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軍
教育要以人為本,把學生培養(yǎng)成擁有健康人格的未來建設者,是學校的首要任務,也是教師的主要職責。近年來,由于社會的浮躁、人文價值的失落、應試教育、閱讀環(huán)境以及影視與網(wǎng)絡文學的沖擊等,使高中生閱讀名著陷入困境,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匱乏,假話、空話連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針對現(xiàn)狀思考如何借助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少教”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進而達到寫作能力形成方面的“多學”,期望學生通過閱讀名著,與作家作品展開對話,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素養(yǎng)。
一、寫作與閱讀現(xiàn)狀的分析
1.學生寫作現(xiàn)狀
寫我最熟悉的人的時候,那個人不是我的爸爸,也不是我的媽媽,而是那個討飯的伯伯,他用一顆善良的心給我的狗狗丟下一塊骨頭,他的善良讓我久久地感動……
今天是教師節(jié),老師們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天,小王老師使盡了全身的力量給我們上了最后一節(jié)課,就患癌癥死去了,我們是多么懷念他啊……
寫議論文,需要舉例子的時候,屈原、司馬遷、李白、陶淵明、牛頓、居里夫人、愛迪生、馬克思一個個閃亮登場……
2.學生名著閱讀現(xiàn)狀
在指導閱讀《邊城》時,曾經(jīng)做了一次粗略的調查,要求學生“看過這篇小說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一個舉手。又說“了解作者和故事梗概的請舉手”,全班只有三四個。最后又問,“看過課文節(jié)選嗎?請舉手”,結果舉手的也不過七八個人,太出人意料了!
這兩種現(xiàn)狀的對比讓我觸動很深:一邊是空洞無物、虛情假意的寫作現(xiàn)狀,一邊是對文學名著的膚淺與虛無認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新課標規(guī)定課外閱讀的量化指標,高中階段一年應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包括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蓪W生連《邊城》都接受不了,這是誰之過?陶行知說:“人生應該多讀幾本墊底的書。”這“墊底的書”主要就是指文學名著啊。
二、“少教”,即做好名著閱讀的指導
“讀經(jīng)典的書,做有根的人?!遍喿x,尤其名著的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訓練思維品質的最好范本。因此做好指導工作尤為重要,我覺得以下幾種方法比較可?。?/p>
1.熱情激發(fā)
如導讀《紅樓夢》時,我曾播放了《林黛玉進賈府》的視頻,讓學生緊緊扣住“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視角,激發(fā)學生“雖然電視情節(jié)比較吸引人,但是原著比電視更有看頭”的熱情。
2.想象情景,設置懸念
如導讀《巴黎圣母院》時,愛斯梅拉達愛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們在夜里幽會,不料弗比斯被人刺傷,她也因此被當做女巫抓了起來。就在她要被處死的時刻,卡西莫多沖進刑場……讓學生猜猜會遇到什么情況,發(fā)生什么故事?然后,告訴學生答案就在書中,這時學生的閱讀欲望大增。
3.故事導讀
《水滸傳》里眾多的水滸英雄演繹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武松打虎景陽岡、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等等,可以講述這些故事,讓故事引領學生走進偉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俠義之士的精神氣概。
三、“多學”,就是讓名著閱讀成就寫作的素養(yǎng)
正因為文學名著閱讀教學在學生素養(yǎng)形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名著閱讀教學中又該怎樣成就這種素養(yǎng)呢?
1.一般地說,名著的作者都有著不一般的見識和修養(yǎng),如老舍、錢鐘書、沈從文等,他們都是一代文豪,語言大師,又是著名學者。通過閱讀他們的名著,我們可以與作家作品展開平等對話,讓作家豐富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熏陶自己,感化自己。
2.借助于文學作品的情節(jié)故事,感知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和命運特點,認識真善美和假惡丑,通過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生,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讓學生從作品中人物的身上分辨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喜,什么是悲;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讓學生體會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評判,體驗作品人物高尚品格和精神魅力;感受這些人物的偉大的精神力量,陶冶他們的情操,樹立遠大目標;另外,還要讓學生從一些有人格缺陷的人身上反省自身,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健康人格。
3.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指導中,教師應按作品的內容,以文品人,因勢利導,將其中的人文因素發(fā)掘出來,使學生受到陶冶,銘記在心,使學生從作品中品出他們的人格魅力,成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寫作思想的源泉。比如,閱讀《老人與海》,老漁夫桑地亞哥以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成為永遠的勝利者。“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边@就是《老人與海》揭示的哲理,也是一位英雄為時代奏出的最強音。
4.借助作品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感受地域風土民情,了解時代社會現(xiàn)實,培養(yǎng)正確的判斷能力和獨立處事的能力,不斷使自己的思想走向成熟,從而肩負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任。
5.教師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滲透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以美的畫面、美的形象、美的人格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從寫作技法上,體會作者構思的巧妙,駕馭語言的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苯處熅蛻摬恍傅卮偈箤W生點亮閱讀的心燈,壘起寫作的靠山,從而更好地生發(fā)智慧,達到“多學”而至“少教”“不教”。
讓學生走進名著,橫看數(shù)萬里的社會畫卷,去品味生活萬象的教科書,去欣賞社會的風情畫,從而成就他們的寫作素養(yǎng),改變寫作的現(xiàn)狀。
讓學生在“星輝”斑斕的名著里為自己的寫作而放歌,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歐陽招娣.名著閱讀與提高中學生文學素養(yǎng).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