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夢依
(遵義醫(yī)學院,遵義,563003)
政治隱喻中的意識形態(tài)
賀夢依
(遵義醫(yī)學院,遵義,563003)
文章以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為觀察視角,選取中美兩國政要互訪期間在六所重點大學的演講為語料進行研究,以揭示政治隱喻背后暗含的意識形態(tài)。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中美兩國政要的演講中,其隱喻的類型多達21種,可見政治隱喻的豐富和多樣性。總體而言,漢語中概念隱喻更具普遍性。文章同時對中、美各方前五種隱喻以及中美獨有的隱喻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比和探討,發(fā)現(xiàn)政治語篇中的概念隱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約定性。另外,文章借助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6.0對中美政要運用的隱喻頻率進行了顯著性差異對比分析和討論。在概念隱喻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上,研究表明概念隱喻具有意識形態(tài)建構功能,而意識形態(tài)制約著概念隱喻的生成和運用。
政治隱喻,意識形態(tài),中美政要,頻率
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觀法則的支配;而人類的基本需要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需要。政治行為往往是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結合。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姻中,意識形態(tài)既是政治行為的原因,也是政治行為的結果。意識形態(tài)主要為政治學和社會學所關注。然而語言作為社會認知的創(chuàng)造性工具,不僅是一種中介,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存在”,因為語言不僅構成了社會現(xiàn)象,而且它本身也是由社會現(xiàn)象所構成的。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探討政治隱喻中的意識形態(tài)。
意識形態(tài)一直是個極具爭議的概念,可以說莫衷一是。十八世紀末法國哲學家Tracy(1754~1836)第一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他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fā),把意識形態(tài)看作一種新的“觀念科學”(science of ideas),是一種觀念學(麥克里蘭2005:7)。意識形態(tài)一詞最初屬中性詞,但很快因法國革命而被拿破侖賦予了貶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批評“青年黑格爾主義者”的觀點是意識形態(tài),并用意識形態(tài)來指一種狹隘的、帶有階級偏見的資產(chǎn)階級觀點(周琪2006:3)。漢斯·摩根索(1996:7)從現(xiàn)實主義出發(fā),強調意識形態(tài)作為權力斗爭工具的一面——它被用來為權力斗爭辯護,使權力斗爭合理化、合法化。政治家在權力斗爭的旋渦中陷得越深,就越難看清斗爭的真正性質,而總是用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假面具自欺欺人,使政治家本人和公眾在心理上和道義上更易于接受這樣的權力之爭。
在語言學界,對意識形態(tài)關注最多的是從事批評分析的學者們。Fairclough(2003:9)認為,“意識形態(tài)是世界各方面的表征,對權力、控制、剝削等社會關系的建立、維持、改變起作用”。van Dijk(2008:34)則認為,“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認知的一種形式,為一個群體、階級或其他社會組成的成員共享。意識形態(tài)不能簡單地被認為是一系列觀念或態(tài)度,其社會認知的特征是最基本的。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框架,控制著其他社會認知包括知識、意見、態(tài)度甚或偏見在內的社會表征的形成、轉化和應用”。Lakoff說,“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特定的概念系統(tǒng),包括道德系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兩個方面。