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拉關系是中國社會人際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實質上是把人際交往中那些短暫不穩(wěn)定而又可選擇的關系變成持久穩(wěn)定而無選擇的關系。中國人在人際關系建構中之所以偏好拉關系,主要是由中國社會的基質和人際關系結構內在的結構性壓力決定的。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中國人發(fā)展出一整套拉關系的策略選擇,主要包括宴請、送禮、結拜和結親、互惠等。作為一種特殊主義的行為方式,盡管拉關系在社會現(xiàn)代化過程中日益受到人們的貶抑和批評,但要使之從生活世界退出,恐怕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關鍵詞〕拉關系;人際關系;結構性壓力;人際關系建構
〔中圖分類號〕C912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4)03-0097-07
〔作者簡介〕周建國,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30。一、引言
中國人的人際交往或互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起始于“關系認同”。也就是說,在特殊主義盛行的中國,社會行動者要在人際交往中與一個陌生人發(fā)生交往關系,往往需要從“同鄉(xiāng)”、“同學”等九種或十種中國人認同的關系入手才能比較順利地展開人際交往。〔1〕但是,經(jīng)驗事實表明,在中國社會里,人際交往中雙方即使有某種彼此認同的關系,也只能是有助于彼此之間認識,或者為雙方心理上的彼此接受創(chuàng)造一個前提條件,并不能確保彼此就一定能夠進一步深入交往下去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那么,要使這種彼此認同但不穩(wěn)定的短暫關系進一步深入發(fā)展成為穩(wěn)定而持久的關系,雙方之間需要做什么進一步努力呢?拉關系就是其中最為基本的行動策略。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筆者把拉關系看成是中國人建立理性人際關系的第二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當今中國社會里,對于拉關系這樣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人們要么是津津樂道關系運作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的好處,要么是斥其為中國社會人際交往中一種極具負面意義的現(xiàn)象而對其深惡痛絕。這兩種對于“關系”或“拉關系”的看法都不符合客觀實際,唯有理性地對此展開研究才是應該持有的科學態(tài)度。
二、何謂拉關系
盡管每個生活在中國社會的人對拉關系并不陌生,也知道它對于社會行動者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夠把關系或拉關系說清楚的人并不多見,至于其中的本質內涵、運作邏輯及形成機理和功能等要素,更是不甚知曉?!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拉關系”的解釋是:“跟關系疏遠的人聯(lián)絡、拉攏,使有某種關系(多含貶義)?!睆倪@一解釋中可以看出,所謂拉關系,就是通過經(jīng)常性聯(lián)絡或互動把原本彼此疏遠的關系變成穩(wěn)定持久的關系。由此可知,要弄清楚“拉關系”究竟是怎么回事,還得弄清楚“關系”一詞在中國人人際交往中的特殊含義。《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關系”一詞的解釋有六條,其中與本項研究相對應的解釋是“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間的某種性質的聯(lián)系”。但這一解釋并沒有揭示出中國社會人際交往中“關系”一詞的真正含義。有學者指出:“中國人絕對不把片面地打交道的人說成是‘有關系,比如顧客、醫(yī)患、買賣等關系,我們說‘這個人跟我有關系,那么肯定就是指家人、親戚、同學、戰(zhàn)友、同事、鄰居等等,也就是一定是跟你有長期交往的人。這些關系同血緣、地緣相吻合,是拆不開的。”〔3〕這一解釋看到了中國人常說的“關系”一詞的真正內涵,中國人所說的關系,指的是一種穩(wěn)定持久而無選擇的關系。與生俱來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關系等,都是穩(wěn)定持久伴隨一生的。不僅如此,這些關系還是個人無法選擇的,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交往的人怎么變化,這些關系都是無法改變的,更是無法重新選擇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中國人所說的“關系”,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與經(jīng)驗世界的契合性。也只有在此基礎上來理解“拉關系”,才能更為準確地理解其真正的內涵。由于關系是一種穩(wěn)定持久而無選擇的東西,那么所謂拉關系,就是通過種種人際互動策略把那些短暫的、不穩(wěn)定的、可以選擇的人際關系變成穩(wěn)定持久而無選擇的人際關系。只有交往雙方達到這種狀態(tài),才能說雙方之間搞好了關系。否則,人際關系還只能算是西方學術語境中的交流、交往、溝通等,算不上中國人常說的“關系”。以到醫(yī)院找醫(yī)生看病為例,即使你不認識某位醫(yī)生,但只要你找到一位與該醫(yī)生有關系的人做介紹,你就可以認識這位醫(yī)生。但這時你與該醫(yī)生的關系,只是停留在“僅僅認識”的水平上,還達不到中國人所說的彼此“有關系”的程度。該醫(yī)生看在你找的熟人的面子上,這次看病或許會給予一定程度的關照,若要長期從他那里得到關照,幾乎不太可能。倘若你想與這位醫(yī)生之間建立起穩(wěn)定而持久的關系以便長期得到關照,就必須通過某些行動策略來跟他拉關系。這樣,你才有可能把與他之間短暫不穩(wěn)定的關系逐漸變成穩(wěn)定而持久關系。也就是說,你們之間通過拉關系建構起了真正意義上的“關系”了。上述論述表明,中國人人際交往中“拉關系”一詞是具有某種特定含義的,而準確理解這種特定含義,對于理解中國人人際關系建構具有基礎性的意義。
