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蓉
有條微博這樣描述大學生活:“高中時我們羨慕大學,考試及格就行,大學時我們羨慕高中,考試不及格都行!”字里行間傳達出些許無奈。上高中的最大理想就是能考入夢寐以求的大學;考上了大學后卻發(fā)現(xiàn),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情緒的落差、自我認知的偏差和對前途未來的茫然等諸多問題,一股腦兒地出現(xiàn)在面前,這些困惑使剛剛走進大學的新生變成了“糾結哥”“苦惱妹”。那么,在中學階段怎樣為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蓄勢呢?筆者就此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高中與大學之間的“代溝”
有人用“代溝”來形容高中和大學之間的差異,筆者覺得既形象又生動。以高考為分水嶺,中學與大學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有許多不同之處。
1.培養(yǎng)方式不同
中學是基礎性教育,為了升學率,為了順利通過高考的選拔,三天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大多數(shù)學生都成了名副其實的“考”生;大學則不同,學生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大學教育強調的是適應性學習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要適應社會及用人單位的需求,努力成為全面型的人才。
2.生活方式不同
在中學階段,學生大多過著兩點一線、讀書考試的有規(guī)律的生活,有家長、教師提醒著、管束著;到了大學,學生耳邊沒有了父母的嘮叨,開始了“天高皇帝遠”的 “自由人”生活。學習靠自覺,時間由自己安排,要尋求自主發(fā)展、弘揚個性的空間。
3.教學方式不同
在中學階段,教師整天圍著學生轉,上課速度慢,解題示范多,生怕有沒講到、沒講透的知識點,時時“攆”著學生朝著考上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大學階段,教師講課精、少、快,一講就是幾章幾節(jié),常?!肮逝摗薄扒衣犗禄胤纸狻保攀肿寣W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而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要自己去尋求教師的支持和幫助??梢哉f,在大學是學生“追”著教師跑。
4.學習內容不同
在中學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即使有一些特長和愛好,有的為了考特長而學,有的則因為與高考有沖突暫時忍痛割愛;在大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自主選修學分。借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中學大家忙一樣,大學大家不一樣的忙?!?/p>
5.學習方式不同
高中是“要你學”,大學是“你要學”。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思路緊跟著教師走,學習時間被課程表擠得滿滿的,偶爾有些有難度、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往往也是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在大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許多時間需要自我打理、規(guī)劃,教師講一節(jié)課的內容,學生往往需要幾倍的時間才能消化和理解,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哈佛大學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于業(yè)余時間。差距是怎樣煉成的?就是“別人看電視的時候,你在鍛煉,或參加各種培訓班;別人嘲笑的時候,你在悶頭苦干”。
6.評價標準不同
在中學階段,學生之間以學習成績論英雄,只要學習成績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到了大學,學習不是大學生活唯一的重心,而是以綜合測評論英雄。大學里成績的評定更為靈活,有的是通過考試,有的是通過考查,考試分數(shù)不再像高中那樣被過分地看重。只會學習不會生活的傳統(tǒng)“學霸”已經成為過去,新時代的“學霸”多才多藝,把熱情帶入各個領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成為考查衡量一個學生的重要評價指標。
7.對專業(yè)缺乏實質性了解
專業(yè)名稱只是一個符號,專業(yè)學習需要許多“軟實力”來支撐。且“隔行如隔山”,各個專業(yè)都有自己的學科范疇。中學階段,迫于學習上的壓力和認識上的局限,學生對心儀的專業(yè)只有一個表面的、模糊的認識,對報考的專業(yè)只是停留在“望文生義”的理解上,在報考專業(yè)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選報專業(yè)可以說是在選擇職業(yè)、選擇未來。有的學生不顧自己的實際條件去削足適履,最后“選錯了專業(yè),入錯了行”,體會不到專業(yè)學習的興趣,感覺不到專業(yè)學習的熱情,最終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實際上,專業(yè)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眼中的親與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個有準備的專業(yè)追逐者,一切將變得輕松愉快,學習就會有滋有味兒,生活也會很通泰。
二、理智應對大學生活的基本對策
企業(yè)家馮侖在《理想豐滿》的演講中告訴學生:“人有了方向感以后,人會快樂,生命會變得簡單,你就不會在現(xiàn)實中變成‘糾結哥,你會變成‘淡定哥?!碑斃硐胴S滿但現(xiàn)實骨感時,怎樣規(guī)劃才能讓自己擁抱理想?
1.做好心理準備
高中生應更多地了解大學生活,客觀理智地看待大學生活,不要把大學生活過于理想化。中學階段憧憬的大學生活是輕松灑脫、豐富多彩的,考試60分萬歲。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因此學生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避免心理的落差。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智慧的實質就是適應?!泵總€人進入新的環(huán)境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心理反應,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為沖刺理想做好充分知識儲備的同時,也要學習、存儲一些“心理知識”,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多種渠道客觀地了解大學的現(xiàn)實生活,不要讓自己生活在對大學生活的主觀勾畫中,要學會跳出理想看現(xiàn)實,增加對大學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緊張的心理得到緩解和釋放,才能具備一個準大學生的姿態(tài)。
2.做好能力準備
在充分了解現(xiàn)實版的大學生活后,高中生就要為順利適應大學生活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尤其要在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上下功夫,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上做文章。中學階段,特別是高中階段,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們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較少;進入大學后,各種社團活動“漸欲迷人眼”,集體活動機會大大增加。這就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量身定制自己的社團活動,在節(jié)奏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尋找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學會安排時間和空間,學會自我規(guī)劃,學會交往,學會實現(xiàn)并承擔責任,學會以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由、自主與超越”。
3.做好獨立生活準備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過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走進大學校園,一定意義上就意味著獨立地走向社會、走向生活,面對新的生活環(huán)境,隨時都會遇到過去沒有遇到的問題、矛盾和困惑。因此學生要徹底告別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自己“嬌慣”自己,要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多與同學交往,對周圍的人多一些理解和寬容,逐漸從依賴家人的生活方式轉變?yōu)楠毩⒌纳罘绞健?/p>
4.上好“大學第一課”
軍訓是每一名大學新生的必修課。軍訓期間,來自五湖四海、操著不同方言的同學聚在一起,開始“大家庭”的生活,進行練隊列、站軍姿、整理內務、實戰(zhàn)訓練等項目。這期間的經歷對剛開始的大學生活很有幫助,因此,上好大學第一課對提高新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很有幫助。
5.大學是一筆財富
這里借用來自某大四“童鞋”的一段話來進行闡釋:“如果你沒有學習動力,那么幾年后,在找工作的路上,只能6點起床,撐著傘在雨中從8點排到12點,只為投一份簡歷,見識一下招考人員,面對你沒特長、沒干部經歷、沒獎學金、沒發(fā)文章、績點平平的簡歷報以那種無奈的笑,那十來秒經歷讓你明白,大學4年都是有因有果的?!笨梢姶髮W4年,積攢的是人生一筆價值不菲的財富。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張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