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
摘要:巴洛克時期是西方音樂的萌芽時期,乃至近代音樂文明的催生時期,在世界藝術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這一時期的鋼琴藝術風格特色可圈可點,值得細細品味。
關鍵詞:巴洛克時期 鋼琴藝術 風格特色
巴洛克時期是從公元1600年到公元1750年的150年時間,巴洛克時期是西方音樂史乃至世界音樂史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時期,代表著一種藝術風格?!鞍吐蹇恕痹从谖靼嘌勒Z,譯為漢語的意思是“變形的珍珠”,代表了與過去迥然不同的意思和別開生面的意味。
巴洛克時期正值西歐社會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雖然在這一時期已經搖搖欲墜,但當時的封建君主影響力還殘留,皇權的威嚴還有市場,所以,此時的音樂藝術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服務。因而,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作品盡管從藝術風格的特點上有了恢弘大氣、神圣莊嚴的重大變革,但在內容上,尚未脫離以皇室生活,重大的社會歷史事件和神話傳說為題材。?這一時期的自然科學在歐洲發(fā)展迅猛,天文學、物理學、數學等科學定理的發(fā)現使人們前所未有地認識到宇宙的秩序之美和均衡之美。所以反應宇宙的秩序和均衡之美成為當時藝術家爭相追捧的創(chuàng)作潮流。同時,接踵而來的啟蒙運動,又引領人們崇尚理性,追求嚴謹和秩序,這一切又造成了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在宗教神學和皇權的外衣下,表達著藝術家對個人享樂和精神滿足的訴求。
一、節(jié)奏嚴謹平穩(wěn)、律動周而復始
啟蒙運動帶來的理性之風影響到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鋼琴藝術創(chuàng)作同樣受到了影響,理性信仰至上的思潮帶給鋼琴藝術創(chuàng)作以突出的結構嚴謹規(guī)整的藝術風格。其中,巴赫的作品最有代表性。他的作品的主基調從始至終都保持在一個基本的節(jié)奏之上,仿佛一直在敘述和沉思著什么,不再具有浪漫派的自由奔放、速度時快時慢的節(jié)奏特點。但是,作為鋼琴藝術又決不能總是處于同一風格的基調上,那樣,藝術的魅力將無從實現。因而,巴赫在追求音樂的嚴謹平衡的同時也注重自我的表達,它以藝術創(chuàng)新的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將他的作品大都分為嚴格節(jié)拍和自由節(jié)拍兩個部分。貫穿于巴赫作品始終的節(jié)奏特征必定是嚴謹平穩(wěn)的,但是在自由節(jié)拍部分則是即興的,突出了華麗而變化多端的演奏技巧。這樣的特點可通過欣賞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來品味。
二、主題充盈實驗性,內容體現民俗性
巴洛克時期是自然科學不斷取得進步,讓人們掙脫宗教神學的束縛,讓人性在神性的壓抑下解脫出來的初始時期,人們在這一時期的思想獲得了極大的解放,開始感受到人類自身所蘊藏的能量是無限的,人類是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唯一力量。于是,從過去的重視對宗教神學的謳歌,轉而為關注對人的自身情感、能量、欲求的表現,音樂中的人性味道濃烈起來。音樂作品開始逐漸關注到人自身和市民生活。作品內容體現著民俗化的趨勢。如這一時期巴赫的《英國組曲》和《法國組曲》就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幅英國和法國市民生活的畫卷。同時,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還充滿了實驗性質,吸收了包括了吉他、響板、曼陀鈴等民間樂器的特色,在作品中常常出現以鋼琴模仿這些樂器演奏的段落。這一時期的鋼琴家所體現出來的實驗精神也正是反映了那一時期物質資料的豐富,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讓人類思想逐步解放,在藝術領域也獲得了表現。但是,這一時期的人們對于自然社會的規(guī)律性,乃至人類自身能量的認識畢竟是稚嫩的,所以,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技法、主題、表現形式的推陳出新充滿實驗性和想象性,甚至于顯得離奇怪誕。盡管這些嘗試明顯暴露出人類認識和音樂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不足,但這樣的思想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解放無疑是進步的,在極大地煥發(fā)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帶給藝術欣賞這些新鮮的藝術享受的同時,也為之后的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藝術風格的出現作了鋪墊。
三、樂曲表現力深沉雄渾,富有空間感
在天文學,物理學和數學的重大發(fā)明接續(xù)問世后,世界的規(guī)律顛覆了人類滿足于現狀的認知,激發(fā)了人類思想中不斷挑戰(zhàn)和了解世界未知的意識與渴望,進而使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最初形成的嚴謹、抑制、規(guī)整、平衡的音樂風格也逐漸發(fā)生變化,沖擊力和動力感的因素悄然進入。如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中,序曲的低音部分由一個深沉雄渾的長音貫穿,而高音部分是由響亮的高音緩慢下行的旋律。一高一低的落差營造出了一種開闊的空間感,使聽眾仿佛是置身在空曠的大教堂之中,而中音區(qū)又讓人感覺到力量的匯聚,有蓬勃進取之感。這種律動感和活力是由于復調織體中聲部的不同間歇而造成的,可謂之余音繞梁、盈耳不歇。作品中表現出來的這種無限的動力之感和進取之感正是當時的新興資產階級正處于上升勢頭的勢不可擋的勢態(tài)和活力無限的精神世界的縮影。
四、演奏風格的不斷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雖然說受到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思潮的影響,注重表現人本身。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沒有脫離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的框架。在演奏時還是注重平衡和節(jié)制,在規(guī)整平衡的韻律中表現人性。在演奏方法上,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注重“斷連性”,即在演奏過程中既要流暢又要層次分明,根據需求用斷奏和連奏處理不同的段落,每個音符都處理得細致入微,把高雅的格調和豐富的色彩感結合起來,達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在觸鍵技巧上,巴赫實現了創(chuàng)新,他在彈奏時用上了拇指,并且讓手指彎曲,改進和豐富了鋼琴演奏技巧。而這一新的鋼琴彈奏用指方法基本和現代鋼琴演奏技術相差無幾,可以說是巴赫奠定了現代鋼琴用指方法。
五、結語
任何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都必定匯通當時的社會背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風格也盡顯時代特點,其藝術內蘊彰顯了時代的氣息,也為今天的鋼琴藝術提供了更切合時代需要的啟示。
參考文獻:
[1]張前.音樂美學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2]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3]邢維凱.情感藝術的美學歷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4]劉廣伊.再談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風格魅力[J].黃河之聲,200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