三、社會基質與拉關系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的結構主義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社會事實尤其是長期而穩(wěn)定存在的社會事實,必然是某種穩(wěn)定的社會結構作用下的產(chǎn)物,因而也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生活在此種社會結構中的社會行動者,也只有遵循此種社會結構而行動,才能免于結構性力量的束縛和懲罰。〔4〕從這個理論視角來審視中國社會人際交往中延續(xù)數(shù)千年至今仍然生命力頑強的“拉關系”這一社會現(xiàn)象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之所以在中國社會里長期盛行,與中國社會的內在基質密切相關。
史學家們在研究中國社會從血緣氏族社會邁向國家時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走了一條幾乎截然不同的道路。古希臘城邦(雅典)是早期西方國家的典型代表,它的市民大多因經(jīng)商、游歷等原因從愛琴海周邊乃至更遠地區(qū)聚集到雅典等少數(shù)幾個城邦里。由于城市市民來自不同地域,因而大多掙脫了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正因為此,史學家們普遍認為,古希臘城邦(國家)是伴隨著氏族血緣制度的破壞、氏族組織的瓦解而成長起來的。顯然,在一個掙脫了血緣紐帶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相對容易培育出獨立自主的公民意識并結成自由平等的公民關系。在這種情況下,人際關系的建構自然更多地打上了自由平等的普遍主義色彩。而中國社會早期國家形成中所走的道路卻幾乎與之完全相反,其基本特質是,國家的建立不但沒有打破氏族血緣關系,而且使之得到了加強并逐漸放大,把“國”建立在“家”的基礎之上,形成了“家國同構”的社會特質。“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中國歷史上完整意義上的國家是從周王朝開始的。經(jīng)過多年由西向東的征戰(zhàn)討伐,至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伐商,經(jīng)過“牧野之戰(zhàn)”,周部族最終取代了殷商,成為天下共主。隨后繼續(xù)東征,并在全國要沖之地建立起武裝管轄的領地,即所謂的“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憑借武力征服統(tǒng)一了天下并建立起了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從歷史發(fā)展的縱深視角來看,周王朝在管理國家時所建立的官僚統(tǒng)治結構是尤其值得關注。對此,《荀子?儒效》里有過明確記載,即“立七十一國,姬姓五十三”,其余諸侯也因聯(lián)姻而成為姬姓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周王朝“是一個完全建立在部族征服之上以同姓為主兼及異姓聯(lián)盟的血緣政權”〔5〕。更確切地說,周王朝對國家的管理,完全是由他一家人統(tǒng)管。在一個國家管理尚且完全依靠血緣關系的社會里,人際關系的建構怎么可能不受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特殊主義原則支配呢?由此可見,以古希臘城邦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建立是血緣組織分化的產(chǎn)物,而中國早期國家的建立則是血緣組織強化的結果。雖然在其后近三千年的歷史長河里,像周王朝這樣完全由一家人來統(tǒng)治整個國家的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變,但整個社會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來建構各種人際關系的基質卻沒有根本性改變。相反,這種社會文化邏輯還更進一步泛化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使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都直接或間接地抹上了一層血緣關系的色彩。
