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詩佳
在解決一些幾何問題時,輔助線的合理添加往往至關(guān)重要,它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單化。添加輔助線有以下作用:一是揭示圖形中隱含的性質(zhì),二是聚攏集中原則,三是化繁為簡原則,四是發(fā)揮特殊點、線的作用,五是構(gòu)造圖形的作用。而如何添加輔助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圖形本身的性質(zhì)特征;第二,題設(shè)條件。下面舉例說明。
一、如圖1: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AC與BD交與點O,以正方形的邊BC為斜邊在正方形內(nèi)作直角三角形BCE,∠BEC=90°.若CE=3,BE=5,則△OBE的面積是多少。(2014年初二希望杯第20題)
分析:求三角形面積,常規(guī)方法是利用面積公式:S=■ah(h為a這條邊上的高)。在△OBE中,已知BE的長,因此只要求出BE邊上的高OM即可(如圖2)。
分析1:這是一道填空題,如果沒有任何思路求OM的長,有一種方法大家不陌生,就是猜。如圖2,(圖形很精確)BE=5,CE=3,利用直尺度量5所對應(yīng)的厘米數(shù),再量出OM的厘米數(shù),估計出OM=1。所以S△OBE=■BE·OM=■×5×1=■。
■
分析2:(添加輔助線)
思路:我們知道正方形既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因此在考慮添加輔助線時,重點利用它這些對稱性。由于△BCE是RT△(解題突破口),繞點O旋轉(zhuǎn),即可得到圖3。這個模型,就為我們添加輔助線找到了思路?;氐綀D1,我們在旋轉(zhuǎn)△BCE的同時,△OBE也在旋轉(zhuǎn)。因此,我們不妨過點A,作AN⊥BE,連接ON(如圖2)?!鱋BE旋轉(zhuǎn)90°到△ONA。根據(jù)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旋轉(zhuǎn)角相等,因此OE旋轉(zhuǎn)到ON的旋轉(zhuǎn)角也為90°,顯然△EOM是等腰RT△。而由BN=CE=3,所以EN=BE—BN=5-3=2。易證OM=■EN=1。
以下是解答過程:(如圖2)
過O點作OM⊥BE,垂足為點M過點A
作AN⊥BE,垂足為點N,連接ON,
∵正方形ABCD
∴AB=BC,∠ABC=∠ABN+∠1=90°,AO=BO,
∠BAO=∠CBO=45°,∠AOB=90°
∵AN⊥BE ∴∠ANB=∠BEC=90°
∴∠ABN+∠2=90° ∴∠1=∠2
在△BCE和△ABN中
∠1=∠2AB=BC∠BEC=∠AMB
∴△BCE≌△ABN ∴CE=BN=2,BE=AN
∵∠BAO=∠CBO,∠2=∠1
∴∠BAO-∠2=∠CBO-∠1
即∠OAN=∠OBE
在△OAN和△OBE中
AO=BO∠OAN=∠OBEAN=BE
∴△OAN≌△OBE ∴∠AON=∠BOE,ON=OE
即∠AOB+∠BON=∠EON+∠BON
∴∠AOB=∠EON=90°∴△EON是等腰RT△
∵OM⊥BE ∴OM是EN邊上的中線 ∴OM=■EN=1
二、如圖4,四邊形ABCD中,∠ABC=30°,∠ADC=60°,AD=CD,求證BD2=AB2+BC2。
■
