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萍
從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實際情況,研究大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的理論方法,主張從培養(yǎng)學生健康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健康學習情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學習行為三種方法研究,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高職院校健康學習心理方法研究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職業(yè)院校的優(yōu)良學風是提高職業(yè)教育質量的根本,是增強職業(yè)教育和職業(yè)學校吸引力的關鍵,學校的學習是人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人才培養(yǎng)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和關注學生的學習。大學生作為學校學習活動的群體,影響其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大學生學習心理。所謂大學生學習心理,指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內在與外在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或刺激而形成的各種心理反應。由于當今時代的學習價值和態(tài)度、學習內容和方法、學習目的和手段等發(fā)生根本性變革,對大學生學習的挑戰(zhàn)和壓力,再加上當前在校大學生絕大部分屬于青年期向成年期過渡的“邊緣人”,因此大學生學習心理呈現(xiàn)出與其他群體不同的特點,探究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研究健康學習心理方法,成為當前高等職業(yè)院校改革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心理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
不少職院學生對學習自信心不足,甚至沒有學習的目標和未來的規(guī)劃,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對學習提不起內在的興趣,呈現(xiàn)出一種漫無目的學習傾向,只求能夠過得去,甚至是得過且過,不重視學習過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普遍存在。覺得學了將來沒有用等于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不學。上課遲到、曠課;課堂上發(fā)呆、玩手機或干脆睡覺混日子,老師講課不認真聽,布置的作業(yè)不認真完成,對成績不屑一顧;課后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或談戀愛之中。
(二)對專業(yè)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焦慮現(xiàn)象普遍存在
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讀的專業(yè)時并非出自本意,而是由家長考慮好以后能有較好的就業(yè)前景下所選擇的,從而忽略了孩子是否真正感興趣。也有些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沒有經過思考隨便填寫的志愿,導致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yè),對自己所學專業(yè)漠不關心;有些學生是想讀書但又讀不進,背著父母給予的壓力學習,怕讓父母失望,產生一種學習上的心理壓力,有些學生覺得學校教學設備落后,學習環(huán)境差,對學習產生焦慮感,有些學生對學習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厭學心態(tài),對課程的學習存在嚴重的恐懼心理。
(三)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意志力不夠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升學前就不是優(yōu)等生,對學習缺乏良好的習慣,課前從不預習,課后從不復習鞏固,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認真對待,相互抄襲敷衍了事。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做筆記,懶于思考,不善于回來老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具體的計劃安排,考前不知道努力,考場上費勁心思地作弊,不能正確的認識學習的意義,把學習當作是別人施加的任務,消極被動,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中不勤奮,不努力,怕吃苦,不善于思考,缺乏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
二、高職院校學生健康學習心理培養(yǎng)的路徑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設立明確學習目標
1.進行情感交流,增強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作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地對這門課程感興趣。
2.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習動機。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可以通過直觀手段以圖象、動畫、影象、聲音等多種媒體來反映事物本質,逼真地表現(xiàn)事物的存在和動態(tài)變化,吸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誘發(fā)學生思維,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目的
3.幫助學生設立明確、適當?shù)膶W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結果,是奮斗的方向。學生沒有學習的目標,導致學習的盲目和被動狀態(tài)是所有學習問題的潛在因素。因而,設立明確、適當?shù)膶W習目標顯得尤為重要,不僅使學習目標具體化,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做,更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克服學習過度焦慮,預防消除心理疲勞
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整自己的期望目標;增強自信心用于挑戰(zhàn)學習;加強心理調節(jié),保持情緒愉快。預防消除心理疲勞,要科學用腦提高學習效率;要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要勞逸結合,做到事半功倍。
(三)培養(yǎng)學生健康學習行為的方法
1.認真制訂好大學學習規(guī)劃。制訂學習計劃并認真地執(zhí)行計劃,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使自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安排好常規(guī)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常規(guī)學習時間就是按學校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主要用來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當天消化所學知識。
安排好學習期間的長計劃和短計劃,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究竟干些什么,應該有個大致計劃。學習中抓突出重點,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學習內容是無限的,所以必須要有重點,要保證重點,兼顧一般,所謂重點:一是指自己學習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內容。訂計劃時,一定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來攻下重點。
2.按時完成課堂及課后作業(yè)。課堂作業(yè)能及時反映當堂知識點,又能讓學生獨立解決,這無疑給了學生思索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能積極地回顧知識,并在獨立解決問題中獲得快樂。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取得的成功體驗,更容易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嘗試的欲望,這時讓他們做作業(yè),不僅不是他們的學習負擔,而且成為他們再一次體驗成功的自覺行動。大學生應該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yè)或課后作業(yè),課堂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提高學習興趣。
3.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預習是學生提高成績的有效途徑,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學生在學習上的差距,使在課堂上更加自信,而且讓學生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方法,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同時,要把學過的知識鞏固好,課后還要及時復習,及時的復習可以使知識及時地消化。學生在預習的時候要知道,預習什么,怎么預習,做到心中有數(shù),目標明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或閃光之處,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尤其要關心困難學生,甚至幫助他們進行預習,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
參考文獻:
[1]唐柏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黃希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范黑龍.高職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分析與策略.中國科技信息,2006.
課題項目:湖南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2013年高校輔導員專項課題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FDY13019;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年院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ZY137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