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專題教學是增強高校思想組織理論課實效性的有效辦法,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題設計時存在一些問題,開展科學合理的專題設計是搞好專題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專題設計
2008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指出“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認真探索專題講授、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把系統(tǒng)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專題教學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選擇,采取專題教學的方法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專題教學的意義
專題教學既能囊括教材的基本內容,又能兼顧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更好地貫徹課程教學目標。傳統(tǒng)式教學一般是圍繞著知識點而展開的教學。很難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夠進行深度教學。無論是其教學目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設計,大多是為了突出知識點的傳授與掌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若僅僅采用傳統(tǒng)的傳授知識點的教學方式,這些知識點都是松散的,只是適應教材體系的機械拼接。教學方式的教學目的是講清講透知識點,比較注重灌輸,比較嚴肅,缺乏有效的互動。不能以學生為本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互動的重要性,不能真正做到“三進”。通過專題教學,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第一,專題教學理念先進,不僅僅注重知識點的傳授,還能將研究型、互動型、啟發(fā)型教學結合起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有利于師生互動,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性。專題教學能解決授課的知識性、趣味性的矛盾問題。專題教學可以通過選取典型的事件貫穿所要講授的知識點,融合授課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問題,提升課程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對理論感興趣,對論點愿意參與,使課堂實現師生互動、雙向交流,讓學生在課堂暢所欲言、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討論、參與創(chuàng)作的能力,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可得到充分體現。專題教學的特色是科學整合理論精髓,教學中老師可以找到理論的切入點,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有所思,討論時做到有感而發(fā),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專題教學能解決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問題。比如,按照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方案,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綜合了原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社會主義的內容,是3個學分,卻只有54個學時,這樣少的學時數與要講授的豐富內容形成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如此豐富的教學內容,而不至于讓學生厭煩,這是很有藝術的一件事情。專題教學是一個較好的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途徑。在一個組織好的專題教學之下,可以涵括盡可能多的知識點,而且可以突出知識點的重點難點。
第三,有利于優(yōu)化理論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專題教學對每一個教學專題都進行科學的探索,有機整合章節(jié),優(yōu)化理論結構、廣泛收集資料、拓寬知識范圍。從課程的導入、問題的提出、理論的導航、青春的話題等諸多內容入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精心設計,結構邏輯性強且觀點明確,即擴充了知識量,活躍了課堂,也使抽象的理論簡單化。學生在課堂可以通過積極參與,不斷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了解更多的社科人文知識豐富知識量,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理論修養(yǎng)的良好途徑。
第四,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與針對性。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較沉悶,學生沒有積極主動性,而專題教學能發(fā)揮各專業(yè)老師的優(yōu)勢,突出理論的時代性、鮮活性和實踐性,增強教學實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興趣、世界熱點、熱門話題、專業(yè)特點等來選擇重點教學,力求在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的同時,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增強教學實效。教師可以用專題來安排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
第五, 有利于教師做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高校老師的兩個基本任務就是教學與科研。采用專題教學有利于教學與科研統(tǒng)一起來,便于教師把學術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而賦予了講授內容的學術性。對專題的研究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思路開闊,知識結構得到改善、學術水平有所提高,也能站在新的高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更新,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生動的、實效的教學。同時專題本身就可以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科研領域也可以相對集中,而課堂又為教師從事科研提供了更現實的實踐平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專題要以教育部的教學大綱為依據,結合社會現實、學生實際和教育部統(tǒng)一編制的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設計專題是專題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專題設計存在的問題比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專題設計目的偏離教材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政治性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其特殊性在于其教學大綱和教材是國家統(tǒng)一的,任何形式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內容都必須以現行的“05 方案”為依據。專題設計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學內容的重組,將教材體系有效的轉化為教學體系。但是,有些老師在專題設計過程中,增刪教學內容沒有基于教學大綱的要求,沒有堅持教材的基本精神,缺乏科學性、權威性和嚴肅性。
第二,專題設計內容與現行教材完全一致,缺乏創(chuàng)新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材是由中宣部教育部統(tǒng)一組織編寫和出版,其權威性和統(tǒng)一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專題設計時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缺乏必要教學設計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工制作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在專題設計時,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僅僅是把原有的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改頭換面,或者是調整次序,或者是換個標題,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動,這就與專題教學貌合神離。
第三, 專題設計題目缺乏新意。專題設計的題目應該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專題設計題目直接決定專題教學內容,影響專題教學效果。專題設計題目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新意,難于引起學生的興趣,有的題目直接是教材目錄的變通,沒有顯示出專題教學內容的時代性、針對性。當然,專題設計還存在著其他問題,例如,對知識點的處理存在跳躍過大,違背了教學規(guī)律問題; 過分講究知識的系統(tǒng)性,忽視了中學與大學知識點重復問題; 專題設計注重了內容的生動性、現實性,而缺乏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應有的理論深度等。
三、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題設計實效性的對策
專題設計是基礎。以專題教學為主,優(yōu)化教學內容。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理論嚴謹,觀點明確,專題教學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之上。
第一,專題設計必須符合教學大綱。全面采取專題教學,要能按大綱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設計上不要完全脫離教材,選材盡量選擇既是教學重點,又是社會熱點,更是學生普遍關注的話題;既要考慮知識結構的邏輯性、啟發(fā)性、思考性,還要考慮是否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討熱情和學生知識承受能力。
第二,專題設計要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對理論的整合、提煉,對觀點的分析和討論,不偏離理論方向。不要一味追求專題講座效果而忽略了知識重點,形成散而不精、學而不懂的局面。注重實效,開闊視野,理論滲透更多的社科人文知識,使教學內容成為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特色專題。實現寓教于樂,理論更精練、內容更充實,為學生搭建一個理性的認知平臺,讓學生快樂參與輕松學習。教師應該在設計專題時提煉精華,合理整合理論與時事,讓每一專題既有結構嚴謹的理論知識又有精彩絕倫的教學情節(jié),從而真正地實現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達到能理解、能認知、能反思的實效。
第三,專題設計基于大學生的現狀。目前有些專題教學設計與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所思所想大相徑庭,與學生的期望幾乎脫節(jié),缺乏有針對性的專題教學設計。專題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要針對大學生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進行系統(tǒng)的調研,較為準確地概括了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其中包括大學生對政治理論課的態(tài)度、目前的學習狀況、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等等,為專題教學設計提供第一手資料,提高專題教學的針對性。
第四,專題設計要從現實問題出發(fā)。在教學專題設計時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和現實問題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問題引出理論,用理論分析問題。如果教學只是從理論到理論,這也許適用于專門搞理論研究的教學,但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設計專題時可選擇一個現實問題作為切入點,通過對現實問題的分析來引出相關的理論,并通過理論與現實問題的內在聯系,把運用理論對現實問題的分析作為教學專題的重點。從分析現實問題出發(fā)來講理論的教學設計,實際上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有問題意識,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必須關注現實問題,要敏感地把握大學生中間的熱點、難點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提煉為教學的切入點,使理論分析具有現實的具體內容,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
[2]張雷聲.新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探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7.
【作者簡介】
潘金剛,1975年1月生,安徽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