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昌
摘要:本文主要從我國證監(jiān)會官方公布的《上市公司執(zhí)行會計準則監(jiān)管報告》切入研究,站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背景下,來看待我國上市公司對公允價值計量的信息披露問題。從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等客觀條件出發(fā),以公允價值的披露為對象,并僅針對報告內容和現(xiàn)實情況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信息披露;準則監(jiān)管報告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騰飛,財務會計的目標也朝著決策有用觀方向發(fā)展。自2006年新會計準則頒布提出“公允價值”這個概念以來,直到2014年7月1日開始執(zhí)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39號—公允價值計量》再一次就公允價值給出了清晰的定義:“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fā)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公允價值及其計量一直是會計界的熱點問題,而上市公司又是研究企業(yè)執(zhí)行會計準則的重點對象,這使本文的研究既具備了現(xiàn)實性,也體現(xiàn)了科學性。
1.引言
1.1公允價值計量信息披露
公允價值在2006年新會計準則中出現(xiàn)以來就備受關注,特別是在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金融界部分分析師把矛頭指向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更是讓公允價值計量身處風口浪尖。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衍生金融工具和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主要的估值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在我國的新會計準則中,運用公允價值有三個前置條件——即按照市場活躍程度將市場劃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存在活躍市場,能夠獲取公開市場交易價格;第二層級: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存在可替代或者有可比性的資產或負債交易可供參考;第三層級:不存在活躍市場,且不存在可替代或者有可比性的資產或者負債交易可供參考。在考慮了這三個層級的條件后,最優(yōu)使用市場法,然后是成本法,最后是使用收益法來進行公允價值計量。
作為一種計量屬性,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影響往往被賦予了更多妖魔化色彩。其實,在認識公允價值這種計量屬性時,需要更為客觀的態(tài)度。同時也要意識到,目前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還有待完善。
1.2上市公司執(zhí)行會計準則監(jiān)管報告
新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頒布后,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和保證新會計準則的順利實施,證監(jiān)會加強并完善了監(jiān)管措施。該監(jiān)管報告是由證監(jiān)會組織專門力量,對前一年度已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進行審閱,是對上市公司年報一次較為官方、系統(tǒng)、全面的披露情況總結。
本文主要選取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連續(xù)四年,即2009、2010、2011和2012的監(jiān)管報告來進行分析和研究。旨在研究后金融危機時代,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真實情況,有利于直觀的了解在經濟情況更為復雜時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客觀情況。
2.基于報告的披露分析
在連續(xù)多年強調公允價值的重要性的背景下,公允價值的確認、計量和披露都在外界和會計準則自身的約束下不斷得到規(guī)范和完善的。公允價值在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運用情況中占據(jù)的地位及其帶來的影響,將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2.1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披露
在分析公允價值變動對上市公司損益的影響之前,首先需要明確公允價值變動在實際上市公司使用中的基本情況。本文以下分析主要考慮公允價值計量所涉及到的絕對額和所涉及到的公司數(shù)量兩方面。從這兩方面的分析能夠得出公允價值計量影響上市公司的廣度和深度,有利于披露問題的研究。
2.1.1公允價值變動影響的絕對額
在對四年的監(jiān)管報告進行處理之后,能夠看到監(jiān)管報告所涉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以及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變動金額總和,通過數(shù)據(jù)計算出變動占比。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總金額不總是逐年上升的。在上表未列示的2008年,因為金融危機等因素,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523.56億元。2010年相比于2009年,減少8.05億元,同比下降8.47%;2011年相比于2010年,減少72.03億元,同比下降82.81%。這說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所帶來的損益變動并非是一味的增加或是減少,而是隨著經濟環(huán)境的變換而變動的。
從總額上可以看到,公允價值變動對凈利潤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即使在占比最高的2009年,也沒有達到1%。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從整體上來看,并不如普遍猜測的那樣廣泛;從公司本身來說,對利潤的影響也較小。這既說明在我國公允價值計量需要再不斷的完善,也說明我國對于公允價值計量的推廣和使用并不突出。但較低的占比往往會使公司更不愿去進行準確、規(guī)范的披露。
另外,2009年有7家,2008年有4家上市公司通過調整公允價值實現(xiàn)了稅前盈虧方向的變化,而2010年則沒有上市公司采用此法扭虧為盈。這個數(shù)據(jù)為大部分人擔心公允價值廣泛使用后會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工具做出了較好的解答。
2.1.2公允價值變動影響的上市公司數(shù)
除了總額上的比較以外,本文也從公司數(shù)量和影響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以企業(yè)監(jiān)管報告的2009年和2010年披露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可以得到以下表格數(shù)據(jù)。
2013年上市公司公允價值損益的金額集中在損失十萬至收益一千萬這個區(qū)間內的總共有282家,占總數(shù)519家的54.34%。超過一半的占比體現(xiàn)出了公允價值計量在現(xiàn)階段使用的廣度和深度的不足,也為披露提高了難度。由于金額小、數(shù)量少,往往導致上市公司并不按照準則或是規(guī)定的要求詳細披露信息,而是簡單的直接列示金額或披露但未詳盡履責。
2.2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情況分析
2.2.1公允價值計量在上市公司中的使用范圍不大