如果你去問一個具有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人信奉什么時,他將會列出一系列信念和概論。作為一個認知語言學家,將會分辨出隱含在這些有意識的信念中的無意識框架和隱喻。對我而言,這些隱含的、無意識的部分便是意識形態(tài)最有趣的。這也是認知語言學家的‘可為之處’”(轉引自Oliveria 2001:37)。換言之,隱含在隱喻之中的意識形態(tài)是最值得去探尋的。Ungerer和Schmid(2009:143-152)指出隱喻有三大功能:修辭功能、解釋功能和意識形態(tài)構建功能。隱喻的意識形態(tài)構建功能是通過“框架”的“框定”(framing)功能得以實現(xiàn)的。Minsky(1974:2)首次提出框架這個概念并指出,“當遇到新的情況(或是對現(xiàn)有觀點要做出基本改變)時,人們總是要從記憶中挑選出一個結構(structure),這個結構就叫框架,框架即代表典型情景的數(shù)據(jù)結構”。之后,Fillmore等認知語言學家不僅對人們在經(jīng)驗積累過程中形成的概念框架進行了研究,還對人類如何在各種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促使下利用框架來對人和事物進行“框定”做了研究。所謂框定,就是把某人某物看作是一個框架中的成分,并由此設定這個成分與其他成分之間的關系(朱永生2005:2)。概念隱喻的意識形態(tài)構建功能主要是基于Fillmore的框架理論得以實現(xiàn)。比如,為了使利比亞戰(zhàn)爭正義化,奧巴馬總統(tǒng)在美國國防大學發(fā)表了有關利比亞戰(zhàn)爭的演講,其采用了大量的概念隱喻:“卡扎菲的統(tǒng)治是噩夢”、“卡扎菲的統(tǒng)治是犯罪”、“美國是全球安全的領航者”、“美國是世界警察”、“美國是世界工作者”等,通過這些隱喻的框定作用,美國領導集團和政治精英被授予了一把“可怕而貌似正義的”軟刀子,美國人民因此也就更容易接受利比亞戰(zhàn)爭(賀夢依2011)??傊?隱喻可以幫助政治家們對現(xiàn)實重組,創(chuàng)建一個隱喻性的現(xiàn)實,從而影響人們的思維,重塑人們的態(tài)度,框定人們的觀點和意識形態(tài),改變人們的行動。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取1997到2008年中美政要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江澤民主席、奧巴馬總統(tǒng)、布什總統(tǒng)、克林頓總統(tǒng)互訪期間在六所重點大學發(fā)表的演講為語料,建成六個語料庫,編號為Ⅰ、Ⅱ、Ⅲ、Ⅳ、Ⅴ、Ⅵ,庫容分別為4296、4666、4555、13233、10902、20636,總計約58288字。
之所以選擇兩國政要在大學的演講為語料,首先是基于青年自身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其次是源于國際政治交流中的青年現(xiàn)象。青年外交歷來都倍受各國重視,成為黨和國家的政治策略。第三,根據(jù)政治學者對政治社會化過程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對于國家和政治團體的認同,大抵成形于求學時期的青年時代。因此,選擇大學青年作為領導互訪演講的受眾,其意義深遠。這種語料因其高度的政治性而更具研究意義。
在隱喻的識別分析過程中,本研究采用Gerard(2002:386-407)的五步法:隱喻焦點識別、隱喻思想(概念)的識別、隱喻比較的識別、不完整命題的識別、隱喻映射的識別。在概念隱喻識別、分類的基礎上,進而對其暗含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分析、討論。
3.2 隱喻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根據(jù)概念隱喻理論和Gerard的隱喻識別統(tǒng)計方法,我們對六篇演講文中的概念隱喻進行了統(tǒng)計。從表1可以看出每篇演講文的隱喻數(shù)分別是181、162、144、118、83、139(包括源域和目標域)。其主要類型包括旅行隱喻、水流隱喻、建筑隱喻、戰(zhàn)爭隱喻、機體隱喻、擬人隱喻、學習隱喻、音樂隱喻、容器隱喻、戲劇隱喻和線隱喻等21種以源域為統(tǒng)計標準的隱喻(見表2)。另外,表3顯示,演講文中還出現(xiàn)以目標域為統(tǒng)計標準的一種物化隱喻。
表1 中美演講文隱喻總體情況表
(注:Ⅰ、Ⅱ、Ⅲ之和為中方總數(shù),Ⅳ、Ⅴ、Ⅵ之和為美方總數(shù),下同。)
表2 源域隱喻情況表
(續(xù)表)
表3 目標域隱喻情況表(物質、商品隱喻)
3.3 源域隱喻對比分析
3.3.1 中美排位前五名隱喻分析
通過排序我們發(fā)現(xiàn)中方演講文中排在前五位的隱喻類型分別是旅行隱喻、擬人隱喻、機體隱喻、建筑隱喻和容器隱喻;而美方排在前五位的隱喻為機體隱喻、擬人隱喻、旅行隱喻、學習隱喻和高為好隱喻,如表4所示:
表4 中美演講文中排序前五名隱喻
3.3.1.1 中方前五名隱喻
旅行隱喻
