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萍
教育專家尹建莉曾說:“被古詩滋養(yǎng)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會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而古詩鑒賞恰恰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一個薄弱點,又是高考無法回避的考點。有鑒于此,從高一開始,我安排了“課前五分鐘”,以學號順序由一名學生介紹一首古詩,按照“示范性背誦——齊讀——抄詩——賞析——背誦——考查”幾個步驟進行,并簡要說出推薦的理由。對于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小L是班內(nèi)第一號,他推薦了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學生賞析后,我隨即追問:“大家知道陸游活了多大、有幾個兒子嗎?”學生對此問題很感興趣,答案也五花八門。我說:“詩人85歲臨終前,寫下這首絕筆詩囑咐六個兒子。希望全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兒子們能將這喜訊告訴他的在天之靈。”
第二天,小W介紹了李白的《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有人認為“臨路歌”的“路”字當與“終”字因形近而致誤,“臨路歌”即“臨終歌”。 李白一向以大鵬自喻,表明其胸懷大志,才華橫溢。然而兩入長安,卻不得重用,報國無門之時深感仕途的不順、命運的不平。然而他在絕望之中仍相信大鵬的余風能夠“激兮萬世”,說明在他身體中蘊含著浪漫主義的積極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絕望中仍能找到自信的“詩仙”李白形象。其他同學問小W推薦這首的理由時,他回答得很簡單:“因為昨天介紹了陸游的絕筆詩,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李白的絕筆詩?!?/p>
正所謂智慧啟迪智慧,接下來小Z介紹了蘇軾的絕筆詩。提起蘇軾的絕筆詩,有人會認為是《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倍K軾的真正絕筆詩應是《答徑山琳長老》:“與君皆丙子,各已三萬日。一日一千偈,電往那容詰。大患緣有身,無身則無疾。平生笑羅什,神咒真浪出。”維琳是蘇軾知杭州時的徑山寺住持,這次不遠千里前來探病,蘇軾依他贈誦偈語的原韻作成此詩。
同學們對絕筆詩的興趣大增。接下來在學習《鴻門宴》這篇課文時,小K介紹了項羽的《垓下歌》,在學習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時,小L介紹了陶淵明的《挽歌》,此后,又有學生相繼介紹了屈原、杜甫、譚嗣同、文天祥、袁崇煥、和珅等人的絕筆詩。
學生對絕筆詩有了一定的積累后,我因勢利導,引導各小組對這些絕筆詩進行簡單分類,并在班內(nèi)各組之間進行交流。其中有的組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反映詩人臨終之前仍關(guān)心民生疾苦、國家命運的絕筆詩。例如,杜甫的《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以下簡稱《風疾》)、陸游的《示兒》、屈原的《懷沙》等。杜甫由長沙往岳陽經(jīng)洞庭湖時寫下《風疾》詩后,便病死在船上。詩人風燭殘年,行將就木,卻仍不忘時局和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絕筆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懷沙》。這是屈原自沉汨羅前的最后一篇作品,作者在講述遭遇的不幸與感傷上始終同理想抱負的實現(xiàn)與否相聯(lián)系,希冀以自身肉體的死亡來最后震撼民心、激勵君主,喚起國民、國君精神上的覺醒。
第二類是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英杰寫的絕筆詩。如譚嗣同的《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文天祥《過零丁洋》的后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人總是要死的,為國為民捐軀,光照史冊,雖死猶生。悲壯之情,溢滿全詩。這些臨刑絕筆所體現(xiàn)的錚錚鐵骨、浩然正氣,足以驚天地、泣鬼神,血氣方剛的男兒精神讓我們由衷敬佩。
第三類是表達詩人對死抱有豁達的態(tài)度。例如陶淵明的《挽歌》。陶淵明一生為人正直,嫉惡如仇,不肯趨炎附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詩人臨終時63歲,在《挽歌》中寫到:“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其一),“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其三),陶淵明將人的生死視為極其自然之事,表達了詩人的豁達態(tài)度。
當然,也有些絕筆詩表達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如盧照鄰的《釋疾歌》、李白的《臨路歌》;或表達對親友的眷戀等。從一首首絕筆詩里我們可以窺視出作者異樣的人生軌跡。學生在歸納整理的基礎(chǔ)上對絕筆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接下來,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作文題目如下:“當人們走完了或長或短的人生旅途,站在人生舞臺的邊緣,情愿或不情愿地‘謝幕之時,往往內(nèi)心感慨不已。臧克家曾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請以‘生與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文體不限?!睂W生通過進一步寫作訓練,對“生與死”這一敏感話題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每天和學生一起討論詩歌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很感謝這些學生,正是他們推薦的一首首絕筆詩激發(fā)了我的靈感,讓我和學生一步步深入的探究下去,共同成長。“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甭犅犨@些心靈的訴說、生命的絕唱,有助于我們走好人生之路。任何一種形式的死亡都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有意義。我們應熱愛生命,敬畏生命,把握當下,讓生命綻放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