分析:(如圖5)要證明BD2=AB2+BC2,我們馬上想到的就是勾股定理,這就提示了我們證明的方向——構(gòu)造△(把AB,BC,BD放在同一個△)并證明其是RT△。如何構(gòu)造RT△,這時題設(shè)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由∠ADC=60°,AD=CD這兩個條件,自然聯(lián)想到等邊△。因此以這個等邊△為解題突破口,問題迎刃而解。若直接連接AC,不能把AB,BC,BD聯(lián)系起來。所以我們需要構(gòu)造其他的等邊△。根據(jù)AD=CD,可以把△BCD繞點D逆時針旋轉(zhuǎn),使得點C與點A重合,這樣就構(gòu)造出一個等邊△。
解題思路:△BCD旋轉(zhuǎn)到△EAD,旋轉(zhuǎn)角∠BDE=∠CDA=60°,BD=ED,則△BDE是等邊△。這樣就把BC轉(zhuǎn)換成AE,BD轉(zhuǎn)換成BE,因此我們就要證明△ABE為RT△即可。
證明:如圖5,把△BCD繞點D旋轉(zhuǎn),使得點C與點A重合,得到△EAD,連接BE。
依題意得,△BCD≌△EAD,∠BDE=∠CDA=60°
∴BD=ED,BC=EA,∠CBD=∠AED
∴△BDE是等邊△ ∴BD=BE,∠DBE+∠BED=120°
∵∠ABC=∠ABD+∠CBD=30°
∴∠ABD+∠AED=30°
(∠DBE+∠BED)-(∠ABD+∠AED)
=∠ABE+∠AEB=120°-30°=90°
∴∠BAE=180°-(∠ABE+∠AEB)=90°
∴BE2=AB2+AE2 ∵BD=ED,BC=EA ∴BD2=AB2+BC2
在解決一些幾何問題時,輔助線的合理添加往往至關(guān)重要,它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單化。添加輔助線有以下作用:一是揭示圖形中隱含的性質(zhì),二是聚攏集中原則,三是化繁為簡原則,四是發(fā)揮特殊點、線的作用,五是構(gòu)造圖形的作用。而如何添加輔助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圖形本身的性質(zhì)特征;第二,題設(shè)條件。下面舉例說明。
一、如圖1: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AC與BD交與點O,以正方形的邊BC為斜邊在正方形內(nèi)作直角三角形BCE,∠BEC=90°.若CE=3,BE=5,則△OBE的面積是多少。(2014年初二希望杯第20題)
分析:求三角形面積,常規(guī)方法是利用面積公式:S=■ah(h為a這條邊上的高)。在△OBE中,已知BE的長,因此只要求出BE邊上的高OM即可(如圖2)。
分析1:這是一道填空題,如果沒有任何思路求OM的長,有一種方法大家不陌生,就是猜。如圖2,(圖形很精確)BE=5,CE=3,利用直尺度量5所對應(yīng)的厘米數(shù),再量出OM的厘米數(shù),估計出OM=1。所以S△OBE=■BE·OM=■×5×1=■。
■
分析2:(添加輔助線)
思路:我們知道正方形既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因此在考慮添加輔助線時,重點利用它這些對稱性。由于△BCE是RT△(解題突破口),繞點O旋轉(zhuǎn),即可得到圖3。這個模型,就為我們添加輔助線找到了思路?;氐綀D1,我們在旋轉(zhuǎn)△BCE的同時,△OBE也在旋轉(zhuǎn)。因此,我們不妨過點A,作AN⊥BE,連接ON(如圖2)?!鱋BE旋轉(zhuǎn)90°到△ONA。根據(jù)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旋轉(zhuǎn)角相等,因此OE旋轉(zhuǎn)到ON的旋轉(zhuǎn)角也為90°,顯然△EOM是等腰RT△。而由BN=CE=3,所以EN=BE—BN=5-3=2。易證OM=■EN=1。
以下是解答過程:(如圖2)
過O點作OM⊥BE,垂足為點M過點A
作AN⊥BE,垂足為點N,連接ON,
∵正方形ABCD