旅行隱喻是Lakoff提出的“事件結構”隱喻的一個下位隱喻類型,即“某種長期的有目的的行動是旅行”(Long term purposeful activities are journeys)。在本文表現(xiàn)為“與政治相關的有目的的活動是旅行”。旅行隱喻在中方演講文出現(xiàn)的頻率最多,為98次,占中方隱喻總數(shù)的21.35%。隱喻具有層級性特點。與政治相關的活動很多,比如國家自身的發(fā)展、國際間的合作和構建和諧社會等。因此在“與政治相關的活動是旅行”這一概念隱喻下又能派生出諸如“國家自身的發(fā)展是旅行”、“國際合作是旅行”、“改革開放是旅行”等隱喻。這些隱喻通過蘊涵關系構成一個連貫的系統(tǒng),都可以和“旅行”域形成跨域映射,進而構成以“旅行”為源域的概念隱喻。旅行隱喻可以把較抽象的、不易為廣大受眾理解的政治活動用人們具體的、熟知的、或多或少都有的“旅行”經(jīng)驗去框架化。旅行中的起始點、方向、道路、距離、速度、剩余路程等和目標域中的最初狀況、堅持的原則和目標、采用的模式、取得的成就、經(jīng)驗與教訓、發(fā)展速度、尚未完成的任務和實現(xiàn)的目標進行結構映射。
中方演講文中的旅行隱喻涉及的主題主要有中國的發(fā)展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比如:“從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我們終于找到了一條發(fā)展自己的正確道路”。中國領導人用旅行隱喻來喻指改革要想取得徹底成功就必須像“旅行”樣,要達到目的地就必須克服很多困難,不斷向前進,要用改革和發(fā)展的眼光去解決改革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擬人隱喻
擬人是指把物體當作一個具體的人來看待。Lakoff和Johnson(1980:33)指出“擬人不是一個簡單的單一過程,每個擬人隱喻所凸顯的人的特征是不同的”。人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兩個緯度,中方演講文中擬人共有55處,主要是從人的精神緯度把人的精神特征——依附性還是獨立性映射到目標域“國家”上,形成擬人隱喻“國家是人”。中方演講文主要是凸顯“中國/各民族作為獨立的一個人而存在”的特征。比如“我們的發(fā)展,不應當也不可能依賴外國,必須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基點上”等。一個國家正如個體的人一樣,必須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具有自我創(chuàng)造性。中方領導把自己的國家喻指為一個人,即把源域“人”的本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映射到目標域“國家”上,說明中國創(chuàng)造性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事物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也說明“現(xiàn)存的即合理的”。
機體隱喻
機體隱喻即把生命體的相關生理特征映射到非生命物體上。人類的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guī)律決定了有機體在認知中的重要作用。中方演講文中機體隱喻所涉及的主題為中國的發(fā)展和中美關系。中國領導人經(jīng)常使用“本”、“根本”等概念隱喻表達式以傳播其以人為本、獨立自主的治國安邦之道。同時大量的“生機”、“活力”、“繁榮”等指代草木生存狀態(tài)的詞用來喻指可喜的政治態(tài)勢,這種政治態(tài)勢包括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在此制度下的中國民主、文化、人民生活乃至整個中國呈現(xiàn)出的一派極具生命力的景象。這表明中國領導人在西方宣傳中國價值觀的同時,也在向美國青年闡明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理性和適合性。中國有句古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成公四年》)。在許多美國人的眼中,中國是屬于“異類”的(非民主)“極權國家”。因此,中國領導人運用大量的機體隱喻來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涉及中美關系的機體隱喻主要表明了兩個觀點:一是中美合作是符合兩國利益的;二是中美兩國要積極努力,相互理解,以確保兩國關系健康地向前發(fā)展,尤其指出青年交流是推動中美關系的重要力量。
建筑隱喻
