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繼紅
摘 要: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yè)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教育應“堅持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這些人才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要實現這一培養(yǎng)目標,高等職業(yè)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適合企業(yè)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文章對《電氣控制與機床電路檢修技術》課程理實一體教學相關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 高職學生 理實一體化 實踐技能 教學模式
所謂理實一體化教學,就是打破傳統(tǒng)的理論與實習脫節(jié)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技能實踐融為一體,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激情。我在《機床電路檢修技術》課程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把握不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教師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耽誤學生的學習。為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我做了如下探究。
一、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氛圍
理實一體教學模式不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而且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還包含教學場所的一體化。我院建立和完善了機床電路檢修理實一體的多媒體實訓室,為“理實一體化”教學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在組織教學中,要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內容具體,便于師生操作,任務恰當,充分體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目標意識、主體意識、技能意識、情感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效率意識。引發(fā)學生“學中做”,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真正體驗到“學中做”和“做中學”的樂趣,營造“我能學”“我能做”和“我要學”“我要做”的學習氛圍。“理實一體化”絕不是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在形式上的簡單組合,而是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二、理實一體教學的特點及優(yōu)越性
《機床電路檢修技術》課程理實一體教學模式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職業(yè)教育中傳統(tǒng)的講完理論后進行技能實訓的框架,使理論與實操有機結合,技能訓練強調培養(yǎng)科學、規(guī)范及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方法上,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配制相關的理論知識構成教學模塊,并由一位教師同時擔任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保證二者同步進行。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操作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知識與技能掌握更加牢固。如在學習CA6140型車床電氣故障檢修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先進行電氣原理圖的理論分析,知道每個低壓電器的結構、作用、連接方式及整個電路的工作原理,然后教師創(chuàng)設故障點,在機床電路檢修多媒體實訓室讓學生診斷故障并排除故障,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真正體會到“在學中求樂、在樂中求學”的樂趣。
采取“教、學、做、考”四位一體化教學模式,解決了分段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在知識上不連貫、不銜接等問題;特別是通過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既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既充分利用了教學場地,又有效利用了有限的教學時間,形成了從“被動”變“主動”、從“要我學”變“我要學”的良好氣氛。
三、理實一體教學過程應把握的環(huán)節(jié)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必須熟練駕馭教材,設計教學方法與過程,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正確評價教學效果等。下面以《機床電路檢修技術》課程為例簡單闡述。
(一)熟練駕馭教材
熟練駕馭教材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基礎。教材是教師講課、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和信息來源,沒有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將理論和技能訓練有機結合,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編寫適合本校特色的實施性專業(yè)教學計劃。在編制實施性教學計劃時,應注意按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和模塊化的教學進程的要求編排課程內容,以任務為驅動。教材應圍繞技能訓練,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調學生的實踐技能、技巧的培訓。
(二)教學方法與過程的設計做法
1.教學目的:講述哪些基本知識?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2.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什么?
3.如何選擇教學場地、教學設備及工、量具?
4.教學過程編排,是先操作后講解,還是先講解后操作?對于教學難度大的內容尤為重要;教學時段安排一般四節(jié)為一個單元。
5.學生如何分組,設備如何配置?
6.有哪些安全事項?
7.如何在作業(yè)中體現教學的重點、難點?
8.教學過程組織:主要包括講授和操作示范、學生分組、操作訓練、巡回指導、技術糾正及安全事項等。這一部分是教案的核心內容,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案應輕內容而重組織過程和訓練方案,應盡量避免在教案中羅列大量教學內容。下面以CA6140型車床電氣故障檢修為例,具體的教學步驟如下。
(1)觀察車床結構,因學生前面已進行過機床加工操作實訓,進一步熟悉作用和操作步驟。
(2)教師現場集中指導,明確各電動機和各控制電器的位置,這一點非常重要。
(3)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講解拖動要求和電氣原理圖的分析,或播放錄像,這類似于理論教學,但是學生已對零件有了認識,因此較容易掌握該部分內容。
(4)設置故障點,既在投影儀上展示,又在實際車床上設置,如按下主軸啟動按鈕,主軸電動機不能啟動,或轉動很慢并發(fā)出嗡嗡響聲,或主軸電動機能啟動,但不能自鎖笥故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隨教師一起裝復所拆的啟動機。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電氣原理圖分析故障點可能發(fā)生的區(qū)域,并畫出檢查流程圖。
(6)學生運用電壓法或電阻法等進行測試排查。
(7)課堂測評。測評方法:口試、筆試和現場操作技能測試。教師指定某一位學生按教師提問或打印的試卷或設置故障點進行。完成后在場觀看,師生共同打分。可以隨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訓練穿插進行,這樣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與技能緊密聯系,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不僅是教學對象,而且是學習主體。教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施加的思想影響,都要經過學生個人的觀察、思考、領悟、練習和自覺運用,才能轉化為本領與品德。一般來說,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愈強,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愈強,學習效果愈好。理論實習一體化教學,由于直觀的刺激作用,學生提高了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能運用所學知識自覺地、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直接經驗,逐漸形成能力傾向和創(chuàng)造才能。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改變了以往“滿堂灌”的做法,擺脫了純理論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積極性,而且顯著增強了動腦和動手能力。
“理實一體化”教學立足于學生的本性,使學生得到發(fā)展和完善。教學使學生的個性自由發(fā)展,有助于增強主體意識,培養(yǎng)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才能。
參考文獻:
[1]李秉德主編.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
[2]殷培峰主編.電氣控制與機床電路檢修技術.化學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