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晏
摘要:在排球墊球教學中,作者對來球、回球、腳步、節(jié)奏、擊球部位這五個變量進行變化,不僅可以對單一變量進行變化,還可以多重變量進行組合運用,從而獲得更多的教法手段。
關鍵詞:排球墊球;教學手段;變量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4-0068-01
通過研究發(fā)現,其實教學手段是很容易“變變變”的。如何“變”?關鍵就是要找“變量”。一個教學手段通過調整“變量”,就會演化出無數不同層次、不同難易的同類型教學手段,從而使教師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更為靈活多樣,突出差異,有的放矢。下面以排球墊球為例,介紹五類“變量”。
一、來球
讓學生應對不同的來球,同樣的墊球,難易度就有不同。以正面雙手墊球,一拋一墊為例。
1.墊不同拋物線的來球
通過改變來球拋物線,可以衍生出三種練習方式。由易到難,依次是墊高拋物線來球,墊中拋物線來球,墊平拋物線來球。學習之初,采用高拋物線來球,可以增加學生的預判時間,有利于其移動到位。在熟練之后,可以逐漸降低拋物線,減少學生預判時間,促使學生加快移動速度。同時,不同拋物線對于練習者手臂的墊球夾角也有所不同。
2.墊與身體呈不同位置的來球
練習之初,球可拋至體前近身位置,學生可以不必移動,比較輕松地完成正面雙手墊球。待學生基本動作掌握后,可以采用有規(guī)律地一左一右拋球,提高學生在移動中完成正面雙手墊球。最后,對于掌握熟練的學生,可采用無規(guī)律的前后左右拋球,以提高學生預判能力和腳步移動能力。
5.墊不同性質的球
來球的還有一種變化,是改變來球的性質。練習初,可以采用拋,在熟練后,可以采用傳或墊的方式喂球;再熟練,可以練習墊發(fā)球,進而練習墊扣球。層層推進,學生的墊球能力呈漸進式提高。
二、回球
讓學生按要求控制回球,也可以體現出不同的難易程度,提高對球的控制能力。
1.改變距離
練習之初,要求學生墊2~3m的距離,提高準確性,在熟練后,逐漸拉長距離,要求墊4~5m,再練習墊6~7m的較遠距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了不同距離的發(fā)力,有利于提高墊球的準確性。
2.改變角度
在排球墊球中,經常需要改變墊球的角度。例如接發(fā)球時,球發(fā)至5號位,墊球至2、3號位之間,這里就有一個夾角。因此在墊球訓練中,讓學生有意識地改變回球角度,是一種重要的技術能力。一般來說,夾角越大,難度越高。
如何來“變”呢?起初可以采用一拋一墊,讓墊球者墊至拋球者左右兩邊。在熟練之后,三人一組,讓拋球者站在墊球者的側面,側拋正墊。更為熟練之后,可以采用連續(xù)地三角墊球或四角墊球,最后可以練習背向墊球,讓夾角呈180°。
5.改變弧度
弧度是正面雙手墊球的另一個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如果能夠隨心所欲地改變回球的弧度,對于提高墊球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其實不同的弧度,與回球距離遠近有關。一般來說,中等距離墊球時,需要適中的弧度,擊球時,兩臂與地面的夾角呈45°;近距離墊球時,則需要較高的弧度,避免沖網。擊球時,兩臂與地面的夾角小于45°,如果距離較遠,且來球較高,則墊球時,可采用平弧度,壓低來球高度,兩臂與地面的夾角大于45°。對學生進行墊不同弧度球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擊球角度,提高控制球能力。
三、腳步
這個變,通常的做法是由原地到平移,再到“8”字移動,最后到判斷移動。通過腳步移動練習,讓學生靈敏快速,步法穩(wěn)健。對應的練習是一拋一墊到兩人拋,一人墊,再到四人迎面墊球接力,最后是墊球比賽。
四、節(jié)奏
這個變,以自墊球練習為例。對學生自墊的不同節(jié)奏要求,體現了不同的難易。初學時,只需連續(xù)完成,不限高度。熟練之后,可采用一高一低的方式練習,進而還可以采用兩低一高,或兩高一低,最后采用傳墊交替的方式進行。這種節(jié)奏上的變化,可以增強墊球時學生對發(fā)力的控制。
五、擊球部位
我們所說的墊球,一般認為是正面雙手墊球,其實還存在許多的墊球方式。如側墊球、雙手擋球、單手墊球,甚至用腳墊球。在熟練掌握正面雙手墊球技術之后,讓學生嘗試學習其他擊球部位的墊球,對于拓展學生的墊球能力,也有積極作用,我們可以加以選擇地利用。
以上所說的是改變排球墊球教學手段的五類“變量”,在實際選擇
“變量”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還可以做以下的考慮。
單一變量。單獨采用五種“變量”中的某一種,對練習手段進行變化。具體實例,上文已經列舉,不贅述。
多重變量。采用五種變量中的二種及二種以上變量,來改變練習手段,對某一教學手段進行深度拓展,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的刺激,新的挑戰(zhàn),從而增強技術的穩(wěn)定性和應變能力。如果學生能按照教師既定的要求,較好地完成上述練習,那么,他們對墊球技術的掌握將會有顯著地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