我們經(jīng)常把一個無形事物的復雜、抽象結構構想為一個有形物質的結構,從而激發(fā)出隱喻概念“組織是有形結構”,形成物質“部分-整體”結構與組織的“邏輯與因果”的關系之間的映射?!敖ㄖ[喻”就屬其中一個例子。中方領導人主要把源域“建設大廈”映射到目標域“國家的現(xiàn)代化”上,從而使人們更容易認知目標域。建筑隱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映射。一是源域“建筑物的部分”(Parts of a Building)和“系統(tǒng)的組成”(Components of the System)。比如:“推進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努力實現(xiàn)生產(chǎn)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格局?!边@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內涵在十七大后更加豐富,發(fā)展思路更加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更加全面,從以往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建設“三位一體”到現(xiàn)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二是“大廈的設計與建設”(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of a Building)與“現(xiàn)代化的設計與建設”(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Modernization)之間的映射。比如:“28年前,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社會主義中國是一座大廈,黨和國家領導人是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人民群眾是大廈的建設者,建設大廈的關鍵是打好地基。中國現(xiàn)代化最重要的是搞好初級階段的工作,所以這類概念隱喻的運用能幫助國內外青年認清中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還有部分建筑隱喻喻指中美關系。值得一提的是,江澤民的提法是“建設性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而胡錦濤的用詞是“建設合作性伙伴關系”。這也反映了國家間關系因國內實力和國際政治格局變化而變化。
容器隱喻
容器隱喻是本體隱喻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把人類的體驗作為一個有界的、有里外之分的容器來看待。正如Lakoff和Johnson(1980:29)指出:“人類自身是物質性的,通過人體皮膚表面獨立于周圍世界,這樣人體本身在大腦中形成有內部和邊界的容器”。人度萬物。即把人體容器圖式投射到自然界無形的和抽象的行為、活動、狀態(tài)等事件或事物上。在統(tǒng)計時,我們對大量諸如“進入校園”、“走出傳統(tǒng)村落”、in China、in America這樣的顯性且不太相關的容器隱喻作了忽略。在被統(tǒng)計的34個容器隱喻中,基本上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式“對外開放”和“改革開放”喻指中國是一個容器,有里外之分。中國領導人大量運用“開放”這樣的表達式,表明中國在加緊國內改革建設步伐的同時非常重視和各國間的交流,吸取各種文明的長處,為我所用。
3.3.1.2 美方前五名隱喻
機體隱喻
機體隱喻在美方演講文中出現(xiàn)52次,排位第一。機體隱喻涉及的主題一是中國的發(fā)展,二是美國的制度。奧巴馬演講中主要用“growth、growing”的語言形式喻指中國的發(fā)展,用“prosperity、prosperous”喻指中美共創(chuàng)共享的世界局面,表示對中國發(fā)展所取得的成就欣賞和認可。這種欣賞和認可源于奧巴馬自身特定的視角,20世紀末尤其21世紀初,西方人提出了“中國模式”和“北京共識”。所謂中國模式,實質上就是“強政府,弱市場”模式。這種模式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優(yōu)點就是能克服市場的一些弊端,能集中資源、精力辦大事。而美國則剛好向反,走的是“弱政府,強市場”的模式。這種模式下,政府的和諧職能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在市場的充分生長下,出現(xiàn)了一些美國難以收拾的殘局,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因此美國在某種程度上也想借鑒“羅斯福新政”、通過總統(tǒng)權力擴張來解決美國的一些國內問題。所以不難理解,奧巴馬演講中的機體隱喻大量喻指中國的發(fā)展。
擬人隱喻
