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龍
摘 要: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載體。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看理解水平還比較低,因此教師更應該注意課堂語言的表達方式。在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課堂語言的規(guī)范性、趣味性、直觀性和鼓勵性,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果。
關鍵詞: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語言;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74-01
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各種新式媒體都被引入課堂教學中來。但是它們始終都不可能取代教師的角色。語言作為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載體,其運用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在運用課堂語言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到學科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發(fā)展特點。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在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的語言所具有特點。
一、語言注意規(guī)范性、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臄?shù)學思維。
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嚴謹性非常強的課程,養(yǎng)成嚴謹?shù)臄?shù)學思維是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低年級的學生還不具有批判思維能力,他們具有向師性的特點,對于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喜歡進行模仿。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是要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教師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做到語言表達要觀點鮮明,語意清晰,不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其次要做到用語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學術性,推理合乎邏輯,不能憑空設想,毫無根據(jù);最后,教學語言應該做到簡潔概括,緊抓重點,而不能啰哩啰嗦,讓人感到毫無頭緒。
二、形式注意趣味性,吸引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教師要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用有趣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有意注意發(fā)展得還不夠完善,他們對學習任務的關注在很大一部分上還要靠無意注意。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就要遵循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用趣味性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語言的趣味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可以在講課時使自己的語音語調充滿變化,具有抑揚頓挫的音樂感,在講課中注入自己的激情。其次,要把語速的快慢和學生對知識接受的節(jié)奏保持一致,當講授學生感興趣、易理解的知識時可以用歡快的語氣、較快的語速來進行;當講授比較枯燥、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時要放慢語速,并根據(jù)學生的表情變化、回答問題的情況等反饋信息來決定知識推進的速度。再次,在講課時可以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言和表情變化。如果一名教師講課時能夠神采飛揚,那么他就可以把學生同樣帶入一個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另外,恰當?shù)氖謩菡Z言,可以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信息傳遞,能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心理距離。
三、講解注意直觀性,促進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
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他們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還比較低,因此如果教師在講課時能加強知識呈現(xiàn)方式的直觀性,那么學生就可以建立更加豐富的知覺表象,從而促進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對知識的直觀可以包括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語言直觀。這三種知識直觀的方式都各有優(yōu)缺點,教師應該根據(jù)所講知識的特點將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物直觀具有形象鮮明,易引起學生的注意的特點,但是它不能很好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教師在運用實物直觀時可以結合語言的講解,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受。比如,在講解數(shù)數(shù)的時候,教師出示幾顆花生的同時,要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數(shù)花生。這樣學生就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數(shù)數(shù)方面。模型直觀是數(shù)學教學中最長用的一種直觀方式,比如一些立體圖形教具的制作和使用就是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的直觀教學時要明白,直觀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因此教師要重視從直觀形象入手,引導學生對事物特征的認識,進而發(fā)展其抽象思維能力。在這個時候,教師的語言要注意把形象性和抽象性結合起來,把課堂語言的理解難度設定在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之內,引導他們思維不斷向前發(fā)展。
四、評價注意鼓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學生的學習動機的高低與其在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成正比。如果學生認為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好的成績,獲得大家的認可,那么他就愿意為學習投入更多的努力。相反,如果一個學生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他就會破罐子破摔,直接放棄努力。而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和其自身的成敗經(jīng)驗有關。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在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第一,要注意語言要具有激勵性。低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發(fā)展情況差異很大,有的學生可以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能夠對自己的解題思路做出反思;但有的同學卻只能重復別人的發(fā)言。在這個時候不要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要根據(jù)其學習能力給予不同的激勵性評價。
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要鼓勵他:“想一想,你還能不能想出其他不同的解題方法?”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要鼓勵他:“你把他的觀點補充地更完整了,你能在把剛才回答的要點再重復一遍嗎?”對于成績落后的學生要鼓勵他:“你幾天回答問題的聲音很響亮,表達得也很充分,比以往有了很大進步?!钡诙?,評價語言要準確。鼓勵性評價并不是泛泛而談的表揚,而是要有針對性的評價?!澳阏姘簟薄ⅰ疤昧恕敝惖恼Z言也確實具有一定的激勵性,但是如果每天都是這么幾句話,那就不能像開始使用時讓學生感到興奮了。對學生的評價要注意客觀,不能言過其實??梢园褜W生的鼓勵性評價和指導性評價結合起來。比如:“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掌握了進位加法的一般規(guī)則,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你能夠多做一些練習,使計算的正確率得到提高就更好了。”
總之,課堂教學語言是一門教學的藝術,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感染能力,把它真正成為聯(lián)結教師和學生心靈的橋梁。
參考文獻
[1] 楊彩萍,韓文彪.談談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基本特征[J].教學與管理.2001(16).
[2] 劉錫鳳.淺談數(shù)學教學語言[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