應預習該單元哪一部分,怎么把這些部分串聯(lián)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但如果在這個時候給予學生課前“微課”的輔助,效果肯定大有不同。以下是采用手機拍攝用紙筆結合書寫的“微課”總效果圖:
如此引導學生針對“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能大大避免學生上課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的情況出現(xiàn)。
(2)引導學生預知語言知識點和關鍵新詞匯。在關于“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 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鍛煉學生根據(jù)“疾病及其用藥”在聽、說、讀、寫四方面技能的發(fā)展。但單元課中多少會涉及一些語言和語法知識點,部分學生又有語言障礙,這一定會導致學生不能跟著老師的教學走,進而最終影響四方面技能的培養(yǎng)。鑒于此,在課前,可以讓學生觀看“微課”,通過聽取講解、舉例等方式對語言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通過語音視頻,讓學生預先學習一些有關身體部位和器官的新詞匯。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大大排除以上的障礙。
2.課中。根據(jù)課題設計新穎的問題,制作精美的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在引入新課內(nèi)容前讓學生觀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本課題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例如,學生為什么需要醫(yī)生的處方才能取處方藥。因此可以制作相關視頻材料,讓學生了解相關內(nèi)容。
3.課后。根據(jù)有關“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的教學要求,制作舊課復習視頻,讓學生課后觀看,鞏固所學知識,建議可以重復觀看。同時,預留一些有關“疾病與預防、治療”的拓展視頻“微課”供學生課后自由選擇時間觀看。這些“微課”可以是相關的聽力、閱讀材料或練習測試題等,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拓展知識。
(三)研究結果與反思。通過使用“微課”輔助教學一個學期后,筆者對學生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結果如下:
(圖一 ) (圖二)
從圖一來看,通過上縱向單項技能課,并借助“微課”的輔助,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數(shù)量大大增加。而從圖二來看,借助“微課”的輔助,更多學生能夠有系統(tǒng)性地上縱向單項技能課,而跟不上老師節(jié)奏的數(shù)量大大減少,學困生的數(shù)量也有所減少。
五、“微課”的輔助功能大,但以下方面仍需引起重視
(1)對于中職學生,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是他們的當務之急,而作為基礎科的英語,不能占學生太多的課后學習時間。因此,每單元“微課”的制作數(shù)量如果太多,會弄巧反拙,又成學生的負擔,面對如此龐大數(shù)量的“微課”,學生很容易由于無暇看完從而漸漸又失去興趣。
(2)相比同齡人高中生,中職生專注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微課”的時間不宜過長。
(3) 對于學困生,適當課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組織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一起觀看“微課”,效果會更好,因為他們基本對英語失去興趣,如果讓他們自己課后觀看“微課”,由于他們已經(jīng)對學習英語喪失興趣,因此就算“微課”再“微”再有趣,他們都可能不愿觀看和學習。
六、結語
中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習興趣不高,讓在課堂實施縱向單項技能課增加了難度,如能將“微課”有效地運用于技能課教學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定會大大促進縱向單項技能課型的更有效實施。當然,在制作和使用“微課”時,應考慮中職生的特點,使“微課”的輔助性更有效。
參考文獻:
[1]Shieh,D.(2009).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55( 26) : A1,A13.