美方的擬人隱喻所涉及的主題很廣,包括國家、文明、文化、民主、變化、司法、議院、大學、中美關系、二十一世紀等。擬人使得我們可以通過人的動機、特征和活動去理解種種非人實體,即以人的自身經(jīng)驗來理解世界。Johnson(2008:45)指出:“概念隱喻是人類理解的一種結構,隱喻的源域始于我們身體的感官運動經(jīng)驗,這成為抽象概念和推理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上講,真理在于我們對于陳述的基于身體的理解是否與我們對情景的基于身體的理解一致,如果相符合,我們就認為這一陳述是真。由于我們總是根據(jù)我們的概念系統(tǒng)來理解陳述和情景,因此真理總是相對的,總是相對于我們這一概念系統(tǒng)的。由于每個人大腦中的概念系統(tǒng)不一,人們的理解也不都是全部的或絕對的”。美方領導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在演講中對大量的事物擬人化,通過擬人概念隱喻對中方青年進行現(xiàn)實重組。
旅行隱喻
美方演講中旅行隱喻主要映射到兩個目標域:一是美國的價值信仰;二是中美關系。比如:“In many ways—over many years—we have struggled to advance the promise of these principles to all of our people”。這與美國“例外論”意識形態(tài)緊密相關。眾所周知,懷抱“民主、自由、平等”價值觀念的美國一直視自己為“上帝的選民”,決心要拯救全人類,不負“天賦使命”,把其價值觀推廣到全世界,這是美國與生俱來的理想主義。這種理想主義本身或許沒有太多的過錯,但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看,美國的對外政策中存在著馬克斯·韋伯所說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分裂。在現(xiàn)實利益面前,美國的自由、民主、平等這套意識形態(tài)給它在世界上的霸權行為提供了有力支持。這里不管美方領導是基于哪種主義,有一點是確定的,即通過“民主輸出”影響和“教育”中國的潛在領導人。
當用旅行隱喻來凸顯中美兩國關系時,美國領導用了大量的表示天氣惡劣(tumultuous wind,frost)的詞語來凸顯美國為和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而克服的重重困難,折射出在與中國百年激蕩寒暖相間的交往過程中,美國也一直在努力。
學習隱喻
學習隱喻主要把中美兩國政府喻指為學生,比如:“And yet the success of that engagement depends on understanding...and learn about one another and from one another”。學生在學習中經(jīng)常要相互學習,尤其是碰到難題時經(jīng)常一起商量解決。而兩國政府也在經(jīng)歷相互學習的過程,要一起共同努力解決世界面臨的難題。其次把書本中新的一章(new chapter)比作兩國各自的發(fā)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取得了新的成績。學習隱喻正好和奧巴馬總統(tǒng)運用機體隱喻來形容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相呼應。
“高為好”隱喻
高為好隱喻屬于Lakoff概念隱喻框架下的方位隱喻。方位隱喻大多數(shù)和空間定位相關:上-下,里-外,前-后,深-淺,中心-邊緣等。比如:“In 1979,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tood at roughly5 billion,today it tops over400 billion each year”。美方領導大量運用“高為好”隱喻,除了人類共有的自身體驗之外,還和美國的歷史文化相關。根據(jù)《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最初,神創(chuàng)造天地。神用六天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到第七日,神造萬物的工作已經(jīng)完畢。神開始按照他的形象造男女。因此人也是“神”所造。神在萬物之上,那種至高無上且神秘的地位使得美國人對“高”情有獨鐘,而不像中國人安土重遷、崇尚穩(wěn)定。另外,美國一直視自己的國度為人類的“山巔之城”,所有的眼光都將注視著他們。這種巔峰之“高”歷來成為美國人心往神怡之追求。
3.3.2 中美獨有的隱喻分析
統(tǒng)計結果顯示“音樂隱喻”只在中國演講文中出現(xiàn),“線隱喻”和“圓圈隱喻”只出現(xiàn)在美方演講文中。由于圓圈隱喻只使用一次,這里只對音樂隱喻和線隱喻作分析。
音樂隱喻
