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
摘要:為了更好地落實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面推進。小學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初始階段,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學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對學生日后成長和發(fā)展影響最大的學科,在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一階段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一方面需要靠教師的教授,另一方面也需要學生自己的學習和積累,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學能力 培養(yǎng)
小學語文學科是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和關鍵學科,從長遠來看,學好小學語文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學生構建整體知識體系的基礎,更是學生在日常交際和交流的過程中應用最多的學科,所以學好小學語文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為了更好地落實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我們小學教學中全面推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通過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設計和科學的安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不斷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既需要我們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基本過程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和我們常見的接受式學習模式不同的一種在現(xiàn)代教育中比較推崇的學習模式。在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自己的獨立分析、探索、實踐、質疑等方法來完成學習目標。整個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但是從小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來看,因為他們的年齡相對較小,知識儲備不夠,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所以他們的自主學習必須要結合實際,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一般是分為教給方法、訓練輔導、獨立運用和總結提高這四個步驟。
(一)教給方法
是指語文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傳授給他們一系列的學習方法。教給小學生自學方法,語文教師要用小學生能夠理解的淺顯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講清要領,使小學生能夠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同時在講的過程中要把方法講細、講透,這樣學生才會有據(jù)可循、掌握要領。
(二)訓練輔導
學生在掌握了自學方法之后就需要在實踐中應用,在應用中最終結合自己的實際真正掌握了,也就是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加強相關的訓練和輔導,然后我們語文教師再予以適當?shù)囊?guī)范,最終形成符合學生實際的自學方法。
(三)獨立運用
所謂自主學習,最終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應用和實踐的,所以當我們語文教師感覺到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之后,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獨立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來解決問題的機會,真正鍛煉學生
能力。
(四)總結提高
教師教給學生的方法最終是否適合學生,還是需要和每一名學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來逐漸形成的,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最后還是需要總結的,要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了解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之后,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我們教師科學地予以引導。
(一)教小學生學會查字典,培養(yǎng)自學
能力
字典作為在語文學習中主要應用的工具書,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作為小學生來說,知識積累相對較少,特別是字詞的積累有限,在自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僻字、詞,這就需要字典這個助手了。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首自學過程中先我們就要教會學生用字典,提醒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地應用字典的習慣,為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會小學生讀書方法,培養(yǎng)自學
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只有科學的規(guī)律性的知識才是發(fā)展兒童思維能力的真正基礎?!睂W生掌握了規(guī)律性知識這把鑰匙,就能打開知識的大門,就可以溫故知新,有理可推,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這樣,在學習上就會出現(xiàn)一個新的飛躍。
下面就“把學習各類文章的基本方法交給學生”談一些做法。
第一,要抓特點。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抒情性散文,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各段結構鮮明,寫法大致相同。根據(jù)課文特點,立足于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抓一個段落(季節(jié))為例,讓學生觸類旁通,自學其他段落。
第二,要抓重點。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類是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以事表人。文章通過記敘董存瑞在戰(zhàn)場上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來表現(xiàn)董存瑞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而勇于獻身的精神。在講讀時,教師有意識地把重點放在:①找出表現(xiàn)董存瑞勇于獻身的重點句(語言、動作)。②理解其重點句的含義。③理解描寫神態(tài)的詞在句中的作用。
(三)教小學生掌握學習步驟,培養(yǎng)自學能力
西方有句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苯虒W的目的也是為了達到不教,并且“未來社會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因而,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即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特別是自學的方法十分必要的。
總之,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給我們的學校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應該是肩負著更加重要的使命。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標準也在不斷地提高,如何結合時代的需求做好我們的小學教育成為我們每一位小學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對的課題。對于小學教育來說,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應該說是較差的,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尤為關鍵,做好了這一步,學生的學習習慣就會優(yōu)化,主動學習的意識會增強,從而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和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孟慶茂.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7).
[2]謝利民,鄭百偉.現(xiàn)代教學基礎理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
[3]刑永富.現(xiàn)代教育思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6).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