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英
摘 要:幼兒的安全與教育不僅關系到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同時關系到家庭的幸福與國家的未來。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安全教育是社會的“敏感神經(jīng)”,越來越被社會關注。然而近日,多所幼兒園被曝私自給幼兒喂“病毒靈”等藥物,引起社會關注。家長應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提高家庭安全教育的意識,使幼兒從意識到行為發(fā)生改變,從而減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安全教育;家庭安全教育;幼兒園喂藥事件
近日,幼兒園喂藥事件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話題。首先曝光的是西安兩所幼兒園,據(jù)了解,這兩所幼兒園長期給孩子喂“病毒靈”。這一駭人聽聞的消息傳開后,大家紛紛聲討幼兒園的可恥行為。然而無獨有偶,繼西安兩所幼兒園曝光之后,蘭州、吉林、湖北等地相繼曝出幼兒園喂藥新聞。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被曝光,而大家的心情卻是越發(fā)的沉重。幼兒園這一培育祖國下一代的神圣之地竟然存在這么大的安全隱患,不得不引發(fā)大家的深入思考。
此類事件一經(jīng)曝光,輿論矛頭直指幼兒園,網(wǎng)上戲稱幼兒園為“藥兒園”。當然,在此次事件中,幼兒園難逃其咎,一些幼兒園為保證出勤率,在家長與相關部門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幼兒喂藥,此舉直接危害幼兒的健康,部分孩子由于長期服藥,導致身體出現(xiàn)異常。在相關部門對此類幼兒園進行排查處置的同時,大家就藥品管理問題、幼兒園保健醫(yī)的資質問題、部門監(jiān)管問題、民辦園生存問題等進行了討論。那么,喂藥事件中也反映出幼兒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家長思考。
一、幼兒園喂藥事件“關鍵情節(jié)回顧”
相關報道指出,已有孩子吃藥快三年,且有些孩子身上出現(xiàn)異常,未能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與關注。據(jù)報道,事件的源頭是一位母親無意中地發(fā)現(xiàn):孩子回家告訴媽媽說自己以后再也不會感冒了,因為吃了藥。母親當即追問吃藥問題,并讓孩子把藥帶回家,至此服藥消息相互傳開。很多家長回憶說,孩子經(jīng)常喊肚子疼,但一直沒在意。
為了隱瞞喂藥事實,幼兒園用各種手段來控制孩子。相關報道將幼兒園蒙蔽家長的手段總結如下:給幼兒營造一個“秘密”,用保守這個秘密阻止孩子對父母的傾訴;利用在幼兒心中的絕對權威,讓他們相信吃的不是“病毒靈”而是“聰明豆”;當權威受到挑戰(zhàn),就施加嚴厲措施形成“示范效應”,以儆效尤。
幼兒年齡小,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對一些事情缺乏辨別能力。同時容易輕信他人,尤其是老師的話。喂藥事件中幼兒園正是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蒙蔽家長而非法牟取自身利益。
二、從家庭教育角度分析“喂藥事件”
幼兒園“喂藥事件”暴露出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有幼兒園喂藥長達五年之久,在這么長時間里,家長沒發(fā)覺,幼兒也沒有主動向父母說出口,盡管最后的“東窗事發(fā)”,也是出于幼兒的“無心之口”。有些幼兒園對幼兒采取強制手段威脅幼兒,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孩子“閉口不言”?我們的家庭教育究竟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
1.家長對幼兒缺乏關注
由于幼兒園長期喂藥,一些幼兒身體出現(xiàn)異常,“時長肚疼、頭暈”,有些幼兒向家長反映,家長誤以為孩子為不想上幼兒園找借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家長雖帶幼兒去檢查,但是因未檢查出異常而認為幼兒身體沒有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幼兒放學回家時,很少有家長耐心地詢問幼兒在園情況。加之年輕父母工作的較多,與孩子溝通交流機會少。
2.家長“好心辦壞事”
在“喂藥事件”中,多數(shù)幼兒并沒有對吃藥行為產(chǎn)生反感。這與家長也有一定的關系。家長總是教導孩子在幼兒園要做一個乖孩子、要聽老師的話。當然,在教育孩子上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讓孩子聽老師的話似乎也無可厚非,但是幼兒對于事件的辨別力與獨立思考能力是需要從小鍛煉的。幼兒園“喂藥事件”中,孩子長期服藥卻不告訴家長,多數(shù)是由于教師權威在起作用。
3.家長缺乏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