中國領導人有14處提到“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昂汀?、“諧”原用在樂曲的演奏上,不同的樂器高低音配合,各種音樂元素調和得當達到一個美妙的境界,使人得到美好的享受。即用樂器音調的配合來喻指社會/世界的和諧。和諧論思想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理念,中國古代以“和”為最高的價值。無論是“以和為貴”,還是“天人合一”無不體現(xiàn)這一點。中國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儒家尤其強調“和”,從“禮之用,和為貴”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再到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無不說明了這一點。道家也是重視“和”,講天人合一,當然它更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儒家強調人倫之和),其“和”的方式是“無為”,“順其自然”,這樣就能達到和諧。佛家講究的“慈悲為懷”,“寂滅欲望”,無非也是為了達到“和”,是天地眾生的和,人與命運的和(即,不要與命運抗爭,都是因果報應之結果)?!昂汀痹谌宓婪鹑抑械木唧w內容雖然有所不同,但都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和基本價值取向——和諧思想。正是中國文化“和”精神,所以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也成就了中國人的求“和”性格?!昂椭C”思想除折射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外,也反映了我國領導在現(xiàn)階段社會矛盾凸現(xiàn)時尋求的消解矛盾的一種方法和治理理念。
線隱喻
線隱喻單獨出現(xiàn)在美國領導演講文中,主要為奧巴馬所運用。線隱喻主要是將源域“線”(line)的連接作用映射到“中美兩國之間的聯(lián)系”上。美國領導人主要運用tie,connection等語言形式來表達中美之間是緊緊相連的關系。線隱喻反映了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新理念——“巧實力”外交。一國的綜合國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將“硬實力”和“軟實力”巧妙結合便是“巧實力”(賈鳳蘭、林巧燕2010:64)。其實在入主白宮之前,奧巴馬將其未來的全球戰(zhàn)略界定為“重振美國領導地位”(潘亞玲2010:16)。但是,2008年秋開始的全球金融乃至經(jīng)濟危機新型大國和非國家行為體的崛起以及新的政治利益格局的形成,使得奧巴馬政府對其全球戰(zhàn)略進行重大調整。上任后奧巴馬在其外交政策中首先排在第一位的是“通過‘多元伙伴關系’(multi-partnership)和巧實力,動員國際社會為美國走出經(jīng)濟危機作貢獻,實現(xiàn)所謂的‘全球繁榮’”。為了不使“重振美國領導地位”成為泡影,美國也需要“韜光養(yǎng)晦”。正如2009年4月奧巴馬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對聽眾所說,單憑美國自己不能實現(xiàn)偉大的目標,美國需要伙伴和盟國。
3.3.3 中美出現(xiàn)頻率呈顯著性差異的隱喻分析
經(jīng)過SPSS16.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卡方分析,中美兩國政要在運用21種隱喻類型時,其使用頻率呈顯著性差異(P值小于.05)的有旅行隱喻、家庭隱喻、機體隱喻、音樂隱喻、大為好隱喻等(見表5)。有些已在上文討論,此處只對未作分析且出現(xiàn)的百分比較高的(大于5%)家庭隱喻和大為好隱喻作一討論。
家庭隱喻
中方領導使用家庭隱喻明顯比美方領導多,且呈顯著性差異。家庭隱喻是一種能深刻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概念隱喻。通過語言表達式“大家庭”、“當家作主”、“學子”、“同胞”、“國家”、“善鄰”等把源域“家庭”的概念映射到目標域“國家”上。
中國是一個以血緣而結合的社會,社會組織以家族為中心,人與人的關系也由家族關系擴大而成。幾千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國家庭中家庭成員對家的義務——父母盡責、兒女盡孝,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賴。從現(xiàn)代價值觀來說,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整合,拋棄了原有的家庭體系中等級森嚴、個人禁錮壓抑的封建糟粕,家庭成員人人平等從而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型儒學倫理觀。家庭隱喻把中國傳統(tǒng)、現(xiàn)代家庭價值觀映射到中國的國家觀上。中國領導人運用家庭隱喻向美國青年闡明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和儒學共同構成的基本價值體系的推動下進行的,也表明了中國一貫的“親鄰善友”的和平外交方針。同時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正統(tǒng)性和完整性喻指中國的完整、統(tǒng)一和神圣不可侵犯,這從“國家統(tǒng)一”、“國家主權”等語言形式可知其然。