當然,任何社會特質都有可能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而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此乃社會結構與社會行動之互構關系使然。但是,倘若一個社會內在結構長期處于一種穩(wěn)定不變的狀態(tài),其社會基本特質自然也就不可能發(fā)生根本性變化。而問題恰恰是,在數(shù)千年的農業(yè)文明發(fā)展過程中中國社會一直保持著超穩(wěn)定的宗法一體化結構,其具體表現(xiàn)是:大一統(tǒng)的上層官僚機構、中層的鄉(xiāng)紳自治和基層的宗法家族組織與儒家意識形態(tài)之間總體上長期保持著相當程度的呼應和平衡,以此維續(xù)了中國封建社會總體上的長期超穩(wěn)定運行?!?〕在這個社會里,農業(yè)是其最為重要的物質基礎,而土地又是農耕文明的前提條件。相對于現(xiàn)代社會資本的流動性偏好來說,土地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可遷移性。這種社會物質基礎形塑了中國農民安土重遷、因循守舊、不求變革等品格特征。農民長期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而復始的穩(wěn)定生活。由于長期生長在固定不變的村落里,人們接觸的也大多是具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族人,日常生活中彼此休戚與共,相互關照,共享生活成果,共度生活難關。如此,必然形成一種信奉血緣關系、尊重祖先、看重家庭生活的社會文化結構。顯然,這樣一些關系都是持久穩(wěn)定且個人無法選擇的。生活在這種社會里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怎么可能不推崇信奉那種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持久穩(wěn)定而無選擇的人際關系呢?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人際關系結構所涉及的范圍是極其有限的??墒?,生活世界畢竟是廣闊的。即便是那些生活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狹小世界里的人,也會有與外人打交道的時候。當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遇到外人,面臨短暫不穩(wěn)定而又具有多種選擇性的人際關系時,他們又該怎么辦呢?受熟人社會行動邏輯的支配,此時他們的反應自然是希望把那些短暫不穩(wěn)定而又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變成持久穩(wěn)定而無選擇的人際關系。這樣才能增強彼此的信任度,達到人際互動的效果。而中國人化解這個人際交往困境的常用方法就是拉關系,以此把短暫陌生不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變成具有血緣特質的穩(wěn)定持久而無選擇的人際關系。所以說,中國人在人際關系建構中熱衷于拉關系這種行動策略,本質上還是由中國社會的內在特質所決定的。
四、結構性壓力與拉關系
除了中國社會基質決定了中國人在建構人際關系結構時偏好于拉關系外,人際關系結構內部的結構性壓力同樣促使中國人看重拉關系這一行動策略。而這種結構性壓力主要源于人際交往中偏正關系的設定以及與此相關的關系情境不確定兩個方面。
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里,儒家思想作為維護國家統(tǒng)治的意識形態(tài),它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為人際互動設定確定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為此,孔子曾經(jīng)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五倫”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倫”道德規(guī)范。及至西漢,董仲舒按照“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之說作了進一步的發(fā)揮,提出了貫穿于中國封建社會始終的“三綱五?!睂W說(董仲舒《春秋繁露》)。要求為臣、為子、為妻必須絕對服從于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集中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而“五常”指的則是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guī)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準則。在“五倫”關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和兄弟四種關系都是一種主從關系,唯有朋友關系是平等關系。然而,就是這唯一的平等關系,到頭來還要論個尊卑長幼。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凡此種種,最終還得轉化成不平等的“兄弟”關系。翟學偉在討論中國官僚作風與臉面運作之關系時提出了“偏正結構”的概念。他認為,在中國官僚體制中,為了維護主從結構中處于“從”的地位一方對處于中心地位的“主”的一方的服從、遵從、歸順、衷心且服務于正位之意,臉面運作尤為重要?!?〕其實,“偏正結構”這個概念不僅適用于中國官僚體制,在儒家設定的各種主要社會關系中,幾乎都是“偏正結構”。顯然,在偏正結構人際關系中,居于“偏”的一方所承受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而在現(xiàn)實世界里,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證自己永遠處于“正”的位置。在此種人際關系結構中,你可能處于“正”的位置;而在彼種人際關系結構中,你又可能被置換到了“偏”的位置。因此,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面臨來自人際交往中的結構性壓力。為了盡量減少在人際交往中遭遇這種結構性壓力,社會行動者只能是平時盡量與他人拉好關系,把陌生的關系變成熟悉的關系,以此來化解人際交往中可能遭遇的困境。