安全意識培養(yǎng)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體現(xiàn)在隨時隨處。家長對幼兒安全意識地教育應放在重要的位置,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從幼兒園“喂藥事件”中也反映了家長對幼兒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單一。大多數(shù)家長只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識進行教育,但是對一些突發(fā)事件地應急處理、人身安全知識等缺乏相應的教育。同時,教育的方式大多是較隨意的,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且目的性與針對性不強。
三、幼兒園“喂藥事件”的家庭教育啟示
隨著孩子進入幼兒園,許多家長認為教育幼兒的責任轉向幼兒園,幼兒一旦出現(xiàn)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幼兒教師的責任,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幼兒的問題。同時,由于大多數(shù)家長屬于年輕父母,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日常習慣等方面的教育較缺乏,加之工作繁忙,大多數(shù)家庭中接送孩子的都是爺爺奶奶等長輩,對幼兒的隨機教育缺乏針對性與專業(yè)性。但是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應在第一位。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教師,對幼兒的教育負主要責任。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安全教育,對幼兒是十分必要的。
幼兒園“喂藥事件”也給家長們上了一堂課。家長作為教育孩子的“老師”之一,應當對孩子的教育予以高度地重視。家長除了配合、監(jiān)督幼兒園教育之外,還應該在家庭中延續(xù)教育功能,通過隨機教育的方式有目的地將安全教育相關知識傳授給孩子,使其產(chǎn)生安全意識,最終形成安全行為。
首先,家長應該意識到,幼兒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連續(xù)的過程,需要家長有耐心。同時應當注意教育的方式不應太直接,以孩子能夠接受、較好接受的方式講給孩子聽。例如有些細心的媽媽有每天都堅持與孩子睡前談話的習慣,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當然教育的方式并不是直奔主題。有些家長將要講的內(nèi)容編成孩子愛聽的童話故事,甚至有些家長將童話故事進行改編。這樣孩子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對感興趣的事物才感觸最深。
其次,要尊重孩子,關心孩子,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并養(yǎng)成訴說的習慣。要讓孩子知道,凡事要遵從自己的感受,不舒服就要說出來,哪怕對象是自己的老師。例如繪本《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摸我》就是要孩子養(yǎng)成大膽表達感受的習慣,這樣才能夠防止一些惡劣事件的發(fā)生。那么,關心尊重孩子是前提,只有這樣孩子才愿意將一些事情分享給父母聽。有許多家長對孩子沒有耐心,通常認為孩子沒事找事,不關注孩子的需要。例如幼兒園“喂藥事件”就有孩子經(jīng)常向父母反映身體不舒服,家長以為孩子在為不上幼兒園找借口而置之不理。
此外,要讓孩子知道有些秘密是不需要保守的,而且應當及時與家長溝通。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守秘密”在涉童案件中出現(xiàn)頻繁。在一些教師猥褻幼兒的案件中,老師就以與孩子“約定秘密”的手段來達到其目的。家長應讓幼兒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秘密都應當保守,對于碰觸自身身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等行為,即便是秘密也應當及時向父母訴說。
最后,案件中涉及老師的權威問題。這一問題也與我們平時的教育有關,我們教導孩子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要時時防著陌生人,卻忽視了另一群體——熟人。對于熟人提出的一些要求、做出的一些行為也應該有所防備。關于熟人的涉童案件也不乏少數(shù)。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當以正確的方式使幼兒明白怎樣的行為是能夠接受的,怎樣的行為或要求不能接受,不管行為實施的對象是誰。
總之,幼兒安全教育是家庭必修課,家長要上好這堂課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采用恰當?shù)姆绞?,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產(chǎn)生安全意識。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fā)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