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勛
摘 要:隨著手機的普及,中職體育課堂中頻繁出現(xiàn)學生使用手機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擬對中職生體育課玩手機現(xiàn)象進行調查分析。造成體育課堂玩手機的原因有:學生原因、教師的原因、學校教學管理和社會環(huán)境,并就解決問題的對策作了探討,供大家一起切磋。
關鍵詞:教學能力;體育管理;社會環(huán)境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手機這一科技的產(chǎn)物也迅速進入中職生的學習生活,校園中隨處可見學生人手一部手機,甚至有的學生有兩三個手機。雖然手機的使用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展了視野,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忽視。中職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的高速發(fā)展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對新奇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而手機所具有的內容及拓展性恰恰符合現(xiàn)在學生的要求。同時,中職生意志力薄弱、教學環(huán)境的差異、社會對職教的態(tài)度都直接或間接導致手機出現(xiàn)在體育課堂。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體育教學秩序,有的時候甚至危及學生練習時的安全。本文擬對中職生體育課玩手機現(xiàn)象進行調查分析,以期尋求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議。
一、造成課堂玩手機的原因
1.學生原因
(1)中職生更容易投入手機懷抱
從心理學觀點來看,中職生屬于青年初期,是身心發(fā)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關鍵的時期,又稱為人生的黃金時代,但中職生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學生往往失落和自卑感強烈,普遍都對學習缺乏興趣,但是對新奇事物又充滿向往,同時他們不希望被約束,叛逆心理極強,攀比和虛榮心都遠超過普通高中生。因此,中職生在抵抗手機的誘惑時有先天的缺憾,他們更容易沉迷于手機帶來的虛幻世界,從而難以自拔。
(2)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
當前社會是一個功利的社會,這一普遍現(xiàn)象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思想上還沒成型的中職生,普遍學生存在這樣的觀念,體育課成績再好也沒用,即使考得再差,甚至是不考試,最終還是能拿到畢業(yè)證書。由于存在眾多認識上的偏差,因此學生對于在體育課上玩手機這一違紀現(xiàn)象也不忌憚,教師的管理也不是很到位,所以直接導致體育課時學生玩手機的現(xiàn)象。
(3)學生跟風現(xiàn)象嚴重
中職生在校園內存在著盲目跟風現(xiàn)象,一些學生在體育課上使用手機玩游戲,但是沒有被教師發(fā)現(xiàn)或者教師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處理,其他學生看見這樣的狀況,他們就會認為上課是可以玩手機的,所以課堂中出現(xiàn)了群體玩手機的現(xiàn)象。這就像一種感冒病毒,在學生中間肆意傳播。有些體育教師在上課的同時也在使用手機,這更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玩手機。
2.教師原因
(1)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有限
體育課堂教學是體育課程實行的主要途徑,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廣大體育教師關注的熱點。但還是有大部分教師面臨這樣的問題:教師教得投入,付出的也較多,但學生還是不聽,覺得乏味,更有學生在教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玩手機,從而導致教師缺乏上好一堂課的動力。學生越不想聽,教師越不想教。
(2)缺乏相應的教師考核機制
職高的學生往往情緒化嚴重、主觀意識強烈,因此在參與體育教師評價時,往往帶有個人的情緒較多:哪個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生監(jiān)管比較寬松,我們就給哪個教師打分高點,哪個教師上次把我的手機給沒收了,這次我要給他不及格,這樣的現(xiàn)象在職高體育教學評價時屢見不鮮。評價制度的落后和缺失,直接導致體育教師在平時體育課上對學生玩手機的放任不管。
(3)學校體育管理方面
隨著新課標的出臺,陳舊落后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再也不適用于現(xiàn)在的體育教學需要,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慢慢暴露出一些問題。現(xiàn)在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學管理人員缺乏對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視性,只停留在被動機械操作的低水平階段,管理人員往往為了學校其他科目的教學管理忽視體育教學管理,導致學校體育工作分工不明、連接關系不暢、體育監(jiān)管不力、考核細則不明。
(4)社會環(huán)境方面
社會環(huán)境對學校教學的影響非常巨大,學生在走出校園的時候,無時不在接受社會對學生的改造,他們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甚至連他們自己都難以察覺。所以造成中職生體育課堂玩手機這一現(xiàn)象,社會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結論與建議
1.加強中職生的人身觀、世界觀、價值觀
學生到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技能。因此學校對學生要加強思想教育,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在學校主要是學習,不能在上課的時候使用手機。學校要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明白在體育課上玩手機的利與弊。通過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使之在體育課上認真學習知識技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是體育課堂的管理者、組織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體育教育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包括駕馭教材的能力,組織教學的能力,跨越學科學習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只有教師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保證上好一堂體育課,才能更進一步約束學生玩手機。
3.學校領導要重視體育課教學
如何將體育課教學融入素質教育中,學校主管領導首先在思想上要擺正中職體育教育的位置,在相關政策制度上堅持嚴謹?shù)膽B(tài)度,并加大體育教學監(jiān)管力度,這對改變體育課堂玩手機現(xiàn)象起到了關鍵作用。
4.社會參與
目前對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現(xiàn)象,教育界專家始終認為堵不如疏,應加強管理并從正面引導。然而,這樣的疏導收效甚微。筆者認為,應該從教育的責任出發(fā),首先要更新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觀念。其次,手機運營商和開發(fā)商要向長遠利益出發(fā),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手機使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劉欽濤.關于中職生手機管理的三維途徑[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1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