近代以來,有關中國國民性研究日益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出現(xiàn)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的學者,許烺光、梁漱溟、費孝通等當屬其中翹楚。他們的研究成果同樣表明,中國人際關系結構中存在一種內在結構性壓力。
美籍華裔著名人類學家許烺光在比較美國和中國社會文化時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中心情境”說。他以為美國人生活方式是“個人中心”的,而中國人則著重于將個人行為符合群體性質。因此,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是“情境中心”的〔8〕。以情境為中心是“以一種持久的聯(lián)結,把個人連接在家庭和宗族之中。在這種基本的社會結構中,個人會受到相互依賴的制約”〔9〕。受到“情境中心”支配的中國人,“在社會及心理方面,時時刻刻依賴他人,他與環(huán)境四周的人相互依存,他的歡樂和憂傷與他人共同分享?!薄?0〕許氏的論述中至少有三層意思值得注意:第一,血緣關系是中國人人際關系的基礎,其他關系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擴展開來的。第二,許氏所說的“情境”,本質上是一種“關系情境”,每個中國人的行動選擇都受特定情境中的規(guī)范調節(jié)和制約。第三,在中國人的生活世界里,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往往是那些相互依賴卻又不平等的關系。
而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說,則對“情境中心”說做了更進一步的說明,說中國人的人際關系結構本質上是一種倫理情義體系?!叭艘簧聛?,便有與他相關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將始終在與人相關系中而生活(不能離社會),如此則知,人生實存在于各種關系之上。此種種關系,即是種種倫理。倫者,倫偶;正指人們彼此之相與。相與之間,關系遂生……是關系,皆是倫理;倫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薄?1〕從梁氏的論述中可以看到:第一,中國社會是一個關系社會,而每個人的關系都是起始于家庭并在此基礎上逐漸擴展開來的。第二,在中國社會里,每個社會行動者面臨的關系都是按倫理關系設定的,行動者必須因之行動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
在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看來,所謂倫理本位并不是對每個有關系的人都執(zhí)行相同的情義法則,而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薄?2〕他進一步指出:“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么?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fā)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薄?3〕從中可以看出,“差序格局”強調的是中國社會人際關系結構中的差序等級,每個人在人際互動中都會視對方與自己關系的親疏遠近和社會地位的高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時,“差序格局”理論還形象地道出中國社會人際關系結構中的一個突出現(xiàn)象——“圈子”問題。中國人在建構自己的人際關系結構時,無不是在建構一個個“圈子”。
無論是許烺光的“情境中心”說,還是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說,抑或是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從表面上看似乎都沒有涉及到人際交往中的結構性壓力問題。但是,仔細研磨上述理論的內涵,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各式各樣不確定的結構性壓力。上述三種學說都一致強調,中國人人際關系是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之上并由此擴展開來的,“情境”、“人倫”和“差序”這些說法無不強調了中國人際交往中的親疏遠近和差序等級關系。而前面已經(jīng)論及,這種人際關系結構具有自身無法克服的狹隘性,人際交往也被設定在偏正結構之中。不僅如此,這種人際關系結構還具有先天的封閉性,嚴重阻礙陌生人之間的交往。因此,這種人際關系結構必然給社會行動者帶來一種結構性壓力。