[2]夏紀梅,馮芃芃.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5]黎加厚. 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6]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 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endprint
【摘要】隨著“可汗學院”流入中國,“微課”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而隨著當今社會學生的移動通訊工具愈加先進,教學媒體愈加現(xiàn)代化,促使“微”教學模式逐漸在全中國的教育中得到越來越全面的實施。鑒于現(xiàn)今對于“微課”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運用這一領域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嘗試研究“微課”及其制作,以應用到中職英語縱向單項技能課中。
【關鍵詞】“微課”的制作 實踐研究 縱向單項技能課
一、引言
在廣州的中職英語教學中,現(xiàn)大力推行縱向單項技能課型,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但技能課強調(diào)技能的鍛煉,就代表教導學生詞匯、語法等方面的機會不斷減少,學生在這兩方面會比常規(guī)的教學相對顯得薄弱。另一方面,導致學困生更加無從入手去學英語。這些方面會成為中職領域?qū)嵤┛v向單項技能可能未能逾越的“雷池”。本文嘗試詳細鉆研“微課”及其制作,然后試圖針對現(xiàn)行出現(xiàn)的問題,運用“微課”促進縱向單項技能課型更有效地實施。
二、“微課”的含義和核心內(nèi)容
發(fā)展到今天的“微課”,它被定義為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F(xiàn)今熱議的“微課程”是2008年由美國的David Penrose 提出的。Penrose認為“微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為:羅列課堂教學中試圖傳遞的核心概念、寫一份15到30秒的介紹和總結、錄制以上內(nèi)容、設計課后任務、上傳教學視頻與課程任務。而在我國,率先提出“微課”是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他認為“微課”的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但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習題測試、教學反思、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也包含在內(nèi)。相比Penrose 提出的“微課程”,胡鐵生從教育信息資源的角度深化了“微課程”的概念。
三、“微課”的制作方式
由于科技的發(fā)達,“微課”的制作方式也愈見多樣化。以下列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1)利用黑板展開教學過程,利用錄像機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2)使用屏幕錄像軟件(Camtasia Studio或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對ppt演示進行屏幕錄制,輔以錄音和字幕;(3)使用便攜攝像工具(如手機)對紙筆結合書寫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4)通過計算機的手寫板和畫圖工具對教學過程進行講解演示,并使用屏幕錄像軟件進行錄制。
四、“微課”在中職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準備階段
1.確立研究目的:探索如何有效運用“微課”促進中職縱向單項技能課型的實施。
2.明確研究對象:我校13會計(1)班(52位學生),其中女生40人,男生12人。
3.做好前期分析:通過問卷調(diào)查及個人談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學前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問題1:你喜歡英語嗎?
成績?nèi)绾危?問題2:剛接觸現(xiàn)今課堂采用的教學模式時你覺得如何?
答案 人數(shù) 比率 答案 人數(shù) 比率
喜歡,成績好 15 28.8% 很有系統(tǒng)性 14 26.9%
喜歡,但成績一般 18 34.6% 能接受,但比較吃力 18 34.6%
不喜歡,成績一般 10 19.2% 有時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 11 21.1%
不喜歡,完全不會英語 9 17.3% 本來不會英語,現(xiàn)在更加無從入手 9 17.3%
從上述調(diào)查結果表明,在只有28.8%的學生英語基礎好、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的班級,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型的縱向單項技能課時,只有26.9%的學生初始接觸的時候覺得單元的系統(tǒng)性強,在聽、說、讀、寫各方面收獲更多之外,其余學生接觸這種技能課時,由于習慣了單元以一課一課的形式講授,未能完全跟上老師上課的思路。
(二)實踐階段。據(jù)上述調(diào)查分析,筆者針對《英語基礎模塊》第二冊chapter6中關于“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的縱向單項技能課堂,設計一套運用“微課”加以輔助的方案,具體如下:
1.課前
(1)引導學生預習。由于縱向單項技能課型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授課,加重對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鍛煉。這會導致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知道應預習該單元哪一部分,怎么把這些部分串聯(lián)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但如果在這個時候給予學生課前“微課”的輔助,效果肯定大有不同。以下是采用手機拍攝用紙筆結合書寫的“微課”總效果圖:
如此引導學生針對“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能大大避免學生上課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的情況出現(xiàn)。
(2)引導學生預知語言知識點和關鍵新詞匯。在關于“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 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鍛煉學生根據(jù)“疾病及其用藥”在聽、說、讀、寫四方面技能的發(fā)展。但單元課中多少會涉及一些語言和語法知識點,部分學生又有語言障礙,這一定會導致學生不能跟著老師的教學走,進而最終影響四方面技能的培養(yǎng)。鑒于此,在課前,可以讓學生觀看“微課”,通過聽取講解、舉例等方式對語言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通過語音視頻,讓學生預先學習一些有關身體部位和器官的新詞匯。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大大排除以上的障礙。
