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德 虞滿華
【摘 要】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這直接影響了媒體本身和新聞實踐層面的新聞記者,最突出的就是新聞職業(yè)操守的缺失。在實現“中國夢”的語境下,恪守職業(yè)操守、培育職業(yè)精神就顯得更加迫切。筆者認為,恪守職業(yè)操守共筑中國夢是當今時代新聞工作的主題,應勇于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積極因子”,從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維護新聞真實性原則、堅決杜絕“有償新聞”、嚴格遵守新聞紀律等方面著手,努力構建恪守新聞職業(yè)操守的社會環(huán)境和良性機制。
【關鍵詞】中國夢 新聞職業(yè)操守 道德失范 積極因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時指出,“要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這句話不僅是對先進人物說的,更是對我們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說的。只有使“中國夢”真正積淀于國民心靈深處成為“民族潛意識”,并與國家、民族和群眾密切聯系,才能使“中國夢”成為強國之夢、復興之夢、富民之夢,才能為其轉化為現實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和驅動能。
新聞職業(yè)操守是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在從事新聞職業(yè)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和行業(yè)規(guī)范,既是對從業(yè)人員在職業(yè)活動中的行為要求,又是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新聞行業(yè)很早就制定了相關職業(yè)規(guī)范,1981年中宣部和中央各新聞單位共同制定的《記者守則(試行草案)》,1991年全國記協(xié)制定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等,以及2003年9月起開展的“三項學習教育”活動、2011年8月以來開展的“走轉改”活動,都是有針對性的新聞職業(yè)規(guī)范建設舉措。但在實踐中,新聞行業(yè)缺少可操作性強的職業(yè)規(guī)范,職業(yè)操守缺失、采編行為失范甚至新聞侵權等現象屢見不鮮,不僅給受眾造成嚴重誤導,也極大地喪失了媒體的群眾基礎。如何恪守職業(yè)操守,是擺在自媒體時代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的首要之重。
一、恪守職業(yè)操守共筑“中國夢”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夢”這一重大戰(zhàn)略思想具有強大的時代感召力,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思想素質、政治素養(yǎng),提升新聞分析和鑒別能力,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做“中國夢”的傳播者、踐行者、引領者。
1、道德和操守是一定的現實社會關系的產物,它又必然要反過來為賴以生存的社會關系服務。在有中國特色的現實社會關系中萌生的新聞職業(yè)操守,自然也帶有濃厚的中國特色。新聞事業(yè)要永遠緊跟時代的步伐,“反映偉大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人民群眾的精神圖譜,為時代寫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p>
2、“中國夢”,通俗表達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執(zhí)政理念,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夢。我們的“記者夢”、“編導夢”同屬于“中國夢”的一個分子,我們個人的“夢”只有與中國的“夢”、民族的“夢”緊密結合,才能逐步實現,才能與時俱進。
3、任何一種職業(yè)操守,都離不開那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即職業(yè)操守具有一定程度的傳統(tǒng)繼承性。它雖然受制于社會經濟關系,但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里,即使是同一職業(yè),職業(yè)操守的內容、要求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國的新聞職業(yè)操守,既繼承了民族道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繼承了幾代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美德,更集中體現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
4、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艱巨而繁重的事業(yè),必然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在眾多矛盾的交織中,新聞工作者也自然會濡染當今社會現實的中國特色。堅持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經之路,只有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堅定必勝的信念,把個人的夢想與民族的夢想緊密相聯,才不會在前進的過程中走錯路、走彎路。
5、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只有不斷汲取其中的營養(yǎng)和精華,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在戰(zhàn)爭年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在和平時期勤儉創(chuàng)業(yè)、艱苦奮斗,在改革當下奮勇拼搏、開拓創(chuàng)新,實現“中國夢”靠的正是這種創(chuàng)新的力量、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偉大時代,我們要通過手中的筆、話筒、鏡頭和鍵盤,傳播中國好聲音、抵制錯誤觀點、杜絕虛假新聞,真正擔負起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時代發(fā)展的記錄者、推動者的職責。