大為好隱喻
大為好隱喻屬于方位概念隱喻。人類往往以自己的體驗來衡量世界萬物,比如“好為上,壞為下;多為上,少為下”(GOOD IS UP,B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Lakoff & Johnson 1980:15)。根據(jù)概念隱喻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可以推出“大為好”(BIG IS GOOD)隱喻。中方領導運用了大量的“大國”、“巨大成就”、“最大的民族”、“廣大勞動者”等語言表達式。大為好隱喻的使用和中國“龍文化”有關。中華民族一直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為豪,隨著中國疆域的擴展,這種龍文化根植于這個大一統(tǒng)的國家文化之中,其“大我”的文化內核與儒家思想的“大我”精髓互融,構建了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天朝大國”心態(tài)。另外從“中國”這個國家名稱也可以說明其“大我”的中心地位觀念?!抖Y記·王制》將天下分為“五方”,即:東、南、西、北、中。中即“中土”、“中原”,也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以此為中心,“東方為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后世歷朝,有的人自稱來自“中土大唐”,中國人認為自己所在的中國是天下的“中心”。另外,我們來看“中華”這個名稱,中者,其方位與四周的距離相等;華者,光彩與光輝。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曾經(jīng)絕大多數(shù)時期內是世界上最開放、最強大、最文明、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因此可以說中國的“大國”指的就是“強國”。
3.4 目標域隱喻對比分析
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美政要在演講文時除了運用了21種以源域出現(xiàn)的概念隱喻,還使用了一種以目標域為形式的隱喻:物化/商品隱喻。即把非物質、非商品的東西物質化、商品化。具體的投射范圍是世界、人、中美關系、政治、經(jīng)濟、生活、機遇、挑戰(zhàn)、幸福、冷戰(zhàn)、合作、真理、平等、民主、自由、團結、腐敗、知識、文憑、天賦、策略、情感、興趣等是物質、商品。從表3可以看出,美方領導運用物質、商品隱喻的頻率要高,且涉及的主題很廣。
我們知道在世界各主要民族中,美國人以講究實際而著稱于世。這種講究實際的傳統(tǒng)至少源于兩個因素。首先源于美國的“西拓”歷史。拓荒的歷史造就了美國“一切都從實際需要出發(fā)”的思想觀念,這種功利主義的追求貫穿于延續(xù)數(shù)百年對北美大陸的征服過程之中。其次與美國早期移民信奉的新教倫理密切相關。在新教徒的眼中,他們把來自上帝的聲音與世俗的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衡量“上帝選民”的標準是看教徒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表現(xiàn),通過勤奮勞作而獲得事業(yè)成就或發(fā)財致富。正是新教倫理中的務實精神,才使得北美大陸的移民們乃至后來的美國人義無反顧地追求物質上的成功。也正因此,美國的科學研究只注重應用科學,抽象思辨的研究幾乎沒有市場。托克維爾(1991:518)曾指出:“在文明的世界里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那樣最不注重哲學了”。正如德意志的文化土壤造就了世界級哲學家輩出的輝煌時代,美國“最不注重哲學”的文化氛圍同樣培植出了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潮,從皮爾斯到詹姆斯,再到鼎盛時期的杜威。因此,在美國人的眼里,一切皆可物化,一切皆有可能。
沒有隱喻的政治就像沒有水的魚(Thompson 1996)。因此考察中美兩國政要互訪期間在雙方國重點高校的演講對揭示兩國政治外交中的意識形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概念隱喻盡管是Lakoff基于英語提出的理論,但在漢語中也大量存在,這進一步證明了概念隱喻的普遍性。第二,概念隱喻本身并無好壞之分,但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約定性。因而不同文化系統(tǒng)的概念隱喻所蘊含的認知思維是有差別的。第三,政治隱喻通過框定作用表達豐富的政治含義和深刻的意識形態(tài)。
Fairclough, N.2003.AnalyzingDiscourse:TextualAnalysisforSocialResearch[M].London: Routledge.