2.課中。根據(jù)課題設計新穎的問題,制作精美的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在引入新課內(nèi)容前讓學生觀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本課題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例如,學生為什么需要醫(yī)生的處方才能取處方藥。因此可以制作相關視頻材料,讓學生了解相關內(nèi)容。
3.課后。根據(jù)有關“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的教學要求,制作舊課復習視頻,讓學生課后觀看,鞏固所學知識,建議可以重復觀看。同時,預留一些有關“疾病與預防、治療”的拓展視頻“微課”供學生課后自由選擇時間觀看。這些“微課”可以是相關的聽力、閱讀材料或練習測試題等,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拓展知識。
(三)研究結果與反思。通過使用“微課”輔助教學一個學期后,筆者對學生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結果如下:
(圖一 ) (圖二)
從圖一來看,通過上縱向單項技能課,并借助“微課”的輔助,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數(shù)量大大增加。而從圖二來看,借助“微課”的輔助,更多學生能夠有系統(tǒng)性地上縱向單項技能課,而跟不上老師節(jié)奏的數(shù)量大大減少,學困生的數(shù)量也有所減少。
五、“微課”的輔助功能大,但以下方面仍需引起重視
(1)對于中職學生,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是他們的當務之急,而作為基礎科的英語,不能占學生太多的課后學習時間。因此,每單元“微課”的制作數(shù)量如果太多,會弄巧反拙,又成學生的負擔,面對如此龐大數(shù)量的“微課”,學生很容易由于無暇看完從而漸漸又失去興趣。
(2)相比同齡人高中生,中職生專注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微課”的時間不宜過長。
(3) 對于學困生,適當課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組織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一起觀看“微課”,效果會更好,因為他們基本對英語失去興趣,如果讓他們自己課后觀看“微課”,由于他們已經(jīng)對學習英語喪失興趣,因此就算“微課”再“微”再有趣,他們都可能不愿觀看和學習。
六、結語
中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習興趣不高,讓在課堂實施縱向單項技能課增加了難度,如能將“微課”有效地運用于技能課教學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定會大大促進縱向單項技能課型的更有效實施。當然,在制作和使用“微課”時,應考慮中職生的特點,使“微課”的輔助性更有效。
參考文獻:
[1]Shieh,D.(2009).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55( 26) : A1,A13.
[2]夏紀梅,馮芃芃.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5]黎加厚. 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6]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 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endprint
【摘要】隨著“可汗學院”流入中國,“微課”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而隨著當今社會學生的移動通訊工具愈加先進,教學媒體愈加現(xiàn)代化,促使“微”教學模式逐漸在全中國的教育中得到越來越全面的實施。鑒于現(xiàn)今對于“微課”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運用這一領域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嘗試研究“微課”及其制作,以應用到中職英語縱向單項技能課中。
【關鍵詞】“微課”的制作 實踐研究 縱向單項技能課
一、引言
在廣州的中職英語教學中,現(xiàn)大力推行縱向單項技能課型,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但技能課強調(diào)技能的鍛煉,就代表教導學生詞匯、語法等方面的機會不斷減少,學生在這兩方面會比常規(guī)的教學相對顯得薄弱。另一方面,導致學困生更加無從入手去學英語。這些方面會成為中職領域?qū)嵤┛v向單項技能可能未能逾越的“雷池”。本文嘗試詳細鉆研“微課”及其制作,然后試圖針對現(xiàn)行出現(xiàn)的問題,運用“微課”促進縱向單項技能課型更有效地實施。
二、“微課”的含義和核心內(nèi)容
發(fā)展到今天的“微課”,它被定義為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F(xiàn)今熱議的“微課程”是2008年由美國的David Penrose 提出的。Penrose認為“微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為:羅列課堂教學中試圖傳遞的核心概念、寫一份15到30秒的介紹和總結、錄制以上內(nèi)容、設計課后任務、上傳教學視頻與課程任務。而在我國,率先提出“微課”是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他認為“微課”的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但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習題測試、教學反思、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也包含在內(nèi)。相比Penrose 提出的“微課程”,胡鐵生從教育信息資源的角度深化了“微課程”的概念。
三、“微課”的制作方式
由于科技的發(fā)達,“微課”的制作方式也愈見多樣化。以下列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1)利用黑板展開教學過程,利用錄像機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2)使用屏幕錄像軟件(Camtasia Studio或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對ppt演示進行屏幕錄制,輔以錄音和字幕;(3)使用便攜攝像工具(如手機)對紙筆結合書寫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4)通過計算機的手寫板和畫圖工具對教學過程進行講解演示,并使用屏幕錄像軟件進行錄制。
四、“微課”在中職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準備階段
1.確立研究目的:探索如何有效運用“微課”促進中職縱向單項技能課型的實施。
2.明確研究對象:我校13會計(1)班(52位學生),其中女生40人,男生12人。
3.做好前期分析:通過問卷調(diào)查及個人談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學前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問題1:你喜歡英語嗎?
成績?nèi)绾危?問題2:剛接觸現(xiàn)今課堂采用的教學模式時你覺得如何?