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情境、倫理還是差序格局都說明,在中國人的人際交往中,普遍主義原則并不重要,個人更需注意的是交往對象與自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從而對情境、人倫、親疏遠近做出準確的判斷,如此才能發(fā)出適宜的社會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交往雙方原本熟悉,那么由偏正結構所帶來的結構性壓力或許會小些。如果交往雙方或多方之間原本并不熟悉,那么這時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情境”不確定性(偏正關系難以確定),它將很有可能給互動雙方或多方帶來很大的結構性壓力。由此可以看到,中國人人際關系結構中存在一種內在無法克服的矛盾:一方面是交往雙方并不熟悉,因而對于人際關系結構中的情境、人倫和差序格局并不清楚;另一方面,人倫秩序所設定的偏正結構要求又是確定的,這就給中國人的人際交往帶來了許多不可預期的結構性壓力。在一些喜劇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某人因為誤判了自己與交往對象之間的關系而做出一些嚴重不合時宜的舉動,結果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其實就是由情境不確定造成的。所以,在中國社會人際交往中,無論交往對象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個體都面臨承受社會結構性壓力的可能。在熟悉的人際交往中,處于弱勢的一方要承受到來自強勢一方的結構性壓力;在不熟悉的人際交往中,交往雙方都要承受來自情境不確定性帶來的結構性壓力。
無論是確定關系還是不確定關系中的偏正結構,拉關系都不失為化解困境的一種策略。因為只要拉上關系,確定關系中的偏正結構就有可能被打破,交往雙方之間的關系就有可能由不平等變成平等;而在不確定關系中,一旦拉上關系,至少可以把不確定關系的偏正結構變成確定關系的偏正結構,消除因為關系情境不清而帶來的結構性壓力。如果關系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甚至有可能把偏正關系問題也一并解決了,雙方直接進入平等關系之中。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之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偏好拉關系,主要是為了減少乃至消除人際交往中的結構性壓力。中國人就是這樣,一旦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被投進了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之中。即便你試圖掙脫也不可能,因為這種關系不是由個人決定的,而是一種彼此依賴的關系。既然不可掙脫,你就必須試著去適應。當你試著去適應時又發(fā)現(xiàn)這個關系網(wǎng)絡里無時無地不存在著復雜多樣的結構性壓力。要減少乃至消除這些結構性壓力,你就必須把陌生的、不平等的關系變成熟悉的、平等的關系。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拉關系恐怕是這個社會文化結構中的最好選擇。
五、拉關系的策略選擇
既然拉關系是為了把暫時、松散、可以選擇的關系變?yōu)榉€(wěn)定、持久而無選擇的關系,而且這種行動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又是在偏正結構中進行。因此,作為偏正結構中處于“偏”或“從屬”地位的一方要想與處于“正”或“支配”地位的一方拉上關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經(jīng)驗事實來看,中國人人際交往中的策略選擇主要包括宴請、送禮、結親與結拜、互惠等。
宴請是中國人拉關系最為常見的策略之一。在中國社會里,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對吃喝之事抱以極大熱情。不但在吃上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而且吃的種類亦無奇不有。時至今日,盡管大多數(shù)中國人已經(jīng)解決了溫飽問題,甚至過上了富裕生活,但吃喝風仍然盛行,觥籌交錯,狂吃海喝的場面隨處可見?!安坏钪囊?,死了的仍然要吃?!薄安坏艘?,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連沒嘴巴的山川也要吃。”〔14〕特別是一些混官場的人,即使身體吃出了問題仍然要堅持吃下去,甚至少數(shù)人直接就醉死在酒桌旁,這難道僅僅是簡單的吃喝問題?田野調查發(fā)現(xiàn),即使在上海這種高度發(fā)達的城市社會里,部分城郊結合部的家庭在結婚喜慶時仍然保持了狂吃三天的習俗。如果僅僅從解決溫飽問題層面上來理解中國人的大吃大喝現(xiàn)象,顯然是說不通的。凡是對中國吃喝現(xiàn)象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人的吃喝其實包含了豐富的“關系學”內涵。只要稍微正規(guī)一點的宴請,都得按某種潛規(guī)則來排定席位,參與宴請的人也可以從中估摸出參與人地位之高低和分量之輕重。于是,一個個都會自覺地根據(jù)酒桌上的“情境”來發(fā)出適宜的行動,尊者與卑者之分一目了然。位卑者趕緊送上名片,謙恭地遞上笑臉。待到酒過七分,氣氛逐漸活躍起來。于是,尊卑名分漸漸消失,欲拉關系者開始蠢蠢欲動。及至最后,如若為尊者心情高興,彼此則可能稱兄道弟起來。即便一次不行,則多來幾次;幾次不行,則持之以恒地堅持再來。長此以往,難道還不能把關系拉近?總有一天,位尊者會放下架子,成為位卑者的朋友乃至“兄弟”。既然彼此都成兄弟了,那不就是穩(wěn)定持久而無選擇的關系了嗎?
