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
摘 要:理工院校在我國高校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這類院校的藝術教育課程普遍比較欠缺。理工院校的學生因培養(yǎng)模式的問題,思維偏重于抽象思維,思維方法單一,缺乏想象力,而他們作為連接現代科技現代化生產的紐帶,作為科教興國的主力軍,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決定著現代化的水平。通過藝術教育,促進理工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想象力,提高綜合素質和審美品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理工院校;藝術教育;必要性
當代最有價值的能力和最需要的能力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和情緒表達能力,這些對理工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有所欠缺的,而他們可以通過藝術教育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這個時期是學生性格和個性定型的時期,正處于人生最活躍、最豐富多彩的時期,對知識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及自我實現意識的需求較強烈。與其他院校的大學生相比,理工專業(yè)學生思維更具抽象性和邏輯性,并逐步向辯證思維方向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對理工院校的學生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而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離不開靈感。如果沒有藝術教育,理工院校學生就會缺少形象思維能力,思維方法單一,思路狹窄,缺乏想象力,知識結構出現斷層,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理工專業(yè)學生整天在數理化、計算機等領域內鉆研,既沒有時間和精力,也很少有興趣學習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而物理、數學又常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反之,藝術教育通過藝術美的呈現,讓學生在豐富的感性世界中感受美、體驗美,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藝術品位,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達到高層次的藝術鑒賞水平,最終讓他們獲得審美的情感體驗。對理工院校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目的,不是想要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專業(yè)的藝術技能,而是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能夠欣賞藝術,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并能夠去創(chuàng)造美。不一定會拉小提琴才算接近音樂,能夠在音樂當中獲得一種美好的感受,這就是藝術修養(yǎng)。這種修養(yǎng)是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從思維方式看,理工大學以理工類學科為特色,理工類學科學生的思維方式大多是理性思維(抽象思維),體現了嚴密的邏輯性,其研究過程更注重科學實證性,其學術成果的顯現則更多地表現為物質性和經濟應用性。而從大腦學的角度看,長期進行抽象思維,僅僅是開發(fā)了人的左腦,而右腦的開發(fā)需要形象的思維,只有當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并用,才能達到大腦的充分利用,才更有利于靈感的出現,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歐美發(fā)達國家,藝術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必要科目,而對藝術的學科學術研究也早成體系。世界一流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高校中的綜合排名歷來在前10名以內,麻省理工學院為萬余名學生開設了包括音樂、戲劇在內的75門課程,規(guī)定學生必須學習藝術課程,學生本科學習期間必須修滿8門社科、人文、藝術課程,拿到32個學分才能畢業(yè)。[1]而在我國許多理工科大學曾一度出現除政治和外語外,無其他人文學科的課程的窘境,藝術教育更是沒有生存的空間,學生的知識結構就成了專業(yè)過度狹窄,學識單一,人文素質低下,其結果只能培養(yǎng)出低能力的單向人。針對理工大學的培養(yǎng)模式以及學生的思維缺陷,可以認為藝術教育勢在必行。
第一個明確提出審美或藝術教育思想的是柏拉圖。他分析了人們從形體美開始,經過心靈美、行為美、制度美和知識美,最后光照自身達到理念世界的這樣一種過程,他也看到了藝術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靈的作用。[1]藝術教育是一個既古老又常說常新的話題。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教育法典中就明確規(guī)定:有教養(yǎng)的年輕人必須學會“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人,游于藝”,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和全面素養(yǎng)的形成離不開藝術教育。信息時代與全球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我們在關心學生專業(yè)知識增長的同時,更應該關心學生的心理、情感,讓學生在未來發(fā)展中享受更多的自由,經歷更加完美的人生。藝術教育的實施,主要不是灌輸給學生藝術學方面的理性知識,而是更多地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審美學習,并內化于心,得到審美的愉悅體驗和情感的共鳴。一位藝術家曾這樣評價藝術的價值:“一個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是無法想象的,正如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是無法生存的。”[2]藝術,是人類歷史上創(chuàng)造的最為輝煌燦爛的精神財富,古往今來難以數計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蘊涵著人類最有代表性的深刻哲理、最美好的理想和最豐富的感情。
回顧人類整個文明史,審美與技術一直是對立統一的兩種文化力量,這種關系在藝術中體現得最為充分。在某種意義上說,藝術的發(fā)展史是審美與技術不斷相互作用的歷史。一方面,技術向審美滲透,影響著人類審美活動的發(fā)展變化;另一方面,審美向技術滲透,克服技術的僵化、死板、千篇一律,使之成為創(chuàng)造審美自由的條件,具有生命情調。[1]例如,設計藝術就是一種工業(yè)藝術,或者說是工業(yè)的實用藝術。它的基本特征與功能就是在技術中滲入審美因素,在按物質的理智力量來生產的同時,也按心理的情感要求來生產,即按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F在我國很多理工科學院已經開設了藝術設計方面的專業(yè)甚至設計藝術學院,這種藝術與技術、藝術與工程、情感與理性相結合的專業(yè)是理工大學藝術教育的一種理想形式。對理工科大學生而言,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注定了要以實習、試驗、實驗、作業(yè)等實踐活動為主,即面對的大多是物質文化,每天接觸的各種冷冰冰的物質成果,研究的成果也是技術文化。人的素質說簡單一點就是人的理性能力和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可以從專業(yè)培養(yǎng)中獲得,但感性能力呢?感性能力最好的培養(yǎng)方式是從藝術教育中獲得。進行藝術教育并不是培養(yǎng)藝術家,而是讓人從藝術教育中獲得敏銳的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力,專業(yè)素養(yǎng)只能決定人在哪個領域去創(chuàng)造,但如何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的水平有多高,這往往不是專業(yè)素養(yǎng)能決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性能力決定的。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大科學家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的緣故。意大利的達?芬奇不僅是大畫家,還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工程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同時也是大哲學家、大數學家,在文、哲、數等多個領域多有卓見。在中國,東漢張衡于科學上獨步當時,而漢賦、繪畫創(chuàng)作也自成一家;兩彈元勛錢學森善吹圓號,愛彈鋼琴,他認為藝術氛圍啟發(fā)了他,提供了新思想,使他少走了很多彎路。李政道博士每年要回國兩次,每次他都大力倡導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他曾讓中國一些著名的畫家畫“科學畫”,用美術作品來表現當代理論物理最前沿的科學概念和原理,這種畫展引起了較大轟動,一些外國科學家十分佩服中國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理論物理的深刻理解。[3]綜上所述,真正的科學家或藝術家都是科學素質與藝術素質集一身的復合型人才。眾所周知,在科學、技術、工程領域,少數杰出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是可以替代我們普通人去發(fā)現和理解宇宙奧秘的,我們可以不去理解科學的具體的內容而只享受科學的結果。但人文素質教育,他人卻不能代替我們,必須由我們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學習和體會來獲得相應的知識,不可能靠少數幾位人文精英的努力來替代。藝術與哲學一樣,承載著人類的思想與世界觀;與歷史一樣,保存著人類活動的鮮活記憶;與科學一樣,體現著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如果說文藝復興時期的強國之道在于航海,工業(yè)革命時代在于鐵軌的鋪設,那么文化就是21世紀國力強盛的主要標志。從藝術教育的內涵來看,高校發(fā)展藝術教育,將會對大學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而理工科的大學生,更有必要經常接觸藝術美,接受藝術美的熏陶。藝術教育有生動的思想教育內容,有著積極活躍、令人喜歡接受的形式,其形象性、愉悅性、感染力都將大大改善和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