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爭執(zhí)到超越

2014-07-29 22:53:33陳慧陳皛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4年6期
關鍵詞:詞論詞風姜夔

陳慧+++陳皛+

摘要:在詞學發(fā)展的歷史上,社會文化、當?shù)仫L物、詞人心理及審美需求均影響著詞風的變化?!昂婪拧迸c“婉約”兩種詞風,是詞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宋代到清代的詞論家,對這兩種詞風各有偏好,但他們的詞論也因派別之見而具有局限性。直到清代,才有學者摒棄派別之見,超脫“婉約”“豪放”來研究詞,這種做法,拓展了詞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關鍵詞:詞論豪放婉約超脫

詞由民間音樂起步,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凹热辉~是樂章,因而在其發(fā)展過程中,視其與音樂關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兩條道路:(一)創(chuàng)制新調,要求歌辭與音樂密切配合;(二)恢張詞體,革新歌辭抒寫的內容?!盵1]“與這種說法相應,以柳、周為代表的詞家注重曲調翻新,音律協(xié)調,走閑雅和婉的路子,即為婉約派,以蘇、辛為代表的詞家不受音律的束縛,擴大詞境,直接表現(xiàn)作家的性情抱負,即為豪放派?!盵2]文壇上的詞風就大致分為婉約和豪放,并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色。詞興盛于宋,在詞學研究中,針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詞風,詞論家們也各有偏好。

宋代李清照在《詞論》中,針對蘇軾“以詩為詞”的傾向,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主張。她提到:“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盵3](P194)沿北宋文人詞的傳統(tǒng)說法,主張歌詞應該分五音、五聲、六律、清濁、輕重,并以此為詞“別是一家”的佐證。在李清照看來,詩只有較為疏松的聲律要求,而詞的聲律復雜而細膩,反對以詩的粗俗來破壞詞的雅致。李清照的詞被選入高中教材的篇數(shù)不多,卻很能反映她的詞作理論。尤其是《聲聲慢》(尋尋覓覓)中十四個疊字的運用,不僅“創(chuàng)意出奇”,更是細膩地傳遞出女詞人當時那種孤寂、百無聊賴、傷感無助等種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思緒與情感。

宋代胡寅則在《題酒邊詞》中提到:“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古樂府者,詩之傍行也?!痹~曲都是從古樂府派生出來的,古樂府又屬于詩歌,所以詩詞源同而流異。因此他肯定蘇軾詩詞不分家的觀點,崇尚蘇軾豪放的詞風:“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盵4](P360)他提倡“登高望遠”“逸懷浩氣”的詞風,反對“綺羅香澤”的詞風。的確,蘇軾詞大氣磅礴,不僅能融歷史與人生的感慨于短短數(shù)字中,“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更將寵辱超然于物外,“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由此可見,在宋代的詞學研究中,學者們已經(jīng)表達了不同的審美取向。元代張炎在《詞源》中重視“意趣”和“雅正”,對北宋周邦彥和南宋姜夔較為推崇,贊賞周邦彥詞“渾厚和雅”,推崇姜夔詞“清空醇雅”,以之為“清空”的典范作家,而對蘇軾、辛棄疾的豪放則持反對意見。

清代汪森作為浙派的代表,在《詞綜序》中抬高詞體的地位,說不應該稱詞為“詩余”。他還提倡南宋姜夔詞,認為姜夔“清空醇雅”的詞風,足以挽救晚唐以來的詞弊。他贊道:“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練,歸于醇雅。”[5](P386)可見他還是比較贊同婉約派的詞風的。細讀姜夔的《揚州慢》,似乎只在寫眼前之事、過往之景,實則將黍離之悲、今昔之感一一呈現(xiàn),一句“尤厭言兵”說盡千言萬語。姜夔更是推動西蜀、南唐以及宣和以來詞風轉變的不二功臣。

清代張惠言在《詞選序》里對詞的解釋是:“敘曰:詞者,蓋出于唐之詩人,采樂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詞,故曰‘詞?!盵5](P557)還引用了《說文解字》的觀點:“意內而言外,謂之詞?!弊郧宄跻詠?,浙派提倡姜夔、張炎一派的詞,推崇“清空醇雅”的詞風,詞的內容逐漸趨向空虛、狹窄。到了嘉慶初年,流弊益著,為了糾正這頹廢的風氣,張惠言要求詞能“與詩賦之流同類而風誦”[5](P558)。因此他提倡辛棄疾、張孝祥等具有現(xiàn)實主義作風的詞,推崇作品中“緣情造端”“低徊要眇”的情致。他強調詞的比興,認為詞的內容勝于詞的格式。張惠言提出詞“緣情造端,興于微言,以相感動”,“感物而發(fā),觸類條鬯,各有所歸,非茍為雕琢曼辭而已”[5](P557),對后世也有很大影響。

清代周濟由于從張惠言的外甥董晉卿學詞,受浙派影響很大,在其作《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抬高詞體,說“詩有史,詞亦有史”[5](P577),也指出浙派說詞的局限。提出寫詞要“初求空,后求實”,“初求有寄托,后求無寄托”[5](P577)。他在《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中重申了這個觀點:“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盵5](P582)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中也對詞做了詳盡的詮釋。他也引用《說文解字》的說法,“意內而言外,謂之詞”,還引用徐鍇《通論》的解釋,“音內而言外,在音之內,在言之外也”,最后得出結論:“故知詞也者,言有盡而音意無窮也?!盵6](P63)他對蘇軾、辛棄疾的詞風也頗為贊賞,說:“蘇、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詞瀟灑卓犖,悉出于溫柔敦厚?!盵6](P63)他還稱贊辛棄疾的詞內容廣闊,“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確實,讀辛詩,不論是《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亦或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總在述說那功業(yè)未就的失意、壯志難酬的抑郁,于自身的不如意更見其憂思深遠的復雜心態(tài)。