Gerard, S.2002.Identifying metaphor in language: A cognitive approach [J].Style36(3): 386-407.
Johnson, M.2008.Philosophy’s debt to metaphor [A].In R.Gibbs (ed.).TheCambridgeHandbookof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9-52.Lakoff, G.& 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nsky, M.A.1974.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 [J].MIT-AILaboratoryMemo306(6): 1-106.
Oliveira, R.P.2001.Language and ideology—An interview with George Lakoff [A].In D.Hawkins & E.Sandikioglu (eds.).LanguageandIdeology[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Thompson, S.1996.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 is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r [A].In J.S.Mio & A.N.Katz (eds.).Metaphor:ImplicationsandApplications[C].Mahwah: Erlbaum.
Ungerer, F.& H.J.Schmid.2009.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van Dijk, T.A.2008.DiscourseandPower[M].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大衛(wèi)·麥克里蘭.2005.意識形態(tài)(孔兆政、蔣龍翔譯)[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漢斯·摩根索.1996.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徐昕等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賀夢依.2011.概念隱喻與政治的關系識解[J].外國語文(3):48-52.
賈鳳蘭、林巧燕.2010.“巧實力”[J].求是(13):64.
潘亞玲.2010.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戰(zhàn)略轉變的根本邏輯和手段——兼論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J].當代亞太(3):6-21.
束定芳.2000.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夏爾·阿列克西·德·托克維爾.1991.論美國的民主(董果良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敏.2006.克林頓、布什對華政策的共同點分析[J].國際問題研究(9):208-209.周琪.2006.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外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永生.2005.框架理論對語境動態(tài)研究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1-4.
(責任編輯 甄鳳超)
第十四屆中國認知語言學國際論壇
(CIFCL-14)征稿與參會通知
論壇時間:2014年10月13-17日(10月12日下午14-21點,北航如心樓702,報到領取資料)
論壇主會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論壇分會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
主講人及系列講座名稱:Phillip Wolff,Emory University in Atlanta,Georgia:《實驗認知語義學與語言思維界面10講》“Ten Lectures on Experimental Cognitive Semantics and the Language-Thought Interface”
注冊繳費:800元(學生500元),繳費即可參會
賬戶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賬號:0200-0062-0902-6400-229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東升路支行
匯款備注:“CIFCL-14會費”或者“第14屆認知論壇會務費”
轉/匯款之后,發(fā)郵件至dujing431@163.com(杜靜)或短信至18813156340提醒。提醒內容:報名人姓名,身份(學生/教師),單位,手機號,座機號,電子郵箱,繳款日期,金額,發(fā)票抬頭。保留好匯款或轉賬憑據(jù),作為報到依據(jù)。我們收到信息后會及時回復確認,收到確認方被視為報名成功。2014年10月1日24時之前交費,可獲贈上屆論壇之后本屆論壇之前出版的最新論壇DVD及圖書。
論文摘要:[無論提交論文與否均可參會]只限英文,使用英文發(fā)言。摘要七要素:題目、作者、電郵、單位、關鍵詞3-5個、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發(fā)送至:cogforum@buaa.edu.cn和adam611@163.com。
被大會錄用并宣讀的論文將有機會發(fā)表在以下刊物上:CognitiveSemantics(ISSNs:2352-6408[print] & 2352-6416 [online]).http:∥www.brill.com/
(CognitiveSemanticspresents a continuation or “resurrection” of the previou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gnitiveLinguistics).
北航外國語學院語言學研究中心
中國認知語言學國際論壇組委會
2014年6月5日
賀夢依,遵義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語言學。電子郵箱:1536845882@qq.com*本文為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編號11SSD006)的階段性成果。
H03
A
1674-8921-(2014)09-0017-07
10.3969/j.issn.1674-8921.2014.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