∴AB=BC,∠ABC=∠ABN+∠1=90°,AO=BO,
∠BAO=∠CBO=45°,∠AOB=90°
∵AN⊥BE ∴∠ANB=∠BEC=90°
∴∠ABN+∠2=90° ∴∠1=∠2
在△BCE和△ABN中
∠1=∠2AB=BC∠BEC=∠AMB
∴△BCE≌△ABN ∴CE=BN=2,BE=AN
∵∠BAO=∠CBO,∠2=∠1
∴∠BAO-∠2=∠CBO-∠1
即∠OAN=∠OBE
在△OAN和△OBE中
AO=BO∠OAN=∠OBEAN=BE
∴△OAN≌△OBE ∴∠AON=∠BOE,ON=OE
即∠AOB+∠BON=∠EON+∠BON
∴∠AOB=∠EON=90°∴△EON是等腰RT△
∵OM⊥BE ∴OM是EN邊上的中線 ∴OM=■EN=1
二、如圖4,四邊形ABCD中,∠ABC=30°,∠ADC=60°,AD=CD,求證BD2=AB2+BC2。
■
分析:(如圖5)要證明BD2=AB2+BC2,我們馬上想到的就是勾股定理,這就提示了我們證明的方向——構(gòu)造△(把AB,BC,BD放在同一個△)并證明其是RT△。如何構(gòu)造RT△,這時題設(shè)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由∠ADC=60°,AD=CD這兩個條件,自然聯(lián)想到等邊△。因此以這個等邊△為解題突破口,問題迎刃而解。若直接連接AC,不能把AB,BC,BD聯(lián)系起來。所以我們需要構(gòu)造其他的等邊△。根據(jù)AD=CD,可以把△BCD繞點D逆時針旋轉(zhuǎn),使得點C與點A重合,這樣就構(gòu)造出一個等邊△。
解題思路:△BCD旋轉(zhuǎn)到△EAD,旋轉(zhuǎn)角∠BDE=∠CDA=60°,BD=ED,則△BDE是等邊△。這樣就把BC轉(zhuǎn)換成AE,BD轉(zhuǎn)換成BE,因此我們就要證明△ABE為RT△即可。
證明:如圖5,把△BCD繞點D旋轉(zhuǎn),使得點C與點A重合,得到△EAD,連接BE。
依題意得,△BCD≌△EAD,∠BDE=∠CDA=60°
∴BD=ED,BC=EA,∠CBD=∠AED
∴△BDE是等邊△ ∴BD=BE,∠DBE+∠BED=120°
∵∠ABC=∠ABD+∠CBD=30°
∴∠ABD+∠AED=30°
(∠DBE+∠BED)-(∠ABD+∠AED)
=∠ABE+∠AEB=120°-30°=90°
∴∠BAE=180°-(∠ABE+∠AEB)=90°
∴BE2=AB2+AE2 ∵BD=ED,BC=EA ∴BD2=AB2+BC2
在解決一些幾何問題時,輔助線的合理添加往往至關(guān)重要,它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單化。添加輔助線有以下作用:一是揭示圖形中隱含的性質(zhì),二是聚攏集中原則,三是化繁為簡原則,四是發(fā)揮特殊點、線的作用,五是構(gòu)造圖形的作用。而如何添加輔助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圖形本身的性質(zhì)特征;第二,題設(shè)條件。下面舉例說明。
一、如圖1: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AC與BD交與點O,以正方形的邊BC為斜邊在正方形內(nèi)作直角三角形BCE,∠BEC=90°.若CE=3,BE=5,則△OBE的面積是多少。(2014年初二希望杯第20題)
分析:求三角形面積,常規(guī)方法是利用面積公式:S=■ah(h為a這條邊上的高)。在△OBE中,已知BE的長,因此只要求出BE邊上的高OM即可(如圖2)。
分析1:這是一道填空題,如果沒有任何思路求OM的長,有一種方法大家不陌生,就是猜。如圖2,(圖形很精確)BE=5,CE=3,利用直尺度量5所對應(yīng)的厘米數(shù),再量出OM的厘米數(shù),估計出OM=1。所以S△OBE=■BE·OM=■×5×1=■。