僅以2009年我國1714家上市公司年報做分析,有436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但只有99家公司報告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報告的公司數(shù)占比是較低的。而對于投資性房地產而言,727家上市公司有該項資產,其中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只有26家,僅僅占3.57%。
通過分析可知,從公允價值變動影響的絕對額和公司數(shù)量兩方面來看,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的使用范圍并不大。特別是在受到了次貸危機的沖擊以后,面對著更加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如何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并且很好的披露將是面臨的一個更大難題。
2.2.2披露的信息并不完善和不充分
從信息披露的情況上來看,我國大部分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集中于第二層次,而采用第一層次即市場公開報價的非常少(2010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第一層級的資產和負債占比分別為12%和3%)。在這樣的情況下,處于第二層級的披露不詳盡。第三層級的很多上市公司僅僅是列示了資產評估報告,而不能提供所使用的參數(shù),也沒有自評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另外,不同公司的披露方式并不一致,沒有一種統(tǒng)一的估值方法。
對于公允價值計量使用最多的金融工具一項,《CAS37——金融工具列報》的第29條提出了公允價值信息通用披露的詳細要求。公允價值計量所使用的方法,包括直接由活躍市場報價得來以及采用的估值技術需要進行披露;公允價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術確定,該估值技術是否使用公開交易價格或易獲得的市場數(shù)據(jù)作為假設需要披露。這往往是在披露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要求呈現(xiàn)的東西難以在我國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報中看到,更多的是上市公司簡單列示評估事務所的報告。這些報告中,沒有詳細的闡述和分析,對最后的估值是否偏離市場程度也未進行披露。
由此看來我國對于公允價值計量的使用和最后的披露上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官方的《上市公司執(zhí)行會計準則監(jiān)管報告》中都僅僅是論述為“部分上市公司沒有明確披露這些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如何計量的,使用了怎樣的估值技術,主要的參數(shù)是什么”。從而導致的后果是報表使用者無從判斷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否準確、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是否真實合理。
3.結論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知:在我國,公允價值計量這種計量模式的使用和發(fā)展還不完善。值得注意的是,此種不完善還包括了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時,信息披露的問題。針對分析得出的問題,主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現(xiàn)階段要繼續(xù)在我國推行公允價值計量
在新的會計準則中,投資性房地產、金融工具、債務重組、生物資產、存貨、長期股權投資、非貨幣性交換和套期保值等十七個細分的會計準則都在不同程度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從理論上來講,我國的公允價值覆蓋面廣、能夠使用的會計科目也較為豐富。
但是對比于公允價值計量發(fā)展較為成熟的美國而言,雖然我國將公允價值引入了新準則,但是我國的上市公司中,能夠較好使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并不多。這種實際情況要求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準則進行完善,可以參照美國成熟的準則體系,使之不斷與國際趨同。同時也要從技術和制度兩方面入手,結合我國國情,在現(xiàn)階段加強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推廣。
3.2完善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規(guī)范
在完善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披露規(guī)范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建立起一套具備我國特色的披露體系。
公允價值計量三個層級在我國發(fā)展地并不充分,披露規(guī)范應將其納入考慮。在報告主體的具體披露中,除了詳盡的列示所采用的估值方法和估值技術以外,還應披露采用這種發(fā)放和技術的背景條件,即市場環(huán)境和相關數(shù)據(jù)的具體情況等等。只有披露了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可靠性層級,特別是在使用第二和第三層級時說明了進行調整和估值的市場環(huán)境和所選參數(shù),公允價值計量的準確性和精確性才能夠得到提高。
3.3加強對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監(jiān)管力度
加強對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計量的監(jiān)管可以內外兩方面入手。
對內加強內部監(jiān)管,優(yōu)化董事會結構,引入具備專業(yè)素質的人才作為外部董事,從而提高董事會履行責任的能力。同時加強內部的會計控制,管理層對公允價值計量的依據(jù)、公允價值確認的方法和程序都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
對外加強政府監(jiān)管和社會監(jiān)管。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上市公司執(zhí)行會計準則監(jiān)管報告》中有做過對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具體專題研究,這無疑從政府監(jiān)管方面加強了對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監(jiān)管力度。社會監(jiān)管主要依靠注冊會計師保持獨立性,獨立的進行審計和監(jiān)督,保障會計信息的質量。
只有完善了這種內外兼修的監(jiān)管體系,加強了對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重視程度,才能保證上市公司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披露詳盡、可靠。(作者單位: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成都分所)
參考文獻:
[1]谷芳杰.對我國上市公司公允價值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2.
[2]陳宇建,張繼袖,劉國艷. 基于不確定性的公允價值計量與披露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07( 2)
[3]王淑嬌.試論公允價值計量下的利潤操縱及其防范.[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0)
[4]袁田.公允價值信息披露淺探.[J].群言堂.2008(7)
[5]劉雪清,翟新芳.基于改進公允價值計量披露方式的設想.[J].商業(yè)經濟.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