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嘉旎 蔣天平
摘 要: 南非作家?guī)烨械男≌f《恥》描述了一名白人教授盧里與女兒在南非的生活及遭遇。作品《恥》中的黑人和白人的地位發(fā)生了轉變,白人不再擁有奴役和支配黑人的權利,反而在黑人的襲擊下,以主人公為代表的白人無力反擊。小說體現(xiàn)了壓迫黑人的歷史已被顛覆的主題。
關鍵詞: 《恥》 主題 歷史的顛覆 種族隔離制度
庫切的《恥》主要描寫了白人教授盧里及女兒露西在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的新南非的生活。盧里因丑聞離開學校后來到女兒生活的鄉(xiāng)村,在這個以黑人為主的鄉(xiāng)村中,盧里和露西遭到三名黑人的洗劫,露西也被他們強奸。在一切恢復平靜后,原本氣憤的盧里接受了在南非的一切?!稅u》立足于南非的現(xiàn)代生活,但是又超越了現(xiàn)實的束縛,深刻地描繪了白人為殖民歷史所付出的代價。
一、小說的歷史背景及主題
從十七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末,南非一直存在種族歧視,殖民者對當?shù)赝林用駥嵭袊揽恋姆N族歧視和壓迫政策。非洲黑種人作為奴隸,被剝奪了一切政治和社會權利。出于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濟利益和政治等方面的考慮,白人政權把南非歷史上存在的種族歧視一度推行到極致,即施行種族隔離制度,根據(jù)一個人的膚色決定其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權利。在黑人不斷反抗和戰(zhàn)爭之后,曼德拉政府上臺執(zhí)政,并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南非人民終于迎來了新的文明社會生活。
《恥》明確地表達了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主題,但是作者庫切并不止于此。小說以細微的心理描寫和人物對話揭示出白人與黑人之間的沖突并沒有完全停止。雖然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但人們的觀念并不會輕易改變。曾經(jīng)作為殖民者的白人依然歧視黑人。為了凸顯這一現(xiàn)狀,《恥》刻畫了黑人和白人的沖突,且把黑人設定為施暴的一方,白人為被迫害的一方,雙方地位被顛覆。
二、小說主題的體現(xiàn)
初見女兒時,盧里便想:“真奇怪,他和她母親都是城里人,生下的卻是一個返祖的孩子,一個年輕健壯的移民。也許真正造就她的并不是他們,也許歷史在這里起著更大的作用。”什么“歷史”造就了現(xiàn)在的露西?也許是露西居住的鄉(xiāng)村里黑人的長期勞作使露西變成“健壯的移民”,也許是白人對黑人壓迫的歷史讓露西以勞動為代價償還“歷史”的債。
當露西讓盧里幫黑人佩特魯斯喂狗時,盧里說:“給佩特魯斯搭幫手,這主意我喜歡。我喜歡帶點歷史味的刺激。”這里的“歷史”是白人地位應該高于黑人的歷史傳統(tǒng),并且被深深地刻在了盧里的腦中。在女兒要自己幫一名黑人干活時,他感到了“歷史味的刺激”,覺得歷史被顛覆了。
在盧里和露西受到三名黑人襲擊時,盧里想:“他會說意大利語,他會說西班牙語,可無論是意大利語還是西班牙語,到了非洲這個地方,哪一個都救不了他?!北R里意識到了現(xiàn)在的自己在黑人世界里沒有反抗力量,殖民主義已經(jīng)不復存在,黑人也有對抗白人的力量。就像殖民時期的白人迫害黑人那樣,現(xiàn)在的黑人在報復白人,只是雙方的位置發(fā)生了轉變,歷史發(fā)生了顛覆。
之后從警局回家的路途中,盧里談到那三名黑人的搶劫行為,“歷史”兩字反復被提及。盧里對女兒露西說:“他們的行為有歷史原因。”“一段充滿錯誤的歷史。”“這是看起來是私怨,可實際上并不是。那是先輩傳下來的?!甭段髡f:“要是這就是為了在這里待下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呢?他們覺得我欠了他們什么東西。他們覺得自己是討債的?!睔v史上,白人根據(jù)一個人的膚色決定其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權利。在黑人眼中,這段“歷史”是難以磨滅的,白人們要對自己的“歷史”付出代價。于是,盧里和露西成了黑人搶劫的目標。露西認為自己是來“還債”的,忍氣吞聲地接受了一切。
最后,盧里深刻意識到,現(xiàn)在的南非已經(jīng)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黑人不再是白人的附屬品和奴隸,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甚至還有一部分想要白人“付出代價”的黑人,露西就成了代價的償還者。在黑人更強勢的南非,黑人們似乎成了“殖民者”,而自己成了被損害的人。兩者的位置對換了,歷史發(fā)生了顛覆,是“歷史味的刺激”。
三、歷史的顛覆
“事物變化越多,相同的地方反而越多。歷史在重復著自己,盡管這樣的重復顯得相當溫和。也許,歷史也學到了什么教訓”。歷史在重復相同的東西,都是迫害和被損害的關系。殖民時代是白人對黑人的侵害;在庫切的《恥》中,是黑人對白人的報復。“歷史記憶”是一個名族經(jīng)過歲月汰洗以后留下的“根”。也許施暴的那三名黑人并沒有如他們的先輩一樣,遭受過種族隔離制度的迫害,但是被白人壓迫的歷史卻深深地印刻在他們腦海中,是“意識形態(tài)的損害”。在現(xiàn)實中,他們鎖定了露西這名白人代表償還“歷史”的債,對露西進行多次搶劫和蹂躪,白人露西甘愿承受這一切作為“歷史”的代價。
《恥》表現(xiàn)了種族之間的沖突,刻畫了黑人報復白人的場景,白人在面對黑人時無還擊之力,為償還歷史的代價而忍讓。小說中黑人和白人的位置發(fā)生了轉換,殖民者后裔在面對被殖民者后裔時遭到迫害,以深刻的顛覆體現(xiàn)殖民時期黑人們所經(jīng)受的困苦,反映了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對非洲人民生活產(chǎn)生的改變,歷史在《恥》中發(fā)生了顛覆。
參考文獻:
[1][南非]庫切.恥[M].張沖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2]周波瀾.試論小說《恥》的歷史主題[J].太原: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12).
[3]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