二、新聞職業(yè)操守缺失易導致新聞事業(yè)危局
我國正處于社會的大轉型期,一些媒體過分看重經濟利益,在全媒體裹脅下“方向迷失”,出現價值追求和職業(yè)精神滑坡、黨和人民喉舌定位模糊的現象;一些新聞工作者角色迷失和錯位,職業(yè)操守易為權力和金錢所左右,權當“看客”和“旁觀者”,以“打醬油”的姿態(tài)采寫編發(fā)新聞報道。鏟除新聞事業(yè)毒瘤,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1、媒體競爭激烈
這些年,全國的媒體數量大量增加,同質競爭、同城競爭加劇。報紙、廣播、電視、論壇和微博等媒體都在爭先搶發(fā)新聞,同樣一個事件,在很短的時間內會有很多家不同的媒體參與,其報道的形式會五花八門。而收視(聽)率往往表示出這些媒體的不同價值,一些媒體經營者通過操縱收視率數據來換取巨額利益,媒體也會對此默認,甚至動起歪腦筋,搶首發(fā)新聞、搶獨家新聞、搶可讀性強的新聞,這給虛假新聞、新聞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機。
2、信息傳播失靈
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內容多樣化,虛假新聞防不勝防,而且危害巨大。諸如180萬買輛寶馬砸著玩、小牛長了三條腿、白母豬下了五色小豬、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懷孕等市井奇聞,經過微博、微信和客戶端,得以迅速傳播,最后以訛傳訛。全速前進的信息時代,人們關注度、參與性高,到一定極限就會造成信息塞車,給虛假新聞和以此牟利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再加上新媒體“把關人”的相對缺失,信息與價值會顯得極不對稱,甚至遠遠超出價值本身的幾萬倍。
3、新聞倫理失范
自20世紀80年代出現有償新聞開始,曾經一段時期愈演愈烈,如今依然難以杜絕,甚至更加隱蔽。有些媒體不惜以低俗化報道來博得公眾的關注,一味追求娛樂化、驚悚化、情色化、獵奇化和審丑化,單純以增加發(fā)行量、收視(聽)率、點擊率為目的,放棄社會責任,突破新聞倫理底線,片面迎合受眾低級趣味的需要。某些機構和個人為達到吸引媒體采訪目的,挖空心思制造諸如“一元錢空調”等所謂的“轟動事件”,一些個人進行自我的“出位炒作”,甚至如“立二拆四”、“秦火火”等人利用網絡商業(yè)化炒作“忽悠”網民。新聞炒作、不正當競爭、走穴兼職、新聞歧視等失范行為,嚴重違背了新聞真實性原則,損害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4、政治素養(yǎng)缺乏
現在有的記者利用現代傳輸手段,經過合理想象,就能“寫”出下基層的稿件;有的記者樂于“閃電”式采訪,由專車、專人陪同下去,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有的記者追求利益至上,基本常識與專業(yè)素質欠缺,當然更談不上具有更高層次的政治自覺、職業(yè)操守與新聞理念了。在進行輿論監(jiān)督時,采取“媒介審判”的態(tài)度,在報道中不顧大局、擾亂秩序、提前定性,甚至煽風點火、添油加醋。
三、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積極因子”
每個中國記者都是實現“中國夢”的“積極因子”,我們絕不能做“局外人”。如何在市場經濟的壓力下站穩(wěn)腳跟,在自媒體泛濫的背景下辨認方向,新聞媒體的職業(yè)操守很重要,新聞工作者更應該“用熱情燃燒自己,用理性奉獻社會”。
1、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輿論在任何社會都是一股不可低估的政治力量。因此,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遵守黨的政治紀律,顯得尤為重要。始終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以主要力量和滿腔熱忱反映“中國夢”實現的歷程,謳歌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和奉獻精神。
(1)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對黨和人民負責。我們相信群眾,但社會輿論不同于新聞輿論。對社會輿論中正確的部分要積極弘揚,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要耐心解釋,對背道而馳、不負責任的要堅決遏制,并及時準確地還原事實真相、傳播正確的思想言論,堅決抵制和消除錯誤言論,嚴厲打擊造謠惑眾等違紀違法行為,這樣才能使新聞媒體既反映黨的聲音又反映群眾愿望。
(2)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使自己先受教育。我們要擔負起“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首先就得武裝自己的頭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一個新聞工作者如果缺少科學理論的武裝,就會迷失方向,分不清是非曲直,還拿什么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呢?一個記者如果心理灰暗怎么能寫出、拍出鼓舞人心引導人們前行的新聞作品呢?
(3)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與群眾善交朋友。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們新聞界“走轉改”活動的又一次深化。通過進市場、訪商戶,進園區(qū)、訪企業(yè),進工地、訪項目,進社區(qū)、訪居民,進村居、訪農戶活動,與基層群眾打成一片,與一線群眾廣交朋友,既可以了解到一手真實材料,也能對涉及大家切身利益的問題釋疑解惑,還能對重大問題旗幟鮮明的予以疏導,達到準確地反映呼聲、化解矛盾、增進信任的效果。
(4)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作用。正面報道為主,不是唯一。揭露性、批評性報道同樣是需要的。問題是怎樣掌握好一個度,在事實確鑿的情況下,選擇好輿論監(jiān)督的時機,注意適時和適量,注重宣傳效果。
