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峰
(濰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道”字,意蘊豐富,有道路、真理、方向、方法、道理、道德等含義,它最早出現(xiàn)于金文,金文的“道”字,與人的行走和道路有關。本文所要闡釋的樂舞之“道”,是指樂舞所蘊含的“人道”、“政道”和“陰陽變易之道”。
“人道”,即為人之道,指一定社會中要求人們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倫理規(guī)范。儒家的“人道”集中體現(xiàn)為“中”、“和”與“仁”的思想。 所謂“中”,要求一切恰到好處,合乎情理,注重內在情感與外在規(guī)范的把握,強調“發(fā)乎情止乎禮”,在實踐中以“禮”來體現(xiàn)。所謂“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間的協(xié)調與中和。于人而言,則是指人的情緒和寧、德性美好。“中”與“和”不僅是對人的情感與行為的倫理規(guī)定,也是對人類行為的理想道德狀態(tài)的描述。而所謂的“仁”,則是指人的內在德性,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這些思想在《律呂正聲》的樂舞記述中都得到了相應的體現(xiàn)。
《律呂正聲》記載了先秦至明代的雅樂舞,雅樂舞肇始于西周的禮樂,代表的是一種禮樂文化。儒家的禮樂文化是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禮樂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調節(jié)人的心性。禮的功能在于分別人的貴賤等級,規(guī)范人的行為,使之有序,樂的功能在于統(tǒng)一人們的心理感情,使之和順。《律呂正聲》以《大武》、《勺》舞的表演形式為例,論述了樂舞表演過程中歌詩、器樂、舞蹈的配合情況,樂舞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二者缺一不可。樂舞相和,體現(xiàn)的是一種中和思想與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們用和諧的樂舞表演可以激發(fā)出善良的心地和純正的性情。這正是儒家“中”與“和”思想的體現(xiàn)。而“仁”的思想則體現(xiàn)在禮樂教育中,強調“德”的重要性,《律呂正聲》把樂舞與德聯(lián)系起來,認為樂舞可以發(fā)揚盛德,用于祭祀神靈和祖先。如:“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尚德而下功。故歌在堂,舞在庭,歌者有聲,舞者有形”,[1,P267]“治民勞者,鄼遠而佾寡,其德殺故也。治民逸者,鄼短而佾多,其德盛故也。天子之于諸侯,生則旌以舞,沒則表以謚。觀舞之行綴,足以知臨民之德;聞謚之異同,足以知為政之行”[1,P271],“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 除吏兩千石至六百石,關內侯至大夫之子,取其適者,至五尺以上,年十二至二十,顏色和,身體修治者,以為舞人”[1,P271],“‘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鋰又T生,請教以《樂經》,同于《禮傳》,則人人知禮,家家知樂,自然風移俗易,災害不生。 ”[1,P290]《律呂正聲》肯定了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推崇周公為“德”重“教”,以“教”育“德”的樂教思想,這正是儒家“仁”的思想的體現(xiàn)。
“政道”,意即施政的方略。根據《律呂正聲》中對雅樂舞的記載,從周公“制禮作樂”開始,樂舞就成了統(tǒng)治者“載道”的手段,發(fā)揮著政治作用,成為“禮治”和“樂治”的工具。
“六大舞”和“六小舞”是我國雅樂舞正式建立的標志,二者共同肩負著祭祀和教育的使命,其中的每一個樂舞都有明確的主題,都是在表彰首領或君王,為其歌功頌德?!傲笪琛狈帧拔奈琛焙汀拔湮琛保拔囊哉训隆薄拔枰韵蠊Α?,借以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的文治和武功,若統(tǒng)治者是以“文德”服天下,則他們的樂舞都是文舞,若是以“武功”征得天下,則他們的樂舞都是武舞,此后歷代相傳。雅樂舞所培養(yǎng)的是王侯及貴族子弟,他們學習 “六大舞”與“六小舞”,并不是為了去表演,而是懂得“禮樂”是一種有效的治國方式來順利地推行禮樂制度,加強人們的等級觀念。并制定了一整套禮儀和與之相配合的樂舞,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樂舞也不一樣,樂舞是作為“禮”的一個標志而存在。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祭祀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對于統(tǒng)治階級的等級,具體表現(xiàn)為“天子八八,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這樣身份不同,使用的舞隊人數也不同,從樂舞行列的疏密、舞佾的多寡,就能知曉用樂者等級的高低、功德的大小。另外,《律呂正聲》記述:“其舞位,則文舞在主之東階,武舞在賓之西階,《書》曰‘舞干羽于兩階’是也。……又曰‘行其綴兆,行列得正焉’”。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表述了對樂舞表演者所處方位的界定,這樣的表演方位既符合儒家的“禮”又彰顯君主的“德”,統(tǒng)治階級就是這樣利用樂舞的特殊功能性為其服務,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
