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玉
摘 要:課外閱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已有的學習方法,通過學法的遷移,自主、自覺地閱讀課外讀物,獲得知識,豐富積累,陶冶情操,提高閱讀能力。通過巧妙引導學生有趣、有序、有度、有物、有恒地進行課外閱讀,拓寬視野,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和習慣,讓書籍引領學生健康成長,讓書香潤澤學生的心田,讓閱讀點亮學生的人生旅程。
關鍵詞:有趣;有序;有度;有物;有恒
開展行之有效的課外閱讀活動,是學生拓展視野,豐富積累,學會學習,提高能力的長遠之計,是實現(xiàn)自能讀書的重要途徑。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要求,強化了小學生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不等于放任學生自由選擇讀物、自由閱讀讀物或可讀可不讀,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已有的學習方法,通過學法的遷移,自主、自覺地閱讀課外讀物,獲得知識,豐富積累,陶冶情操,提高閱讀能力。
一、讀有趣,主動積極是動力
閱讀興趣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要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除了要講明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外,還應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和特點啟發(fā)誘導,激發(fā)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途徑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條,是引導學生找到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例如,教《只有一個地球》之前,就介紹學生課外閱讀《愛我海洋》中的第六章。在上課時提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地球還受到了哪些污染?學生把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帶進課堂:廢水污染,核輻射等。沒看過書的同學不知道什么是核輻射,便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這樣激發(fā)了他們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了《卡羅納》后結合三年級教材中的《爭吵》引導學生閱讀“資料袋”,了解《愛的教育》的大致情況,請讀過《愛的教育》的學生講一講書中其他的故事,教師趁機介紹這部影響深遠,廣為流傳的書,激發(fā)他們閱讀的期待,鼓勵全體同學課后閱讀這本名著。
二、讀有序,循序漸進貴得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過的閱讀方法遷移,對所選擇的課外閱讀文章按一定的順序、一定的步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閱讀,逐步讀懂文章,獲得知識,豐富積累,鍛煉能力。學生往往對課外讀物大概看一遍就算了,或不知讀些什么,怎樣讀。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要求和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可采用“六遍讀書法”進行閱讀。一讀,讀內(nèi)容,抓住文章的大意,了解主要情節(jié);二查,查工具書或資料理解一些關鍵詞語、句子;三注,在書上或筆記本中注寫自己對詞、句、段的理解、質疑、感受、體會等;四摘,摘錄精彩詞句片段、有關知識或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豐富自己的積累;五記,背誦值得背誦的精彩片段,識記有關知識;六品,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當然,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學生的不同水平和不同的文章進行,不能一概強求。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注意處理精讀和泛讀、略讀和瀏覽的關系,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采用這些方法進行閱讀。
三、讀有度,讀有所得是關鍵
課外圖書讀物繁多,深淺不同,文體各異,學生的閱讀水平,知識經(jīng)驗積累更是千差萬別。因此,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選擇適當?shù)膬?nèi)容,選擇難易度適當?shù)奈恼逻M行閱讀。對于同一篇文章,同一部名著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能力引導他們有層次地讀,不能統(tǒng)一強求。例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他們讀順、基本讀懂文章,能抓住主要內(nèi)容;中等的同學稍微提高,要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或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主要的寫作方法;學有余力的同學可再提高,如理清條理,揣摩作者怎樣表達情感,感受表達方法,鑒賞文學作品等。就積累來說,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積累建議,從積累詞語,積累句子到積累片段等等。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同,對同一主題同一文章的課外閱讀,也可以選擇不同的版本進行。例如,對《三國演義》的閱讀,閱讀水平高的可以選擇原著閱讀;中等的可以選擇改編本進行閱讀;較差的甚至可以選擇繪畫本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讀得有趣,讀得有勁,讀有所得,不因要求太高而泄氣,不因要求太低而濫讀。
四、讀有物,去粗取精奠基礎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閱歷不深,原有的知識也不太多,所以課外書的選擇上就要求教師定期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書刊。充分利用校內(nèi)圖書館,鼓勵學生積極借閱圖書。除此之外,班級內(nèi)還設立了閱讀小站。同學之間還可以進行相互推薦,交換閱讀。一般來說,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能力,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需求來挑選有益的課外讀物。
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愛幻想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他們就愛讀帶有幻想的故事,如科幻故事、童話等;好奇也是孩子們的共性,因此,不少孩子喜歡讀探險故事類的書籍;小學階段孩子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一些生動形象的小故事也會吸引孩子去閱讀,如寓言故事;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詩,表現(xiàn)了孩子們善良的童心,天真的童年,更為孩子們所喜愛;那些被千古傳誦的經(jīng)典著作,文字精美,通常描寫的或是人之常情常理,或是世間常景常物,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要想方設法指導學生多讀;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的時文,也往往為學生所理解所喜愛。這些讀物都具有推薦價值,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們閱讀。
五、讀有恒,書香逐漸潤心田
古人云“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只有保持一定的課外閱讀時間,才有助于閱讀習慣的形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著名詩人郁達夫年輕時每天閱讀五小時以上的書,廣泛的閱讀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小學生自控能力較低,閱讀往往具有不穩(wěn)定性,大部分學生需要老師的監(jiān)督指導。教師每天上語文課時抽出幾分鐘時間,安排讓一兩名學生講述自己的讀書收獲,其他同學評議。如此一來,不僅能矯正學生閱讀中的不足之處,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每隔一段時間再組織一次讀書匯報活動,或口述、或展示,或做圖書卡片、剪貼報、手抄報等,如此通過多彩的讀書匯報形式讓學生盡情地吸取精神營養(yǎng)。
當然習慣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形成的。教師要將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納入日常的教學管理,經(jīng)常把學生帶入圖書室、閱覽室,學生們經(jīng)常在浩瀚的書海中自由泛舟。要求學生每天讀書至少堅持20分鐘,并做好讀書筆記,把自己覺得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及時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習慣自然就形成了。并將牢牢地在身上生根。
閱讀就是在心靈的溝通與對話中,感悟生活,品味人生,增長知識。我們要帶領學生們 “躍馬平川”地去開辟課外閱讀的新天地,有趣、有序、有度、有物、有恒地進行課外閱讀,拓寬視野,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和習慣。讓書籍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讓書香潤澤孩子們的心田,讓閱讀點亮孩子們的人生旅程。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東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