送禮是與宴請幾乎同等重要的另一種拉關系策略。美籍華裔著名人類學家閻云翔教授在談到中國人的送禮時指出:“與許多別的社會不同,中國的社會關系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流動的、個體中心的社會網(wǎng)絡而非凝固的社會制度支撐的,因而禮物饋贈和其他互惠交換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維持、再生產(chǎn)及改造人際關系方面?!薄?5〕在此,閻氏可謂頗具慧眼,直接透視到了送禮在人際關系建構中的獨特功能。不僅如此,他還在借鑒貝爾關于“表達性禮物”和“工具性禮物”劃分的基礎上,根據(jù)下岬村田野調查的實際情況把中國人的送禮分為“隨禮”和“送禮”,前者指的是表達性禮物饋贈,后者指的是工具性禮物饋贈?!?6〕如果聯(lián)系禮物饋贈與人際關系之間的關系來看,這種劃分是尤為必要的。因為經(jīng)驗事實表明,在中國社會里,“隨禮”更多的是一種既有人際關系的維持,更具有表達性和儀式性特征;而“送禮”則更多地是為了攀上一種新的關系,更具有拉關系的工具性色彩。此種情境之下,送禮者和收禮者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送禮者的真實目的是想與本沒有關系人扯上關系。總之,無論是隨禮還是送禮,都與人際關系建構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所不同的是隨禮可能側重于人際關系維持,而送禮則側重于人際關系的改造或再生產(chǎn)。
對于結拜和結親,幾乎是一種眾所周知的人際關系建構策略。在中國社會里,把自己變成他人“圈子”里的人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結拜(包括結拜為兄弟、父子、母子等),只要雙方一旦結拜,自然就建立了持久穩(wěn)定而無選擇的關系。至于結親,自古以來就是一種最便捷的攀附關系的策略。所謂“嫁入豪門”、“做乘龍快婿”說的都是這類情況。
最后想強調一下“互惠”在拉關系中的作用。在人際關系偏正結構中,怎么可能存在互惠這種情況呢?其實,在這看似矛盾的不可能之中,恰恰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拉關系的一種重要策略。因為在偏正結構中,雖然處于“正”位的一方似乎對“偏”位一方無所求,但現(xiàn)實生活的復雜性遠不是如此簡單。以單位中的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系為例,盡管在正式的科層組織中,領導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下屬要與之拉上關系似乎不太可能。但是,領導還有孩子、父母、妻子乃至親戚等家人,更何況他自己也存在軟肋而不是萬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下屬善于鉆營,利用好各種機會,同樣可以與領導建立“互惠”關系。比如經(jīng)常幫領導接送孩子,或者送領導家的老人看病等。長此以往,就讓領導感覺虧欠他了,領導若再長期在他面前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恐怕就有點不近人情了。而所謂的下屬,也就在不知不覺的“默默奉獻”中逐漸成為領導的“自己人”了。通過這種持之以恒地“付出”來與上司拉近關系并最終“成就”自己的人顯然不在少數(shù),這也算是中國人拉關系的一種“有效”策略吧。
當然,上面所說的僅僅是中國人拉關系的幾種主要策略,現(xiàn)實生活中拉關系的策略遠比這豐富得多。
六、“拉關系”之可能發(fā)展趨勢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拉關系”的解釋中特別提到,它在多數(shù)情況下都被看作是一種貶義行為。而上述論述表明,拉關系本質上是由中國社會的內在特質和人際交往中的結構性壓力所決定的,因而它本身并不存在褒義或貶義的問題,更像是一種中性行為。然而,拉關系這種特殊主義行為準則的確與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普遍主義原則格格不入,政治領域和日常生活世界里諸如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等普遍遭人詬病的社會行為亦與人際交往中的拉關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成為現(xiàn)代社會人際交往中的不和諧音符。所以,從情感上來說,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拉關系這種人際交往方式能夠盡早從現(xiàn)代生活里消失。
