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芳
摘 要: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改變現有的習作教學模式,使語文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進行高效課堂教學,對其模式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意識,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 習作教學 創(chuàng)新 突破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創(chuàng)新,小學生的習作教學對今后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幫助,為使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寫作技巧,廣大語文老師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改變現有的習作教學模式,使得語文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打造高效課堂?深入思考,我認為,需要對其模式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意識,構建高效課堂。
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新課改要求作文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培養(yǎng)敢于突破與創(chuàng)新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要堅持以學生為寫作主體,在平時的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此基礎上,促進他們正確使用寫作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層次。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由于小學生對詞語的概念存在一定的理解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例如,讓學生以“收獲”為題寫一篇文章時,應該讓學生知道,“收獲”這個詞不僅指農作物的吸收,還表示知識的增多、思想覺悟的提高等。
二、增強學生觀察和思維的能力
對生活的觀察是獲取寫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景物、事情等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生活,獲得寫作的第一手資料。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于事物產生和發(fā)展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首先可以讓學生觀察事物的部分片段,例如對日出、日落的場景,用課堂上所學到的表達方式,對這一場景進行生動細致的描述,寫成一個小片段,再對學生寫出的片段進行一定的鼓勵,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樂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實地觀察,例如去工廠、海洋館等,教師之前做好充分準備,制訂周密的計劃,教師要提前說明觀察的目的,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及時記錄,回來之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觀察記錄的材料進行整理,即可成為寫作的素材。最后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把每天發(fā)生的事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闡明增強學生觀察和思維的能力的重要性,大力鼓勵學生觀察和思考。電視上經常出現一則廣告,一個小學生觀察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鏡頭中展現了小學生對于問題的細致觀察,不論炎炎烈日還是刮風下雨,他都能在那里細心地觀察毛毛蟲的生長變化,最后看見了蛻變成蝴蝶的一幕。這就告訴學生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在觀察和發(fā)展中尋找快樂和增進知識,鍛煉堅強不放棄的品質。
三、增加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寫作文無從下筆的重要原因是腦子里沒有東西,缺少寫作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就可以使人產生由淺到深的領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都是前人對讀書好處的概括,增加閱讀量可以讓學生產生由內到外的感受。教師應該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讀書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只有大量地、反復地、仔細地閱讀,學生才能接觸到平時了解不到的東西,可以開闊視野,提高認知能力,陶冶情操,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這無論是對今后的寫作還是閱讀方面的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作文交上來,一些老師往往擱置幾天才評閱,這是不科學的,應該注意與學生及時交流,交流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當面交流可以及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避免因不了解產生誤解;當師生不能或者不適合當面交流的,老師可以用文字交流的方法和學生交流,這樣既可以指出學生的不足和缺點,又不至于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可以更加“放開”地提出問題和不懂的地方,更樂于寫作。在進行書面交流的同時,教師爭取每一個小的階段都對學生的學習給予一定的認可和肯定,使學生學習動力更足,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的工作,提高寫作能力。
五、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生往往比較害羞,在人前不敢表達,然而口語與寫作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應該針對這一情況加強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說話的過程其實就是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如果在口語表達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維的條理性,就能夠增強寫作的貼切性。學生應該在課堂上勇敢說真話而不是假話空話,對于生活中感興趣的事要善于和同學分享并探討,善于發(fā)表見解,及時進行總結,例如語文課上安排的一分鐘演講活動,每一個同學都應站到臺上大膽表達訓練口語表達能力。表達內容力求有中心思想,語句流暢,可以適當進行筆頭準備。
綜上所述,教師要盡可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閱讀范圍,從而獲得相應寫作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得寫作靈感,善于寫作、樂于寫作。總之,在習作教學模式的改革中,應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對學生寫作成果予以一定的鼓勵,使其增強自信,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文貴.寫作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04).
[2]胡高榮,王毅.弘揚人文精神,深化寫作教學改革[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
[3]郝建鋒,李且燕.寫作教學中的心理開啟[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