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春連
語文素養(yǎng)涵蓋了語文學習中培養(yǎng)的多種能力——漢字書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學感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廣義上來說還包括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思維方式等等很多方面的能力。我們可以發(fā)現,這些能力是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學生自我努力才能得以提升的,時間長,見效慢。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對考試成績的關注遠遠超過對語文素養(yǎng)的積累的重視,導致學生語文素養(yǎng)現狀令人堪憂。
一、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現狀
1.漢字書寫能力
我們在學生的語文作業(yè)中經常會發(fā)現,很多學生字跡潦草,方方正正的漢字寫得點畫不到位,歪歪斜斜,不成字體。真正字寫得美觀、整潔的作業(yè)寥寥無幾。同時,錯別字現象也十分普遍,每份作業(yè)上面都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幾十個錯別字,有的是因為不認真寫錯了,有的則是因為對字詞缺乏必要的掌握。高中生經過十來年的語文學習,應該具備一定的漢字書寫能力,然而我們學生的現狀卻值得我們深思。
2.理解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僅僅在閱讀中可以判斷出,高中生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嚴重不足。比如現代文閱讀就是比較簡單,容易得分的閱讀題,對學生理解能力是一個最基本的測試,很多小題通過閱讀或者經過簡單的理解、總結都可以找到答案。但是很多學生還是會摸不著頭腦,無法理解文章的意思,寫不對答案。即使能寫對答案,也是表述混亂、幼稚、白話連篇,語意概括得也十分不好。
3.寫作能力
其實高中生的寫作能力差并非是在高中階段才形成的,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學生就普遍比較懼怕作文課,寫作文時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卻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語句不流暢,中心不明確,缺乏真情實感。然而這個情況一直持續(xù)到高中,也沒有任何改觀。我們在審閱學生作文時可以發(fā)現,高中生的作文并沒有比初中生優(yōu)秀多少,有時候我們費盡力氣想挑選一篇范文來講讀,卻發(fā)現居然找不到一篇。
二、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
1.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一切學習的保障,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學習基礎有多扎實,學生的智力水平多高,也無法達到成功。因此我們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必須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學習習慣的內容有很多,包括漢字書寫習慣、常規(guī)的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課后及時復習、主動寫作并修改、準確表達、耐心傾聽等,可以說語文學習的習慣舉不勝舉。但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應該貫穿于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有目的地強調并做長期的訓練。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2.重視語文的熏染,尊重學生的體驗
無論是語文教材的課文,還是我們練習中的閱讀題,都具有豐富的思想價值和人文內涵,把握好這些,以這些文章來熏陶、感染學生,潤物細無聲,則可以使學生接受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洗禮,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人文素養(yǎng)。同時,在進行這樣的熏染時,切不可機械灌輸,而是要尊重學生自身的體驗,多聽聽學生對于這些是怎樣認識的。畢竟,“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對于任何事物都會有自己的一些獨特認知和體驗,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鼓勵不同的意見,鼓勵創(chuàng)新的表達,鼓勵“冰化了是春天”的詩意答案。
3.樹立“大語文”學習觀
其實說到底,語文課上所培養(yǎng)的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畢竟是有限的,僅憑課堂上的那些教學內容,僅憑我們一言半句的引導,學生語文素養(yǎng)是無法切實提高的。所以我們要樹立“大語文”學習觀,要讓生活中處處都變成語文課堂。要引導學生閱讀、欣賞與課本緊密相關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積極組織開展“校園廣播”、辦黑板報、組織校園文學社等校園文化活動;多學科滲透的學語文;在家庭、社會中學語文等。讓學生們感到自己既在學習語文,也是在參與生活,學習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皆語文。這樣一來,學生所經歷的、所接觸的、所認識的都是語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自然而然就會潛移默化得以提高。
此外,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通過不斷地閱讀、學習、體驗、感悟,來實現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才可以著手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非朝夕之間可以完成,語文素養(yǎng)是經過長期積累和不斷努力才可得以提升的,這不僅僅需要學生的積累和努力,更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樹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學觀,放棄急功近利的想法,切實、扎實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將目光放長遠,將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落實到實處。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