從理論上講,拉關系作為一種特殊主義原則支配下的人際交往策略,它主要適應于特殊主義為主導的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與工業(yè)文明的一致性特征和現(xiàn)代社會的普遍主義原則格格不入。因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現(xiàn)代化浪潮必然會淡化乃至消除拉關系之類的特殊主義行為,并以普遍主義行為取而代之。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事實似乎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人們可以看到,今天的學校、醫(yī)院、機關單位、企業(yè)、部隊等機構無不是按照現(xiàn)代科層制標準建立起來的,處處滲透著有形或無形的現(xiàn)代制度規(guī)則的影子。凡此種種情況似乎昭示,當今中國社會里,普遍主義原則已經(jīng)大獲全勝,占據(jù)了現(xiàn)代生活的角角落落,整個生活正日益理性化和麥當勞化。〔17〕即使像吃喝拉撒、著裝打扮之類的日常生活行為,隨處都可以看到普遍主義的深刻影響。如今只要開一個稍微正式一點的會議,也會要求到會者按事先安排好的座位就坐,甚至統(tǒng)一著裝,程序儀式一應俱全。按理說,在如此高度科層化的生活世界里,怎么可能還有拉關系之類的特殊主義行為的藏身之處?然而,只要撥開生活世界的表層,稍微透視到現(xiàn)實生活的里層時,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官場上,那些在臺上高喊著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堅決按制度辦事的官員,一走下主席臺,可能很快就圍在領導身邊溜須拍馬去了。在醫(yī)院里,把救死扶傷掛在嘴邊的醫(yī)生,一見到某個重要人物或者親朋好友來看病了,馬上可能就丟下身邊的病人不管或者敷衍一下,便馬不停蹄地跑到領導或親朋好友身邊去噓寒問暖了。那些號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們,甚至連安排座位之類的事情也要分出個親疏遠近……凡此種種,跟上面提到的那些現(xiàn)代場景真可謂是對比分明,冰火兩重天!這些現(xiàn)實情況似乎說明看似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中國社會,其實變的更多是“面子”,不變的更多是“里子”。打個不恰當?shù)谋扔?,今天的中國人很像脫去了長衫、換上了羊毛紗和西裝的孔乙己,表面上似乎已經(jīng)脫胎換骨了,但骨子里并沒有發(fā)生多少實質性的變化。
這些情況表明,中國社會要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金耀基在考察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時指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大致是循著器物技能、制度和思想行為三個層次逐漸展開的,三個層次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深度上來說,都是漸次展開的。其中,思想行為層次的現(xiàn)代化是最難的,它牽涉到一個文化的信仰體系、價值系統(tǒng)、社會習俗等最內層的因素,是整個生活方式的基料。〔18〕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對中國近代以來現(xiàn)代化進程的總結,已經(jīng)被歷史事實所證實。它說明,在整個社會大系統(tǒng)的變革中,物質技能層次的變革最為容易,也是走在最前面的。形式化的制度設置則處于中間,也屬于一些表層的東西,而人們的思想觀念則屬于最深層的東西,最不易改變。而拉關系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行為,無疑是屬于觀念行為方面的深層次問題,希望它與物質層面的變革同步變化,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另一個尤其需要提到的問題是,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社會文化方面的研究表明,社會文化發(fā)展有其內在不可斷裂的延續(xù)性,外來社會文化的強制性征服和侵入都不可能改變一種社會文化的基質?,F(xiàn)代化作為一種源自西方的現(xiàn)代文明,它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下像鐵蹄一樣碾壓世界各種文明,但卻不可能使之毀滅。更何況作為東西方文明代表的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本來就處于世界文明連續(xù)譜系的兩極,〔19〕二者之間的相互吸收都比較艱難,更不用說一種社會文化去征服另一種社會文化了。正因為此,雖然席卷世界的現(xiàn)代化浪潮無疑會對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但中國社會文化變遷一定會是在與世界各種文明的交匯中沿著自身的發(fā)展軌跡而逐漸邁向現(xiàn)代的。