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先亮+李喬梅
“走課”是教師在有意識的狀態(tài)中,通過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平行班級(平行班便于內容的銜接性與承接性的預設)的教師選擇自己最具有優(yōu)勢的教學內容執(zhí)教同一級部的部分班級。走課過程是師生調整自己機體和心理狀態(tài),使之與授課對象、授課手段、授課環(huán)境等連續(xù)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走課作為一種全新的互動體驗,能夠打破師生互動的倦怠,應該成為教師嘗試的一種教學新形式。
一、走課:一種“活”的課堂教學形式的體現(xiàn)
葉瀾教授說過:“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弊哒n所產生的效應,不僅僅表現(xiàn)為單純的知識傳授,還應包括雙方心理、認知、情感、個性等多方面的提升。
1.擦亮師生審美疲勞的雙眸
“審美疲勞”具體表現(xiàn)為對審美對象的興奮減弱,不再產生較強的美感,甚至對對象表示厭棄,現(xiàn)指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厭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覺。任課教師長期執(zhí)教同一個班級,面對的是熟悉無比的學生,而學生始終面對的是同一個學科任課教師。從審美的角度看,無論視覺、聽覺上,雙方都會存在審美疲勞,從而產生倦怠心理,敷衍了事,進入被動的為教而教、為學而學狀態(tài)。課堂教學因審美疲勞而失去了活力。實行走課后,師生共同期待著把美好印象留給對方,雙方表現(xiàn)得都很投入、積極。
2.陌生感促成激情互動
同級部的教師給外出的教師代課,教師之間常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對話:
“你看×××同學,一節(jié)課舉手多次,思維活躍,回答問題準確率很高,整節(jié)課很活潑?!?/p>
“不會吧,×××同學是我們班最不喜歡發(fā)言的學生啊,整天無精打采的,學習的積極性一點都不高?!?/p>
王蒙先生曾在《我的處世哲學》一書中寫道:“一個新朋友,彼此有意無意地都要表現(xiàn)出自己的最好方面,而克制自己的不良方面?!苯Y交久了,往往就是好的與不好的方面都顯現(xiàn)出來——新鮮感逐漸淡漠,此即“陌生人效應”。走課教師的教學方式、手段、方法甚至是教師本人,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教師面對的學生也是陌生的。陌生感往往讓兩者之間產生超強的感染力。走課這種新的教學形式,或許能夠在師生頭腦和心靈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3.實現(xiàn)學生個性回歸
由于教師長期進行模式化訓練,導致學生對模式的熟視無睹,引發(fā)了學生的抵觸情緒,孩子的個性生生地被扼殺,形成反叛或沉默的心理行為和思想。長此以往,這樣的學生便會失去個性,成為學習的傀儡。走課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催生出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按照原來的本性盡情地學習。走課教學本質上也是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發(fā)展、互動的動態(tài)過程,是教師較高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學生“孩性”本位的回歸。
4.促進教師自我智慧的轉型
任課教師長期在同一班級執(zhí)教,面對學生種種狀況,會失去對待他們的耐性,在學校把課完成了事,麻木地對待班級的學生,聽之任之,原有的熱情蕩然無存。教師一味地使用古板的老套路,學生漠然以對,課堂中沒有思維的碰撞,死氣沉沉,失去了活力。反觀走課,教師是課堂的主角之一,要用自己所有的教學智慧去參與實踐,對教師的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走課這一教學形式,讓教師重新找回自我,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
二、走課:一種“新”的課堂教學的形式
走課是一場變革,它打破了常規(guī)教育教學中的一位教師一學期執(zhí)教某個班級的某門課程的定式思維。走課是課堂教學形式上的一種新發(fā)展,學校領導要以合理的方式方法以及先進的教學思想指導教師,使走課具有可實現(xiàn)性。
走課是師生共同經歷的過程,它是新事物,目前還不完善,需要時間、空間、人力的支持。要增強走課的自我監(jiān)控意識,既要鉆進去,又要跳出來,教師要以理性的思路與目光,真誠地審視走課過程中的教與學,讓自己獨特的教學行為在學生的心靈中穿梭自如,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因此,要善待走課,把走課當作一種寶貴的教學形式。學校領導、教師要轉變觀念,給走課一個實踐的新天地,讓走課教師精心設計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充分挖掘學生自己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真正體驗成功,得到發(fā)展,樹立信心。
三、走課:課堂教學形式的思考
走課能引領師生走上正確互動的思維軌道,使學生在充滿情感和創(chuàng)意的教學流程中動起來,使學生的自主性彰顯出來。
1.走課不僅是形式,更是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
走課打破了整個學期某學科始終一人任教的傳統(tǒng),重新定位了教師、學生在教學中的位置,教師不斷變換任教班級,這是課堂教學形式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白哒n”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更能表現(xiàn)學生的情感與態(tài)度,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走課不只是潛意識,更是顯意識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腦接收信息的方式分為有意識接收和無意識接收兩種方式。有意識接收時人腦對于周邊事物的刺激有知覺地接收信息,也就是我們感覺到的、可以指揮的意識,即顯意識;而無意識接收是人腦對于周邊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覺地接收,這就是所謂的潛意識。走課用陌生點(人、方法、語言等)刺激師生的大腦,產生的作用可以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師生能有意識地支配不同的信息。
3.走課不僅打破沉默,更是人的覺醒
任課教師們經常說:“學生平時上課時,平靜得像一潭死水,泛不出一點點的漣漪,有時沉默得讓人害怕。孩子的激情哪兒去了?”而走課過程中,孩子積極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課堂教學中總是泛起陣陣漣漪,精彩不斷,原有的“沉默”變?yōu)橐环N“覺醒”。走課中,執(zhí)教的對象是陌生的學生群體,學生面對的是一個“不知底細”的教師個人,這兩種人相遇,會產生種種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走課是以人為核心的一種形式,給這兩種人搭建了自由和諧的交流平臺。
總之,走課是消除課堂互動倦怠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引領師生走上思維互動的正確軌道,使學生在充滿情感和創(chuàng)意的教學流程中動起來,使學生的自主性充分彰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