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 教育應將“精神成長”置于“科學獲知”之前,真正從“以人為本”角度詮釋教育過程和意義。
關鍵詞: 教育現(xiàn)狀 行為實踐 評價發(fā)展
一、“春天在哪里”
目前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追求精英教育: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越發(fā)顯得被動與依賴,缺乏主動性,缺乏對知識的個性化理解。常常有老師抱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在認真聽講,可測試成績一出來,試卷上的表現(xiàn)卻讓人目瞪口呆?!八麄兊降自谙胧裁础??
曾有位輟學生留給了我一封信,信中提到:“走進教室,感受不到絲毫班集體的溫暖,覺得自己像是走進了空曠的原野,很孤單、很無助、很恐懼。”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漠視人生命的需要,淡漠人心靈和智慧的開發(fā),忽略人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思想,把“人”放在首位,關注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成長,把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二、“太陽一出照四方”
教育是為“人”服務的。“人”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靈魂;“人”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終點。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提倡感性教育,這是針對人全面發(fā)展、人格完善提出的。在教學實踐中,德育不僅是道德的生硬灌輸而且是完美人格的培育;智育不僅是知識的單向接受,而且是詩意思維的培育;體育不僅是身軀的單調(diào)鍛煉,而且是健美人格與健康心理的培育。這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相互促進的教育,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人本質(zhì)的全部豐富的人,培養(yǎng)出具有深刻感受力的豐富、全面的人”。
三、“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
陶行知說過,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聲音,才能進入內(nèi)心深處。
《小馬過河》教導我們,凡事需以身作則,親身實踐,真情體驗,才能實現(xiàn)目標,而不是一味地聽取他人的言論。教師除日常教學活動外,還應該深入學生中,與學生打成一片,傾聽他們的心聲。美國哈佛大學工商學院傳誦著一句箴言:“明白比智慧更重要?!遍_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是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橋梁。
例如,語文教師在班級中創(chuàng)建一個“尖尖角”園地,開展異彩紛呈的、讀書周、名著推薦、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沙龍等活動,讓學生走進書籍描繪的廣闊天地之中,體驗書籍給予心靈的影響和震撼。
學校定期開展一些思想交流活動、社會大調(diào)查、現(xiàn)狀大發(fā)現(xiàn)、詩歌朗誦會、故事大王演講賽等,讓學生走近生活,有感而發(fā),這樣的表達會讓學生體驗到觀察帶來的心靈洗禮,體驗生活的情趣與學生情感帶來的心理共鳴,使得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課堂情境中的相關對象上,最終由于情感的彌散滲透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在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上,進行“品”字形布局,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參與,將教室四周墻面設置成學生大膽展示自我的天地,教室里設有先進欄、才藝框、圖書角、理化園等,努力讓班級成為學生心儀的學習場所,使教室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
四、“別看我只是一只羊”
一位哲人做過這樣的闡述:給一塊地除草的最好辦法不是施藥、深翻、勤鋤,而是種滿莊稼。關注學生的成長不僅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更多時候,可能還需要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句簡單的夸獎,一道充滿期待的目光,一種尊重彼此的行動。
學生不單單是知識接受者,更是一棵棵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命樹。教師要學會賞識、學會尊重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賞識自己,體驗成功的樂趣;引導他們學會賞識他人,用積極的心態(tài)賞識人生,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
五、“讓我們蕩起雙槳”
不可避免地,在倡導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應該允許學生“犯錯”。這是對人的價值和精神生活的關懷與尊重,更是一種超越。而這對于教師來說,意味著一種挑戰(zhàn),更需要教師的愛心和支持,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表揚他們,使他們注意自己的優(yōu)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保證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心參與。對每一個學生都給予積極肯定,有效的評價是一門藝術,讓“評價”真正觸動學生心靈,讓學生在“評價”中發(fā)展。在科學教育課程方面,做到科學與人文并重,突出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著眼于塑造一顆善良的心,一個充滿愛的心靈,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健康的人格。
德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成長服務。一線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投入不僅需要“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沉穩(wěn),而且需要“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靈活變通,更需要“但開風氣不為師”和窮究義理、以破樊籬的自主精神與獨特意識。只有在教育教學中投入真情,才能讓激情飛揚在師生之間,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構建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錢理群.語文教育門外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龔樂進.素質(zhì)教育下的教師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丁剛主編.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第二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