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華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作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積累語言;培養(yǎng)興趣
作文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學生認為作文難,教師認為指導學生作文也難。在這里就如何指導學生作文,拋磚引玉,談幾點淺顯的認識。
一、小學生認為作文難的心理探究
小學生對待作文的消極心理是一種共性。主要表現(xiàn)在作文前厭惡作文,學生對作文無興趣,擔心碰到難題寫不出,擔心時間限制完不成;作文時應付作文,要么缺乏題材,亂寫一通,要么有題材,不知如何動筆,最后隨便寫寫交差;作文后拋之腦后,不求上進。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語言匱乏,表達能力太差。
二、豐富學生的語言
小學生作文常常覺得自己無話可說,語言表達能力差。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從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入手,培養(yǎng)學生隨時積累語言的習慣,養(yǎng)成多讀多背,熟讀成誦的做法。學生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范文的熟讀成誦,就能達到長效積累語言的目的。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就得心應手,有話可說。這種積累語言的方法,我們不妨稱之為“口誦筆書法”。多年來,我時常把它運用于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體的做法是: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對課本中的精彩段落,要求學生在五至十分鐘內(nèi)熟讀背誦,然后默寫。讀時遇到生字邊讀邊畫,當讀熟并能背誦時,進行默寫。默寫時如有記不起原句的地方,不要看書,也不要死記原句,而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補寫出來。默寫完后,自己讀一遍,如發(fā)現(xiàn)錯誤之處,即可修改,同時加上標點。然后再讀,看句子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當認為沒有問題時,就可打開課本與原文對照訂正。訂正時對錯誤的地方包括標點,可拿紅筆用修改符號修改。訂正完后再讀一遍,細心體會自己與作者在遣詞造句和標點符號應用上的差別。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其實大有文章。因為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背誦,注意力就得高度集中,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習慣;要默寫,就得邊讀邊畫,解決默寫過程中的攔路虎,養(yǎng)成識記生字的習慣;要與原文對照,就得認真修改,在改中長進,在改中提高。在讀——寫——改的過程中,滲透了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字、詞、句、段、點,面面俱到。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天讀背100字,十天1000字,一年就是36000字。日積月累,就可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一事物發(fā)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去了解、研究它。作文寫得好的學生,主要是他們對寫作文具有濃厚的興趣;而怕寫作文的學生,他們要么認為作文高不可攀,要么認為乏味,無內(nèi)容可寫,甚至覺得是一種負擔。因此作文教學不能僅局限在課堂上,而應把學生引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豐富自己的語言。讓學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要引導學生勇于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例如:學生在勞動課上通過參加勞動,親身經(jīng)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寫勞動課的作文,這樣學生覺得拿起筆就有言可敘,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寫出了情文并茂的作文。通過學生評議,選出優(yōu)秀作文,然后抄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互相學習,相互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更渴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贊許、羨慕,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意學生這一心理需要,為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成就創(chuàng)造機會,盡量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下評語時,教師要努力挖掘?qū)W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盡可能地肯定、鼓勵、贊揚。好的評語對學生影響很大,既是對作文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的評語也要婉轉(zhuǎn)一些,多加鼓勵,提高他們作文的信心。同時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賞課,請本周日記寫得好的同學上臺朗讀自己的佳作,讀后請小作者談體會,同學展開討論。并且利用學習園地,展出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從而樂于寫作文。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就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既注重豐富學生的語言,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只有在豐富語言的基礎上,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和他們自己的不斷努力,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付偉峰.小學生作文興趣培養(yǎng)之我見.《考試周刊》,2014(8)
[2]楊波.小學作文教學體會.《吉林教育:綜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