由此推及本文的論題——拉關系問題,盡管大多數(shù)人不喜歡它,但要想使之真正淡出人們的生活世界,恐怕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逐漸由主體不平等關系變成主體平等關系,如此才能消除人際交往中的結構性壓力,從根源上解決人際關系建構中的拉關系問題。后現(xiàn)代社會建構論說明,現(xiàn)代社會究其本質而言是社會結構與社會行動之間相互建構的過程?!?0〕在社會建構過程中,一方面結構的穩(wěn)定性規(guī)制和約束著行動,另一方面行動的能動性又改變著結構。由這種相互建構性所決定,社會變遷過程總體上表現(xiàn)為一種演進漸變過程。具體到中國人際關系建構問題來說,一方面中國社會幾千年逐漸形成的偏正關系人際關系結構具有長期的穩(wěn)定持久性,另一方面現(xiàn)代自由平等觀念意識的逐漸形成則會促使行動者去能動地改變穩(wěn)定持久的偏正關系人際關系結構,而這一“結構-行動”互構過程將不斷地催生出新的人際關系結構。在此種人際關系結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逐漸趨于平等,人際交往中的結構性壓力也將隨之消失,拉關系這種主要用來應對偏正關系結構性壓力的人際交往策略選擇就會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世界。〔參考文獻〕
〔1〕周建國.關系強度、關系信任還是關系認同?——關于中國人人際交往的一種解釋〔J〕.社會科學研究,2010,(1).
〔2〕周建國.緊縮圈層結構論——一項中國人際關系的結構與功能分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127-128.
〔3〕翟學偉.關系與中國社會〔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77.
〔4〕〔法〕埃米爾?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的規(guī)則〔M〕.胡偉譯.華夏出版社,1999.10.
〔5〕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第四版)〔M〕.法律出版社,2009.11.
〔6〕金觀濤,劉青峰.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wěn)定結構〔M〕.法律出版社,2011.12.
〔7〕翟學偉.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chǎn)〔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44.
〔8〕〔10〕〔美〕許烺光.中國人與美國人〔M〕.徐隆德譯.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2.12-13,13.
〔9〕〔美〕許烺光.宗族、種姓與社團〔M〕.黃光國譯.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2.2.
〔1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81-82.
〔12〕〔13〕費孝通.費孝通全集:第6卷〔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28,128.
〔14〕夏丏尊.談吃〔A〕.傅建成編.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中國〔C〕.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7.150-151.
〔15〕〔16〕〔美〕閻云翔.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wǎng)絡〔M〕.李放春,劉瑜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64.
〔17〕〔美〕喬治?里茨爾.社會的麥當勞化——對變化中的當代社會生活特征的研究〔M〕.顧建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16.
〔18〕金耀基.金耀基自選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11.
〔19〕〔日〕滋賀秀三等.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M〕.王亞新譯.法律出版社,1998.2.
〔20〕鄭杭生,楊敏.社會互構論:世界眼光下的中國特色社會學理論的新探索〔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8.
(責任編輯:周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