陰陽變易之“道”,主要分為陰陽五行學和易學兩部分來闡釋。
首先,陰陽五行學。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合稱。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發(fā)展和變化的。五行原指“五材”,即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運動變化構成了物質世界,這種哲學思想在《律呂正聲》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堵蓞握暋酚涊d,古代進行雅樂舞表演時,舞衣顏色的選取,應該依照五方配五色的原則,東、南、西、北、中這五個方位要分別配以青、赤、白、黑、黃這五種顏色的衣服,同時,在祭天的時候要身穿黑色衣,在祭地的時候則要穿黃色衣,后世祭祀宗廟也應該遵從五行相克的用色原則。樂舞表演時的動作,常將金、木、水、火、土五行作為舞蹈舉手投足的依據和歸宿,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與十二律呂相搭配來定立方位,作為舞蹈表現(xiàn)陰陽二氣交感的空間布局,并將文舞、武舞賦予陰陽相濟的含義。宮舞雙手對襟,表示對中心的尊崇,首之俯仰者各五;徵舞手足沖天,具有炙熱之性,手足的上舉下投,符合火的生命狀態(tài)。商舞必然在日躔處結束,有周旋的舞貌;羽舞正揖以籥,翟向下;角舞手臂有曲直,足有橫豎,隊列八字分開;變宮舞,正蹲朝上;變徵舞,合籥翟朝上,正立。宮調之舞,舞容博大;徵調之舞,舞容火熱;商調之舞,舞容輝煌;羽調之舞,舞容柔美;角調之舞,舞容生動。文舞,進退舒徐、揖讓升降;武舞,發(fā)揚蹈厲、作刺擊狀。這顯然是把舞蹈的動作、構圖和陰陽五行一一對應起來,使樂舞成為陰陽五行的一種外化形式。把舞蹈視為調節(jié)陰陽、以求人神相和的一種手段,作為體現(xiàn)陰陽五行哲學理念的載體。這樣的樂舞觀念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傳統(tǒng)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次,易學。易學即《易經》之學。《易經》自古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孕育著中國人對陰陽變易的獨特理解?!兑捉洝返摹鞍素浴笔侵浮扒ふ鹳憧搽x艮兌”八個基本卦,陰陽魚太極圖以“黑魚”、“白魚”環(huán)抱組成。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代表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它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tǒng)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一是陰陽相和。《律呂正聲》引用李太?!吨芪韫?jié)》曰:“武舞在先,文舞在后。武舞左執(zhí)干,右執(zhí)戚,未開舞時,戚內干外。文舞左執(zhí)籥,由執(zhí)翟,未開舞時,籥內翟外。武舞遇陽辰則左其手足,遇陰辰則右其手足。文舞遇陽辰則右其手足,遇陰辰則左其手足,武德陰陽之正,文德陰陽之濟。文以濟武,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是物相雜故曰文焉。”[1,P283]文中以文舞、武舞的內涵來體現(xiàn)宇宙萬物陰陽相和的生生之道。文舞在天曰陰,在地曰柔,在人曰仁;武舞,在天曰陽,在地曰剛,在人曰義。文舞、武舞并用,則陰陽相和,剛柔相濟,仁義兼?zhèn)?,則中正圓融,和化萬物。又如卷二十九曰:“皇舞者,秉五彩之羽,以象鳳凰來儀。舞師掌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蓋皇,陰類也,而能為其類之長,陰中之陽也。旱暵則欲達陰中之陽,故以皇舞舞之。”這里以皇舞為例,體現(xiàn)陰中有陽,陰陽相和的萬物之理。
二是變易思想。這種思想在《律呂正聲》中有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的體現(xiàn)。如書中引《詩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盵1,P267]又引《樂記》曰:“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边@些對聲、音、樂變化的闡述,是為橫向的變易。而縱向的變易,是從時間角度來說的,《律呂正聲》肯定了樂舞發(fā)展有其自身的歷史性,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統(tǒng)治者要用不同的樂舞來表現(xiàn),強調了時間上的變易性。如黃帝時的《云門》,堯時的《大咸》,舜時的《大韶》,禹時的《大夏》,商湯時的《大濩》,周武王時的《大武》,每逢某個統(tǒng)治者做出重大功績,都要作樂來歌頌、紀念、昭告天下,傳至后人。
《律呂正聲》中的樂舞所蘊含的“人道”、“政道”和“陰陽變易之道”,體現(xiàn)了古代雅樂舞所蘊含的價值,在維護封建統(tǒng)治和倫理秩序、傳承樂舞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王邦直撰,王守倫、任懷國校注.律呂正聲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