2、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做人不能做“兩面人”,做新聞首要的是真實可信,敘述事件不“添油加醋”,反映問題不“煽風點火”,發(fā)表言論不“火上澆油”,固守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操守才是根本。不容諱言的是,新聞失范行為屢見不鮮,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1)認識“偏”。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缺乏正確理解,對國家法律法規(guī)沒有正確認識,自己想怎么辦就怎么辦,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寫出來的東西就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就會做出不符事實的判斷,從而釀成新聞報道的失實。
(2)思想“懶”。人可以是身體上的“矮子”,但絕不能做思想上的“瘸子”,新聞工作者更是如此。不肯動腦筋思考,不沉下去分析,就會造成政策理解上的失準和報道事實上的失實。
(3)態(tài)度“差”。對看到的“小事情”不以為然,哪有以小見大的作品出爐;對發(fā)現的“新苗頭”扭頭不見,哪有不同凡響的調研見報;對群眾的“七嘴八舌”不予理會,哪里擔當得起群眾的“貼心人”。有的長期不深入生活實際,光靠“電話采訪”、“文件復制”和“來搞摘登”,浮光掠影,敷衍成篇,甚至想當然,或者經過“導演”、“再現”擺布成電視新聞作品。
(4)作風“浮”。道聽途說,以偏概全,有的為使采訪對象具有典型意義,就進行“合理想象”、“習慣推理”;有的采訪時淺嘗輒止,閉起門來添枝加葉,讓強烈的獵奇欲望淹沒了道德義務的責任感。有的將通訊員的換成自己的,將過去的“換料重做”成現在的,把A省的改成B市的,丟棄了新聞真實性原則,也就丟棄了新聞工作者的基本道德標準。
3、堅決杜絕“有償新聞”
不容置疑,當前傳播教育重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輕道德教育,媒體招聘重職業(yè)水平輕品德考察,采編工作重新聞作品輕道德修養(yǎng)。這就易導致新聞失范行為的發(fā)生。“有償新聞”就是拜金主義在新聞工作中的反映之一,是資本在向新聞界介入和滲透,是社會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在新聞領域的折射,具體表現在以職謀私、以權謀私。在新舊兩種經濟體制交替的沖撞中,由于法制不健全和管理上的疏漏,也由于工作中難免的不足和失誤,以致出現“有償新聞”。
新聞工作首要的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重中之重,絕不能見利忘義,出賣話筒、屏幕或版面,搞“權錢交易”。新聞從業(yè)人員應經常性地自警、自省、自凈、自勵,始終恪守良好的新聞職業(yè)操守,不一味地去跟風、搞新聞炒作和所謂的新聞策劃,不自作主張地充當“法官”和“官員”,搞新聞“審判”和“定性”,不過度地追逐對明星和名人生活、隱私等的報道。實現“中國夢”,新聞工作者責無旁貸,必須大張旗鼓地弘揚真美善、敢于善于抨擊假丑惡,奏響最強音,唱好正氣歌。
4、嚴格遵守新聞紀律
在“中國夢”語境下,媒體和新聞工作者首先要從自身做起,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遵紀守法;然后才能去引導輿論,監(jiān)督社會。然而,陷入金錢和美色泥坑的,并不鮮見。這不僅源于社會對媒體及其從業(yè)人員缺乏有效的事前監(jiān)管,也源于新聞行業(yè)自律規(guī)則和監(jiān)督機制尚不健全、日常管理工作把關不嚴、審核趨于形式化。因此,違反新聞職業(yè)道德的記者一旦被揭發(fā),受到公眾輿論的譴責之時,媒體才會事后追懲當事記者。媒體應當在加強監(jiān)督機制、營造良好工作環(huán)境上多下功夫,加大對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職業(yè)行為的監(jiān)測,加大對監(jiān)督結果的處罰力度,建立起一整套健全、完善、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
在2013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這是對當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為新聞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中國夢”語境下,我們應該更多地注重新聞工作者的紀律約束。
職業(yè)操守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和人們內心的信念起作用的,并以內心信念為基本條件,所以良好職業(yè)操守的形成主要依靠自我培養(yǎng)、自我約束。紀律則不同,它明顯帶有行政功能性的強制作用。新聞紀律是政治紀律,在這個問題上“絕無二價”,我們的報道要堅決保證與黨中央一致,要完完整整、不折不扣地宣傳貫徹黨的意圖和主張,不出現與黨委政府不相符合的言論,不出現與宣傳宗旨相背離的報道。強調新聞紀律,一方面是當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各種利益格局調整,需要加強輿論的宏觀指導和正確引導;另一方面是受制于新聞工作本身的職業(yè)特點,它活動的領域和聯系的方面十分廣闊,因此要自覺地把新聞活動置于全社會的監(jiān)督之下,也要自覺地把自己的活動置于新聞紀律的約束之下。
新聞工作者是“靈魂工程師”,“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我們要有意識地慎重地對各種行為作出符合職業(yè)操守的選擇,每一次選擇就是一次道德修養(yǎng)的實踐,日復一日的鍛煉就可以達到崇高的道德境界。“每個中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夠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p>
參考文獻
①梁一高:《現代新聞采訪學教程》[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②楊秋芬,《當前新聞職業(yè)道德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理論與當代》,2005
③任慶、吳朝瑛,《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和個人操守》[J].《青海社會科學》,2006
④張珂,《論“后現代”傳媒語境下記者的職業(yè)道德》[D].西南大學,2009
⑤李宏岐,《論記者職業(yè)道德建設的重要性》[J].《新聞傳播》,2012(5)
⑥劉冰石,《在傳播好“中國夢”的語境下深化“走轉改”》[J].《中國記者》,2013年6月
⑦陸俠,《有職業(yè)操守才有媒體公信》[N].《人民日報》,2013-10-28
⑧柳斌杰、蔣建國:《新聞記者培訓教材2013》[M].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柯思德,安徽望江縣廣播電視臺;虞滿華,安徽工程大學思政部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