清代譚獻在《復堂詞錄序》中提到:“詞為詩余,非從詩之余,而樂府之余也?!盵6](P77)身為常州詞派的繼承者,他推崇清代周濟“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6](P81),贊其為“千古辭章之能事盡,豈獨填詞為然”![6](P81)譚獻主張“折衷柔厚”之說,對辛棄疾的詞風頗有微詞,對豪放派的作品也多所不滿,可謂是婉約派的支持者。

清代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自序》中反對清詞輕佻浮華的作風,提出“作詞首貴沉郁”的主張,推崇溫庭筠、韋莊,提倡比興,由重形式而走向重內容。縱觀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不僅注重形式,多次換韻,重復回環(huán),形成復疊之美;更注重內容,江南雖好,畢竟不是故鄉(xiāng),回到故鄉(xiāng),卻又懷念江南。真是故土難舍,江南難忘啊。糾結悵然,難以言表。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突破了浙派、常州派的門戶之見,提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為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6](P371)。王國維論詞隔與不隔,講求情景交融、鮮明生動,主張詞要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論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涉及主觀與客觀、心與物體的問題;論寫境和造境,接觸到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問題。綜觀其理論,是融會中國古典文論和西洋資產階級哲學美學理論的藝術論,也把詞學研究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縱觀前人詞論,有為婉約派搖旗吶喊的,也有為豪放派擂鼓助威的,但詞派不是先與作品產生的,“婉約”和“豪放”都是后人對作品風格的歸納。蘇軾“以詩為詞”的旨歸,出自其作《與鮮于子駿書》:“近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之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闕,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7](P1559-1560)“自是一家”可謂是他革新詞體的公開宣言。作為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的《論詞》就是針對蘇軾“以詩為詞”的作法而提出批判的。據(jù)南宋俞文豹《吹劍續(xù)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边@個故事表明了兩種不同詞風的對比。明代張綖在《詩余圖譜》中明確提出詞就其風格而言,可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自蘇軾、李清照之后,后世學者在他們的詞論中為“婉約”和“豪放”孰重孰輕,應當師法哪個派別而爭論不休。如宋代胡寅提倡“登高望遠”“逸懷浩氣”的詞風,反對“綺羅香澤”的詞風。元代張炎重視“意趣”和“雅正”,對北宋周邦彥和南宋姜夔較為推崇。他們的詞論也因派別之見而具有局限性。直到清代,才有學者屏棄派別之見,超脫“婉約”“豪放”來研究詞。周濟重“寄托”,劉熙載最看重詞所涵情感的“清”與“厚”,可惜譚獻仍未擺脫派別之見。陳廷焯講求詞的“沉郁”,王國維不但超越了“婉約”和“豪放”的派別之見,還將中國古典文論和西洋資產階級哲學美學理論相結合,以“知見”和“境界”論詞。

綜上所述,“婉約”和“豪放”只是對詞風格的一種歸納,并不是評判詞的終極標準,所以爭論“婉約”和“豪放”孰重孰輕是毫無意義的,清人從情感的角度出發(fā),超越“婉約”和“豪放”的派別之見,從不同的角度去把握詞的思想內容及情感意義,這正是清代詞研究超越宋元的價值所在。

注釋:

[1]朱大成:《蘇軾與南宋“婉約派”詞》,沈陽師范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

[2]張照清:《淺談詞派問題》,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3]王仲文:《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4]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三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蘇軾:《蘇軾文集(卷五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endprint

猜你喜歡
詞論詞風姜夔
南宋姜夔《白石詩說》詩法屬性新探
天中學刊(2022年2期)2022-11-08 08:47:43
21 世紀前二十年(2001—2020)李清照《詞論》研究綜述
名作欣賞(2022年29期)2022-10-15 05:15:08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張伯駒的詞風及其“豪放詞”的意義
天中學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對姜夔自度曲音樂本體的現(xiàn)代解讀
中國音樂學(2020年4期)2020-12-25 02:58:06
陸明君
藝術品(2020年12期)2020-04-28 02:07:58
Egan, Ronald.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李清照《詞論》淺析
唐山文學(2017年8期)2017-11-24 22:29:35
談詞論人
雜文選刊(2017年5期)2017-05-11 11:54:58
探索姜夔詞的幽冷詞風
宜君县| 淮阳县| 泸水县| 遵化市| 泾川县| 治县。| 阳新县| 绩溪县| 麻江县| 盐城市| 宽甸| 勃利县| 安乡县| 精河县| 舞钢市| 靖远县| 余江县| 连平县| 清镇市| 馆陶县| 武清区| 高淳县| 商河县| 慈利县| 义马市| 张家港市| 博乐市| 华容县| 鸡东县| 顺平县| 宁强县| 德钦县| 慈溪市| 江孜县| 新巴尔虎左旗| 顺昌县| 安国市| 南部县| 阿拉善盟| 梅河口市|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