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紅
我想所有參加過高考備考的考生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厭倦、疲勞、煩躁。
它們像化不開的陰霾一樣籠罩在學生的心頭,讓部分學生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高考復習的總體時間較長(有的學校復習時間近一年),對某個專題(知識點)的復習有時都要花上近一個月的時間,似乎每天講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其次,學生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加上睡眠嚴重不足,而每次的努力換來的又是不盡如人意的分數(shù),久而久之,厭倦、疲勞、煩躁等心理便產(chǎn)生。而這種心理對于不太喜歡語文的考生來說,更為嚴重。那么,作為語文老師,如何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的陰霾,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呢?多年的執(zhí)教經(jīng)驗告訴我,快樂之風可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厭倦、疲勞、煩躁的陰霾。
首先,用教師自身的快樂之風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的陰霾。
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一個陽光、快樂的形象,也就是不能把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課堂,不因?qū)W生的作業(yè)質(zhì)量、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拿學生開刀、大發(fā)雷霆。學生偶爾考砸了,要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多鼓勵學生,幫學生找丟分的原因,多挖掘?qū)W生的長處,多找學生答得好的試題來表揚??傊處熞冀K保持一顆樂觀的心,保持一種快樂的精神,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復習,這樣,方可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的陰霾。
其次,用信息技術(shù)的快樂之風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的陰霾。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藝術(shù)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睂Υ?,我便利用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的好奇、渴望和熱情,通過多媒體教學藝術(shù)使學生喜歡語文課,用信息技術(shù)的快樂之風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的陰霾。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用勵志視頻作為“誘餌”,獎勵學生。記得有一次模擬考,我班學生考了個年級同類班級第一,學生高興之余要我給他們買吃的。但我認為物質(zhì)獎勵不如精神獎勵更有意義。于是我提出給大家觀看勵志故事視頻的建議。學生對我的想法表示贊同。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讓學生快樂起來,他們觀看視頻時很投入,視頻中主人公或堅強、或剛毅、或勤奮的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激勵著他們。之后的每次考試(至今為止),學生們都極其努力,并且都能保持年級排名第一名的好成績,而我每次也都以這樣的勵志故事、視頻讓他們在快樂中享受著。原來愁眉苦臉的他們此時臉上堆滿了笑容,學習的興趣更濃了,積極性也更高了,從而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
第二,給學生的作業(yè)或答卷拍照,以此鼓勵或鞭策學生。學生平時的作業(yè)或答卷,改完后,也許老師覺得有很多知識要講,可是講評時部分學生對自己錯的地方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學生“啟而不發(fā)”,教師反復講解,學生也很難徹底領(lǐng)悟。這就導致一些問題盡管老師反復講,而學生卻反復錯。這時,我和學生商量,不如我們利用相機把他們作業(yè)中好的差的各選些作為例子不記名地拍下來,然后在平板電腦中展示出來。這一提議立刻得到學生的贊同。當卷面書寫整潔、答題規(guī)范而又正確的答卷和書寫較亂、答題思路不清晰以及不規(guī)范的答卷在屏幕上對比著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時,他們可以直觀地、形象地比較出自己的長處或短處。這對答得好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快樂、自豪是不言而喻的,而對答得不好的學生,也可避免被點名的尷尬。這樣的形式既可達到鞭策學生的目的,又可緩解學生心頭因經(jīng)常答錯而產(chǎn)生的煩躁情緒,從而使他們快樂地接受自己的錯誤,并在與別人的比較中快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而這也就達到老師讓學生快樂學習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這種做法比起枯燥無味的講評或批評生動、有趣得多。當這種信息技術(shù)的快樂之風在課堂上吹起時,還用擔心籠罩在學生心頭厭倦、疲勞、煩躁的陰霾不被吹散嗎?
第三,用音樂的快樂之風吹散籠罩在學生心頭的陰霾。
高三學生的生活軌跡通常被人們稱為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他們每天面對的是深不可測的題海,曾經(jīng)年少時的輕狂,曾經(jīng)陶醉過的音樂,此時都已化作浮云,取而代之的是每張長度近一米的試卷,是老師不厭其煩的試題講評。而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高考復習時,完全可以跳出枯燥乏味的牢籠,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復習的樂趣。十七、八歲的高三學生正是喜歡聽歌的年齡,于是我從這一點出發(fā),在復習詩歌鑒賞單元時,給學生播放一些詩詞的歌曲,如《明月幾時有》、《一剪梅》、《赤壁懷古》等,用音樂的快樂之風吹散由種種原因造成的籠罩在學生心頭的厭倦、疲勞、煩躁的陰霾。
總之,在高考復習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教師要善于將現(xiàn)代先進、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復習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這樣才可以令我們的高考語文復習課充滿活力,才能使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增強復習效果。
(責任編輯 韋淑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