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摘 要:情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對于人的行為以及認知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教育的實效性,情感教育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必須得到重視。本文分析了高校管理中情感因素的教育能效,并探究了情感因素對高校學生社交的影響。
關鍵詞:情感因素;教育能效;社交影響
一、探究高校管理中情感因素的教育能效
情感教育對于高校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主動學習以及德育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必須要加大對高校學生的情感教育,引導高校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人生觀。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探究高校管理中情感因素的教育能效。
1.情感因素對高校學生主動學習的影響
學習過程是一個知識信息輸入的過程,也是情感積極運動的過程。學習者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還能夠陶冶情操,豐富生活經(jīng)歷等。情感因素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1],要保證高校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用美好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對于知識的渴望,就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情感因素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作為情感因素的主要方面之一,學習動機決定了學習成敗的關鍵,包括了學習的目的,學習的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態(tài)度和達到學習目的的愿望。學習者必須要有一定的學習動機,才能夠更好地學習。自信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關鍵之一,這跟人的知識、情感以及意志等都是有關聯(lián)的,自信心越強的人,在行為等方面就會有更高的表現(xiàn)。激發(fā)學習者的情感,鍛煉其意志。
2.情感因素對知識接受能力的作用
情感對學習者的學習成功與否重要表現(xiàn)在學習者的動機、學習者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環(huán)境這三方面,學習動機強的學習者學習效果一般都會比動機弱的要強,并且具有充足自信心以及良好形象的學習的學習效果也會比沒有自信心和形象的學習者要強。在學習過程中,隨著相關知識信息的輸入,將會引起某種情感產(chǎn)生,這一情感又反饋到認知系統(tǒng),從而對認知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了學習者的個體因素以及教學環(huán)境因素[2];學習者的個人因素包括了性格、動機以及焦慮等,教學環(huán)境因素也就是課堂上的交流等。
3.情感因素對高校學生德育方面的影響
情感是在道德認識基礎上形成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道德基礎決定了他的情感,這是利用一定的道德觀來對自己或者是他人的品性或者其他進行評價的態(tài)度。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對道德認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感能夠推動對道德的認識轉(zhuǎn)換成為道德行為,同樣情感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習者對道德認識的掌握。情感教育能夠有效地促進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讓感情深化,進行道德教育可以從培養(yǎng)情感入手,能夠促進對道德知識的理解,還能夠促進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此外情感教育還有利于道德行為的形成,在道德教育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去體驗道德活動帶來的愉快和滿足。
二、情感因素對高校學生社交的影響
在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社會中,高校學生難以避免地接受到社會各種思想的影響。這些思想可以促進學生思想的健康發(fā)展,但有的思想?yún)s有阻礙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學生對社交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他們甚至害怕和其他人進行交流。這主要是情感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由于對情緒變化的領悟能力較低,不能夠適當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讓他們在社會交往中產(chǎn)生一系列的逃避行為,從而產(chǎn)生各種負面情緒。
情感因素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認識到社會交往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走出去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活動。教師應該積極地組織一些社交活動,鼓勵學生在小型的社交場合與他人交談,并及時地幫助他們處理一些社交問題,讓學生認識到社交的意義,增加學生社交的自信心。而事實證明,情感因素對學生的社交有積極地影響作用,在高校管理中應該積極地利用情感因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社交和學習。
綜上所述,情感因素是影響學習和社交的重要心理因素。積極向上的感情能有效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高校管理中必須對情感教育進行重視,全面開展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孔麗娜.淺論在高校管理中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J].法制與社會,2010(01).
[2]黃慧明,黃英燕.關于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0(34).
(作者單位:通化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