■
分析2:(添加輔助線)
思路:我們知道正方形既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因此在考慮添加輔助線時,重點利用它這些對稱性。由于△BCE是RT△(解題突破口),繞點O旋轉(zhuǎn),即可得到圖3。這個模型,就為我們添加輔助線找到了思路?;氐綀D1,我們在旋轉(zhuǎn)△BCE的同時,△OBE也在旋轉(zhuǎn)。因此,我們不妨過點A,作AN⊥BE,連接ON(如圖2)。△OBE旋轉(zhuǎn)90°到△ONA。根據(jù)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旋轉(zhuǎn)角相等,因此OE旋轉(zhuǎn)到ON的旋轉(zhuǎn)角也為90°,顯然△EOM是等腰RT△。而由BN=CE=3,所以EN=BE—BN=5-3=2。易證OM=■EN=1。
以下是解答過程:(如圖2)
過O點作OM⊥BE,垂足為點M過點A
作AN⊥BE,垂足為點N,連接ON,
∵正方形ABCD
∴AB=BC,∠ABC=∠ABN+∠1=90°,AO=BO,
∠BAO=∠CBO=45°,∠AOB=90°
∵AN⊥BE ∴∠ANB=∠BEC=90°
∴∠ABN+∠2=90° ∴∠1=∠2
在△BCE和△ABN中
∠1=∠2AB=BC∠BEC=∠AMB
∴△BCE≌△ABN ∴CE=BN=2,BE=AN
∵∠BAO=∠CBO,∠2=∠1
∴∠BAO-∠2=∠CBO-∠1
即∠OAN=∠OBE
在△OAN和△OBE中
AO=BO∠OAN=∠OBEAN=BE
∴△OAN≌△OBE ∴∠AON=∠BOE,ON=OE
即∠AOB+∠BON=∠EON+∠BON
∴∠AOB=∠EON=90°∴△EON是等腰RT△
∵OM⊥BE ∴OM是EN邊上的中線 ∴OM=■EN=1
二、如圖4,四邊形ABCD中,∠ABC=30°,∠ADC=60°,AD=CD,求證BD2=AB2+BC2。
■
分析:(如圖5)要證明BD2=AB2+BC2,我們馬上想到的就是勾股定理,這就提示了我們證明的方向——構(gòu)造△(把AB,BC,BD放在同一個△)并證明其是RT△。如何構(gòu)造RT△,這時題設(shè)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由∠ADC=60°,AD=CD這兩個條件,自然聯(lián)想到等邊△。因此以這個等邊△為解題突破口,問題迎刃而解。若直接連接AC,不能把AB,BC,BD聯(lián)系起來。所以我們需要構(gòu)造其他的等邊△。根據(jù)AD=CD,可以把△BCD繞點D逆時針旋轉(zhuǎn),使得點C與點A重合,這樣就構(gòu)造出一個等邊△。
解題思路:△BCD旋轉(zhuǎn)到△EAD,旋轉(zhuǎn)角∠BDE=∠CDA=60°,BD=ED,則△BDE是等邊△。這樣就把BC轉(zhuǎn)換成AE,BD轉(zhuǎn)換成BE,因此我們就要證明△ABE為RT△即可。
證明:如圖5,把△BCD繞點D旋轉(zhuǎn),使得點C與點A重合,得到△EAD,連接BE。
依題意得,△BCD≌△EAD,∠BDE=∠CDA=60°
∴BD=ED,BC=EA,∠CBD=∠AED
∴△BDE是等邊△ ∴BD=BE,∠DBE+∠BED=120°
∵∠ABC=∠ABD+∠CBD=30°
∴∠ABD+∠AED=30°
(∠DBE+∠BED)-(∠ABD+∠AED)
=∠ABE+∠AEB=120°-30°=90°
∴∠BAE=180°-(∠ABE+∠AEB)=90°
∴BE2=AB2+AE2 ∵BD=ED,BC=EA ∴BD2=AB2+B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