答案 人數(shù) 比率 答案 人數(shù) 比率
喜歡,成績好 15 28.8% 很有系統(tǒng)性 14 26.9%
喜歡,但成績一般 18 34.6% 能接受,但比較吃力 18 34.6%
不喜歡,成績一般 10 19.2% 有時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 11 21.1%
不喜歡,完全不會英語 9 17.3% 本來不會英語,現(xiàn)在更加無從入手 9 17.3%
從上述調(diào)查結果表明,在只有28.8%的學生英語基礎好、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的班級,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型的縱向單項技能課時,只有26.9%的學生初始接觸的時候覺得單元的系統(tǒng)性強,在聽、說、讀、寫各方面收獲更多之外,其余學生接觸這種技能課時,由于習慣了單元以一課一課的形式講授,未能完全跟上老師上課的思路。
(二)實踐階段。據(jù)上述調(diào)查分析,筆者針對《英語基礎模塊》第二冊chapter6中關于“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的縱向單項技能課堂,設計一套運用“微課”加以輔助的方案,具體如下:
1.課前
(1)引導學生預習。由于縱向單項技能課型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授課,加重對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鍛煉。這會導致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知道應預習該單元哪一部分,怎么把這些部分串聯(lián)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但如果在這個時候給予學生課前“微課”的輔助,效果肯定大有不同。以下是采用手機拍攝用紙筆結合書寫的“微課”總效果圖:
如此引導學生針對“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能大大避免學生上課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的情況出現(xiàn)。
(2)引導學生預知語言知識點和關鍵新詞匯。在關于“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 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鍛煉學生根據(jù)“疾病及其用藥”在聽、說、讀、寫四方面技能的發(fā)展。但單元課中多少會涉及一些語言和語法知識點,部分學生又有語言障礙,這一定會導致學生不能跟著老師的教學走,進而最終影響四方面技能的培養(yǎng)。鑒于此,在課前,可以讓學生觀看“微課”,通過聽取講解、舉例等方式對語言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通過語音視頻,讓學生預先學習一些有關身體部位和器官的新詞匯。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大大排除以上的障礙。
2.課中。根據(jù)課題設計新穎的問題,制作精美的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在引入新課內(nèi)容前讓學生觀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本課題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例如,學生為什么需要醫(yī)生的處方才能取處方藥。因此可以制作相關視頻材料,讓學生了解相關內(nèi)容。
3.課后。根據(jù)有關“medical problem and treatment”的教學要求,制作舊課復習視頻,讓學生課后觀看,鞏固所學知識,建議可以重復觀看。同時,預留一些有關“疾病與預防、治療”的拓展視頻“微課”供學生課后自由選擇時間觀看。這些“微課”可以是相關的聽力、閱讀材料或練習測試題等,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拓展知識。
(三)研究結果與反思。通過使用“微課”輔助教學一個學期后,筆者對學生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結果如下:
(圖一 ) (圖二)
從圖一來看,通過上縱向單項技能課,并借助“微課”的輔助,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數(shù)量大大增加。而從圖二來看,借助“微課”的輔助,更多學生能夠有系統(tǒng)性地上縱向單項技能課,而跟不上老師節(jié)奏的數(shù)量大大減少,學困生的數(shù)量也有所減少。
五、“微課”的輔助功能大,但以下方面仍需引起重視
(1)對于中職學生,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是他們的當務之急,而作為基礎科的英語,不能占學生太多的課后學習時間。因此,每單元“微課”的制作數(shù)量如果太多,會弄巧反拙,又成學生的負擔,面對如此龐大數(shù)量的“微課”,學生很容易由于無暇看完從而漸漸又失去興趣。
(2)相比同齡人高中生,中職生專注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微課”的時間不宜過長。
(3) 對于學困生,適當課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組織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一起觀看“微課”,效果會更好,因為他們基本對英語失去興趣,如果讓他們自己課后觀看“微課”,由于他們已經(jīng)對學習英語喪失興趣,因此就算“微課”再“微”再有趣,他們都可能不愿觀看和學習。
六、結語
中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習興趣不高,讓在課堂實施縱向單項技能課增加了難度,如能將“微課”有效地運用于技能課教學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定會大大促進縱向單項技能課型的更有效實施。當然,在制作和使用“微課”時,應考慮中職生的特點,使“微課”的輔助性更有效。
參考文獻:
[1]Shieh,D.(2009).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55( 26) : A1,A13.
[2]夏紀梅,馮芃芃.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4]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5]黎加厚. 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6]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 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