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峰+孫向暉
[摘 要]通過對信息素質的研究,發(fā)現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的優(yōu)勢,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工作中應做到的5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信息素養(yǎng);素質教育
一、信息素質概念研究
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yè)協會(IIA)主席保羅·澤考斯基在提交給全美圖書館學和信息學委員會(NCLIS)的一份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他將之解釋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1)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此,在它的基礎上對概念的定義、內涵做了許多研究和探索,獲取了許多寶貴成果。其首創(chuàng)意義非常巨大。
他還認為:“經培訓以后能夠在工作中運用信息的人即認為具備了信息素質,他們在掌握了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能夠以此解決問題。”(2)
這個概念指出了信息素質的四項基本點:
⑴信息素質是一種技術與技能;
⑵信息素質的技術與技能是運用信息工具與主要信息源的知識及技能;
⑶是否具備信息素質的標準是能否利用信息解決問題;
⑷信息素質需要培養(yǎng)。
在這四項基本點中,“運用信息工具與主要信息源的知識及技能并解決問題”是核心,而這個核心也就是保羅·澤考斯基向圖書館界提出培養(yǎng)社會成員信息素質的主要原因。
1976年,黎·伯奇納又提出了信息素質新定義。他認為:“一個具備信息素質的人需要掌握一系列新的技能,包括高效地檢索與利用所需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979年美國信息協會將信息素質解釋為“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從以上幾種界定中可見信息素質被看成了一種掌握并利用信息的技能。
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下設的信息素養(yǎng)(InformationLiteracy,簡稱IL)主席委員會發(fā)表的一份有關IL的權威報告對IL的定義是至今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具有信息素質的人必須在需要時能夠識別、查找、評價和有效地使用信息,要成為一個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必須能夠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具有檢索.、評估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睆拇?,信息素質這個概念從圖書情報界迅速擴展到教育界甚至全球各個領域。
國內最早研究信息素質概念的始于馬海群。在《論信息素質教育》一文中,馬海群討論了“素質”的概念,認為“素質”一詞泛指社會個體成員的現實的(也包括未來發(fā)展可能性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個體所具有的各種品質則是素質的具體表現。然后對信息索質的定義做了如下表述:“信息素質可以廣義地理解為在信息化社會中個體成員所具有的各種信息品質,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識與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識、信息覺悟、信息觀念、信息潛能、信息心理等?!边@是討論信息素質問題較早的一篇文獻,文章提出的信息素質定義被廣為引用,基本確定了國內信息素質的概念框架(3)。
二、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作用
(一)高校圖書館的優(yōu)勢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大學生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在自動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方面有著長足的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環(huán)境,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這些都是圖書館對大學生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基礎。
具體來說,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培養(yǎng)和教育上的優(yōu)勢在于:
⑴豐富多元化的文獻資源是信息素質教育的堅實基礎
高校圖書館在全國三大類型圖書館中,其文獻信息資源的總量、其系統性和完整性是其他機構無法比擬的。此外,20世紀末,各高校圖書館收藏的文獻載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除系統收集了豐富的紙質文獻外,還購置了大量的電子文獻、機讀文獻以及各類數據庫。可以說.高校圖書館擁有國內外文獻和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成果信息資源以及網絡信息資源。這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文獻信息資源保讓。
⑵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提供了信息素質數育的良好手段
從全國高校圖書館的整體發(fā)展水平來看,已經基本完成了由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的轉變。高校圖書館的紙質文獻絕大多數都實現了自動化管理。通過網絡和現代化通信手段,高校圖書館已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文獻信息資源的查詢更加迅速、快捷和準確。借助于各類文獻信息資源整合平臺,用戶可以利用計算機,將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顯示”在自己的桌面上。這樣就能夠利用現代化的優(yōu)勢環(huán)境與條件,加大為讀者服務的深度和力度。圖書館先進的網絡設備、方便的管理軟件和應用軟件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技術的使用保證。
⑶信息素質教育鍛煉一批經驗比較豐富的館員隊伍
普通高校經歷了20余年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從事教學的館員的信息素質,成為將來從事全面信息素質教育的最寶貴資源。在這個以信息為重要發(fā)展要素的時代,館員的角色已經從傳統的圖書管管理員轉變成為文獻信息資源的挖掘者、編輯者,信息資源利用的導航員。在長期從事文獻信息資源的檢索、加工、整理過程中,圖書館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將自己使用信息技術的技巧、查詢文獻信息資源的竅門傳授給讀者,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提供師資保證。
⑷優(yōu)良的信息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理想場所
信息素質教育不僅靠信息知識的傳授、信息技能訓練的課堂教育,同時更重要的是樹立信息觀念、提高信息意識、強化信息道德的養(yǎng)成性教育,它需要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來實現。良好的信息素質教育環(huán)境無疑是這種養(yǎng)成教育的有效依托。圖書館擁有其他機構難以比擬的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學習環(huán)境和實踐環(huán)境,實行開架借閱的書庫和閱覽室、可供檢索和查閱信息的電子閱覽室等為圖書館外展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了良好而便利的實習場所。
(二)高校因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應著重做好的幾項工作
目前我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建立在培養(yǎng)“四有”人才的總體教育目標下,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相應的信息知識、良好的信息品質、較強的信息能力以及能自覺遵守信息利用的基本倫理道德。共中特別要加強對大學生信息搜索、鑒別、判斷、評價和利用的品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承擔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任務的圖書館來說,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⑴組合優(yōu)化信息資源,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要讓大學生能方便地獲得信息和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圖書館應該在信息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上下功夫,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比如,在網書館網頁上開設信息素質教育專題網頁。
⑵開發(fā)館藏文獻信息,開展深層次的信息服務
為了向大學生提供使捷的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要利用義資源優(yōu)勢和人才優(yōu)勢,多層次揭示館藏內容,深入到對文獻所包含的各類知識單元的揭示和開發(fā)。積極開展信息服務工作,不僅要編制專題資料匯編與“定題服務索引”、“專題索引”等二、三層次文獻,而且要積極向讀者提供科技咨詢、專題檢索、信息研究等高層次的服務。
⑶對大學生讀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利用信息資源的專門培訓
圖書館通過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增強大學生的情報信息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搜集、處理、評價文獻情報信息的技能。另外,也可以開展一些數據庫的培訓工作,通過這些培訓,也可以增強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
⑷重視圖書館資源的推介
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向讀者推薦介紹館藏的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通過及時、多渠道的途徑將資源狀況傳遞給讀者。比如:新書通報、網上公告、新生培訓、發(fā)放傳單等方式。
⑸加強信息導航和咨詢解答服務
大學生更多的還是把圖書館當作了一個借閱書刊、自習的地方,沒有意識到圖書館可以為自己解答疑難問題。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借閱書刊這樣的較低層次上,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優(yōu)勢,為廣大師生提供參考咨詢解答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正荊,孫成江.國外信息素養(yǎng)研究的發(fā)展軌跡及主要成果[J].圖書情報工作,2006(4):60—63.
[2]皮介鄭.信息素質理論與教育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3.
[3]錢宗玲.掌握開啟21世紀知識寶庫的鑰匙——論信息素質在醫(yī)藥作中的地位[J].醫(yī)學健康,2001(4).664-666.